作者:微末

啓功先生寫了一句詩,我只記得前半句“春山如笑冬如睡”,問題就在這個“如”字,似乎也只能用“如"了!自古迄今,中國畫都是在此上作工夫,都是把“意”往“如”上靠,生怕“意不如”也。山水畫更是如此,我們憑什麼與自然界勾通?勾通得了麼?因而,對山水畫家(包括花鳥畫家)來講,我們也只能依我們的樣子在六根之間把面對之物“人化”,然後纔有所謂面目、風格、特點雲,大致如此。霍開水先生的職業是航天科技搞“雲圖”的,從這點來講,他做山水畫家比誰都自然,都合適,我們看山看水看雲,沒有誰比老霍真切,也沒誰比他更全,由此,老霍肯定比我們對自然山水之物在直觀上要多一層,這是他的獨特處。但這些表象的東西要變成“意”再去“如”則是另一回事,老霍通過幾十年的努力,迴避了這個問題,所以,他的山水一搭眼就感覺與衆不同,色上有張大千的詭異和放膽,筆墨上也有今人徐義生的精微和真切。如此之“意”,他筆下的山水、雲樹,既是俯觀的,也是微觀的,而最重的是全觀的。我想,老霍之“如””,不可重複,也只有他能搞成這個樣子!

霍開水作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