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土地呀!紅土地》

中青年畫家有無投資潛力,如何判斷?

作者:張鐵威

環視一番,這些年來中青年畫家有如雨後春筍般冒將出來,令人眼花繚亂。如何在千軍萬馬當中選出值得花費時間和金錢去投資的畫家,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些尚未冒尖的畫家作品還未真正成熟,並未形成市場熱潮,所以價位相對較低,看準了的話將來上升空間較大,這恰恰也是投資中青年畫家的魅力之所在。

婁建國《冬到武當》行草題跋

所謂 “潛力”,意思是將來有較大的升值空間,這個將來可能是五年,也可能是更長的時間。因不少新晉的收藏愛好者往往都比較年輕,他們有時間等,不急於玩一、二線的高價畫,一來所需資金大,二來假畫也多,風險大。

投資中青年畫家途徑有二:一是選好“人”,買斷其未來數年或有一定數量的作品,即預訂作品;

二是擇好“畫”,陸續買進當代具代表性的數名或更多中青年畫家現有的作品。

那麼如何判斷哪些中青年畫家更具有投資潛力呢?這些都涉及到如何相“人”與相“畫”的問題,亦即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眼光”問題。

投資中青年畫家相“人”比相“畫”更重要。某些年輕人,或研究生剛畢業,或剛獲了什麼獎。有些藏家就急着下手,幾個人湊錢幾百張幾百張去訂畫。殊不知,這只是階段性短暫的東西,因爲某些獎背後或許有很多輔導老師的功勞,並不代表將來這個畫家一定有前途。

王申 《花的姿態·態》 240cm×167cm

創作理念: 深入傳統,深入生活,力求畫面沉靜、典雅。

一個畫家從入門、技法熟練、領悟出新,再形成自己的風格,再到社會、同行的認可,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去考察驗證的。因此,是否有潛力,不能簡單看幾張畫就草率輕易下結論。一個畫家能否成才與個人的許多特性有密切的關係,因此更需要花點時間去觀察或者去研究一下你所相中的“人”。

如何看 “人“,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考量一下:1.學習背景。相對來說,在專業美術院校接受過系統教育的畫家,基礎較紮實,視野開闊,藝術處理手法較豐富,創作能力強,成才速度較之業餘自學式、師徒傳授式較快,投資回報的週期當然就縮短了。

章燕紫 《小翠》

【章燕紫 1967年生。中國美協會員。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獲碩士學位。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現代水墨人物專業研究生。

創作理念 無論是寫實還是寫意,繪畫表達的是源自內心的一種感動,而這種感動一定是生活中的經歷,在我們內心所引發的震動或是共鳴。】

2.藝術感覺。有藝術感覺的畫家往往能從平常物像中抽離出符合審美規則,不同於常人、他人的,高於生活的藝術形象。對色彩、造型、美缺乏激情與感覺的人往往對繁雜的物像無從下手,只能機械地描述對象或旁仿他人。那些只會畫大衆化臉譜的人縱使畫面很“靚”也是沒有什麼潛力可談的。

3.綜合素養。畫家的學識文化、藝術修養,往往是其發展的後勁所在。學養高的人,處理手法、品味格調、觀人察物都高人一籌,自然下筆不凡,異於常人。學問上不思取進的畫家,即使其某階段有一二件作品得獎,藝術長河中亦只會曇花一現。

4.進取心。因爲畫家的成長週期是比較長的,因此不斷的學習與提高顯得尤爲重要。一個畫家的真正成功是靠每一階段的經驗、體會不斷累積而成的。正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只有不斷學習探索,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空間。

當然,要看一個畫家值不值得投資,還得了解其職業、個性、環境、學術地位等諸因素。總之,倘若決定要投資某位畫家時須從以上幾個方面自我評定一番,亦可從旁人行家中求證一下,或直接與畫家本人交往數年,充分了解後才下手也不遲。

藝術品的投資,眼力爲上,財力爲次,只要提高自身的鑑賞與識別能力,該下手時就下手,“錢途”還是非常廣闊的。(作者張鐵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