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老婆帶孩子回來讀書,我就想回鄉工作,但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在廣東珠海打工20年,2017年9月返鄉就業,現任市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美蓓達軸承技術主管的劉洪軍告訴記者:“去年瀏覽耒陽網站時,發現這幾年耒陽園區經濟發展迅速,入住了不少高新技術企業,就試着來應聘,沒想到廠裏看中我的機械深加工技術,每月5000元保底工資,另配一臺上下班通勤車,當時我就決定留下來不走了。”

近年來,我市依託良好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積極承接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產業轉移,着力打造“一區三園”(耒陽經濟開發區、東江工業園、蔡倫科技工業園、哲橋精美製造園)和大市循環經濟產業園,入住企業持續增加,就業規模迅速擴大,在外務工人員紛紛迴流。據統計,耒陽工業園區已累計引進企業150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2個,規模以上服務企業2家。安置就業人員2.65萬,其中返鄉務工人員2.12萬人。

市漢客箱包有限公司是廣州市漢客旅行用品有限公司建立的第四個大型生產基地,2017年10月入駐耒陽經濟開發區蔡倫科技工業園。“公司現有員工180名,80%是耒陽本地人,平均月工資也能達到3000元以上。”公司負責人黃美容介紹:“現在公司生產的箱包系列產品供不應求,我們正積極與開發區協商,再租5000平方米的標準廠房擴大生產,將新增1000個工作崗位。”

項目是發展的基石,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爲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產業項目建設年”要求,大力推進產業項目建設,我市實施開展了“3131”工程計劃(即扶持打造電子信息、有色冶金、油茶三大產業;年度引進10個投資過億元的產業項目;培育30個納稅過千萬的重點企業;打造一個創新開放、產城融合、產業鏈完整的現代化產業園區)。與去年7月同期相比,耒陽工業園區新增企業22個,增長17.3%;新增從業人員4133人,增長18.4%。

“原來上下班很不方便,要是加班晚了,外面黑燈瞎火,連個出租車打不到。”2016年返鄉就業,現在園區企業胖哥檳榔上班的陸大嫂介紹:“現在好了,園區提供有公租房,廠裏有員工食堂,公交車站臺設到了廠門口,坐車15分鐘就能到城區,下班回家照顧老人、小孩也非常方便,很多在外打工的小姐妹們都回來上班了。”

據瞭解,爲讓返鄉務工人員在園區企業安心工作、舒心生活,我市不斷完善園區配套設施建設,今年以來,建成標準廠房21棟、公租房13棟,完成東二路、工業大道等園區主幹道提質改造,新開通3條公交線路,將園區和市區連爲一體,組織開展了送電影、送演出進園區等文藝活動,累計開展各類大型文藝活動10餘場。

據悉,2018年上半年,耒陽園區又新簽約項目16個,還有10個項目正在洽談之中,其中不乏像香港建滔集團這樣的大型知名企業。這些項目落地投產後,將會爲該市再提供5000個以上的工作崗位,讓更多地返鄉就業人員實現“園區裏打工、家門口賺錢”。(谷安禕 李愛成)

來源:文明耒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