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泰安11月22日訊 10月11日,記者報道過關於泰安環山路下的金山塘壩水面被疑似外來入侵物種的“大薸”給佔滿的問題。“晚上都不敢來這裏散步,密密麻麻看着瘮得慌。”當時附近很多居民都對塘壩的生態環境表示擔心,但塘壩的屬地管理卻不明確。

泰安市農業局有關領導瞭解到情況後非常重視,出於防控外來入侵植物的目的,發揮主觀能動性,專門從東平湖調集專業人員對金山塘壩水域的外來入侵物種大薸進行了爲期半月的集中清理。

11月19日,記者再來到金山塘壩時,看見清理之後的金山塘壩氣象一新,與一個月前大不一樣,水面開闊、水質清澈。

馬女士的家距離金山塘壩只有不到300米,她很感謝農業局爲整治塘壩生態環境所做的工作。“前幾天天熱的時候,就算再熱,晚上我也不想來這裏涼快,那時候這裏水有味兒,聞着就煩,現在好了,散步多方便啊。”馬女士表示,“所以我說要感謝政府做的工作,也要感謝新聞媒體把這個事報出去,引起有關部門重視。”

不只有來乘涼散步的市民,之前市民所反映的大薸佔滿塘壩後一度消失的釣魚人也再次出現。

“因爲之前長的那東西(大薸),魚基本沒了,我們也不是釣魚,就是來這裏玩。”釣友喬先生說,“大河(水庫)太遠了,而且水面也沒這裏穩定,現在這水也清了,只是往裏面扔個餌坐着看就很舒服。”“只希望來年不要再有了。”另一位釣友劉先生表示。

泰安市農業局環保站的劉長慶站長向記者介紹:“大薸俗稱‘水白菜’是農業部重點防控的外來入侵物種,在南方較爲多見,北方相對較少。對於大薸在北方能不能越冬,來年春天會不會復發等問題目前還不清楚。”

劉站長提醒:對於大薸這種外來入侵植物,居民一定要注意防控,不要隨意移植到公共水域,以免破壞當地生態環境。(通訊員 謝玉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