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虽源起于西方,但是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施恩、报恩,也是中国历来推崇的普世价值。

  今天就来跟着小诚一起走近几个有关感恩的小故事,了解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之情吧~

  

  感恩父母

  

  感恩父母,落实到行动上,即为“孝”。说起古代的孝子,就不得不提起黄香。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从此他更细心地照顾父亲,一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事。

  到了冬天,他害怕父亲着凉,就先钻到冰冷的被窝里,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睡下。到了夏天,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再请父亲去睡。

  黄香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救命之恩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救命之恩。韩信小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然而,挣钱的本事却一个也不会。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

  淮水边上有个老奶奶为人家漂洗纱絮,人称“漂母”。她见韩信挨饿挺可怜,就把自己带的饭分一半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发誓要报答漂母之恩。

  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对漂母分食之恩始终没忘,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

   知遇之恩

  人生若能得一知己,该有多难得!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北面游览时,突遇暴雨滞留岩下,寂寞之余,拿出古琴弹了起来。

  也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钟子期听到后,忍不住叫道:“好曲!真是好曲!”随后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期都能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二人因此结为知音,并约好来年再相会论琴。

  可第二年伯牙来会子期时,得知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伯牙痛惜伤感,摔破了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感恩对手

  

  感恩家人、朋友、恩人,那么敌人呢,我们也应该心存感恩么?作为清朝颇有作为的皇帝,康熙在统治初期,遇到了三藩、鳌拜、郑经等人的威胁,但是康熙最后都除掉了他们。

  在他执政60年之际,朝廷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宴会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庄太皇太后,感谢孝庄辅佐他登上皇位,一统江山。

  第二杯敬众位大臣及天下万民,感谢众臣齐心协力尽忠朝廷,万民俯首农桑,天下昌盛。

  当康熙端起第三杯酒时说:“这杯酒敬给我的敌人,吴三桂、郑经、噶尔丹还有鳌拜。”众大臣目瞪口呆,康熙接着说:“是他们逼着朕建立了丰功伟绩,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朕,朕感谢他们。”

  

  古往今来,父母养育之恩,主上知遇之恩,朋友帮扶之恩,形成了传统文化中许多被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感恩节,只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一天,但感恩应该感恩的人,则是我们一生要做的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