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谷武民 通讯员 高飞 牛蕾

“我是第一年来这边收购香菇,这批香菇的品质好,又圆又厚,过段时间还来收购。”11月16日下午,在淇滨区大河涧乡张公堰村的老乡菇业食用菌养殖基地内,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看到三五个工人从冷库搬出一袋袋香菇,然后过称、装车,一旁的记账人员计算着每袋的重量。

“这批一共2000斤,5000元!”来自驻马店的亿健菇业公司采购人员禹建增说,这批香菇成色不错,质量很好,他之前一直在鹤壁附近采购香菇,听村民说张公堰村也有,便要了联系方式来这里看看。

“公司采购的这批香菇用于深加工成香菇脆片,别小看这些香菇,它们摇身一变成就成了100多元一斤的产品呢。”在香菇种植的大棚内,一棒棒的菌袋上,一个个香菇挺拔地生长着,员工们则小心翼翼地摘着,只见他们技术娴熟,不一会儿一棒菌袋上的香菇就采摘完了。

“这段时间可有的忙了,摘菇、注水期间用一直需要用人。”老乡菇业食用菌养殖基地负责人孙贵文告诉记者,目前基地共建有7个香菇种植大棚,每个大棚有1.4万棒菌袋。每棒菌袋能出4茬香菇,目前是第一茬的采摘期,之后每隔一周都能新长出一茬香菇。长期聘用村里的贫困人口20余人,孙风鱼就是其中一人。

“能在这儿打工也算给俺家减轻一下负担了。”孙风鱼家中有三个孩子均在上学,每学期的生活费和学杂费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她的丈夫在周边打零工,家里经常贴东墙补西墙。而她在这里工作后,每天能有50元收入,让家里的生活开支来源不再发愁。据了解,大河涧乡利用养殖、种植,采摘、认领销售等多种方式,让贫困户家门口干活挣钱,有的还参与年底分红,“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大河涧乡坚持产业扶贫和政策扶贫相结合。做好项目建设工作,发展产业,到村到户,已经基本达到了“实施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大河涧乡扶贫办主任王保勤说,大河涧乡1132户贫困户中,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802户、劳动力2519人。大河涧乡通过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目前已实施长期带贫项目12个,带贫1061户;正在实施的第三批产业项目共5个,带贫710户,让大家有了稳定脱贫的方式。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裴申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