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华大地发生了感天动地的伟大变革。

这场伟大的历史变革改变了中国,也影响着长江。

从1978年到2018年,在这漫漫征途中,长江航运人始终紧扣服务沿江经济、服务流域发展的主旋律,以“闯”的勇气“试”的担当,实现长江航运创新发展新突破,让黄金水道释放出黄金效益。目前长江干线已承担沿江地区85%的煤炭、铁矿石以及中上游地区90%的外贸货运量,货运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冠军”地位,并呈快速增长趋势,水系17个港口跻身“亿吨大港”行列……

改革开放是一次永不停歇的远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长江航运迎来了钻石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改革方略纷纷落地,取得了显著成效。

新时代东风浩荡,中国梦曙光在前。本报特推出“壮阔大江潮”系列主题报道,带您重温改革开放往事,聆听长江航运发展足音,求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方法路径。

潮涌长江,奔腾数千里;风云激荡,于今四十年。40年前的岁末,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中华大地,风起云涌,春华秋实。从那时起,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遍神州大地,长江航运的崭新一页就此掀开,无数长江航运人前仆后继,用双手书写了改革发展的壮丽史诗。

40年风云激荡,40年破浪前行。40年来,长江港口货物吞吐量由1978年的0.4亿吨增加到2017年24.4亿吨,增长了60倍;集装箱由1984年3.7万TEU增加到2017年1650万TEU,增长了445倍;亿吨大港从0增加到14个;三峡船闸货运量增长到1.38亿吨……40年过去,长江航运取得了辉煌成就,长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建设如火如荼。

是什么成就了长江航运?长江航务管理局(以下简称长航局)局长唐冠军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长江航运。”

改革之路永无止境

对于长江航运来说,改革开放是最大的红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改革开放的大幕,长江航运也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首先是长江航运体制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开放前,长江航运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其弊端是政企不分、条块分割、体制僵化、缺少竞争。改革开放后,长江航运进行了体制改革。1984年1月1日,原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和长江轮船总公司分别成立,长江航运政企分开迈出了第一步。这是长江航运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此后,长江航运的体制经历了几次重大改革,在相应的历史阶段都极大释放了生产力、激发了市场活力,基本适应了长江航运生产力与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改革”再次成为热词,在长航局系统大潮奔涌。近年来,长航局按照交通运输部党组关于深化长江航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统一政令、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执法、统一管理“五个统一”和“一体化管理、一条龙服务”的管理模式正式构建。

按照部统一部署,自2016年7月1日起,在长江干线重庆界石盘至江苏浏河口段正式实施水上综合执法改革试点。长江海事机构统一执法的目标已经实现;“海事执法、公安保障、技术支持”的联动执法模式已经形成;“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动静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初步建立;“权责一致、程序规范、标准统一”的工作机制基本建成;便民利民的社会成效日益显现。

在长江航道局,实现了政事企分开。长江航道局将行政管理职能移交长航局机关,将现场执法职责移交长江海事局;长江航道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筹)挂牌成立。改革后的长江航道局,强化了公益服务职能,优化了管理层级,提升了管理效能。

长江江苏段作为“钻石航区”,以仅占全长江干线1/7的通航里程,承担了全流域近70%的运量。江苏海事局敢于自我革命,探索“大动态”“大静态”双轮驱动模式改革全面推进。

巨大红利惠及长江

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红利。四十年间,长江河道治理、长江干支流航道整治、长江港口建设、长江船舶运输方式等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家开展了长江防护林建设、长江干支流水利枢纽建设和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工程;1998年,国家决定长江上游天然林禁伐。上述工程的实施,减轻了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减少了泥沙入江,调整了长江流量年内分配,实现了长江流量“洪减枯补”,保障了长江中下游河道稳定,改善了长江航运条件。

——加强了长江干支流的航道整治,分三期治理了长江口航道,治理了长江宜昌至浏河口航道,重点治理了10条支流航道。世界上,通航河流河口段水深≥12.5米、通航净空高度达50米、长度达431千米的,只有长江。

——长江干线主要港口的管理体制经历了中央直管—中央地方共管—地方直管等三个阶段。此举激发了地方政府发展港口的积极性,也激发了企业建设港口的积极性。40年来,长江水系港口和长江干线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均超越了密西西比河水系和干线,长江已成为世界上港口货物吞吐量最大的通航大河。

——长江船舶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迅速。2017年,通过三峡船闸的货船平均吨位达到4337吨,5000吨以上船舶艘次占全年过闸船舶艘次的40%。

长江航运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的同时,助推着长江经济带成为令人瞩目的“开放带”。如今,长江经济带分布有5个自由贸易区,3大航运中心,22个主要港口,26个水运开放口岸,同时还有一大批陆路和航空开放口岸,是我国外向型经济规模较大、发展较快的区域。

长江航运从改革开放中获益的同时,积极主动服务沿江经济飞速发展。如今,长江经济带是横贯我国腹心地带,涉及20%以上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40%以上,很多产业占全国的半壁江山,同时,也是我国人口和城镇的密集带,形成了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以及若干区域性中心城市。

“长江经济带11省市拥有内河货运船舶近12万艘,长江航运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间接带动就业超过1000万人,每年对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贡献达1200亿元以上,间接贡献达2万亿元以上。”唐冠军向记者“晒”出了长江黄金水道“成绩单”。

抢抓“钻石机遇期”

长江航运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得益于一系列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

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正式将加快长江航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党和国家领导人科学谋划经济发展新棋局,又颁布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航运进一步上升为国家核心战略。从国家战略到国家核心战略,标志着长江航运迎来了“黄金机遇期”。

长江航运每一次机遇期的到来,都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分不开。长江航运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总能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身影。

2011年3月24日,我国内河高等级航道“十二五”建设启动仪式在湖北、广西和江苏三地同时举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湖北长江中游航道建设工程主会场启动仪式,标志着“十二五”期我国内河高等级航道大规模建设拉开序幕。

2014年4月27日至29日,李克强总理视察长江,亲自推进黄金水道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给长江航运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18年4月24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长江沿岸湖北、湖南两省,登大坝、乘江船、进企业、访村落……实地考察调研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并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为长江航运发展指明方向。

长江经济带西连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大后方和纽带。“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和“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在国家层面明确了长江黄金水道的“主通道”地位。这一地位,决定了长江黄金水道必须要成为先行官的历史使命和先锋队的责任担当。

在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前,长江航运人众志成城、奋勇向前。2009年,站在实施国家战略、服务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长航局确立了“一条主线四个长江”的发展战略、“到2020年实现长江航运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四个长江三步构建”的发展思路(一条主线,即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发展现代长江航运;四个长江,即建设平安长江、数字长江、阳光长江、和谐长江)。

按照这一发展战略,长航局计划用十二年左右的时间,分三个步骤全力打造“四个长江”:第一步,到2010年,奠定长江航运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第二步,到2015年,总体适应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四个长江”建设成效初显;第三步,到2020年,圆满实现长江航运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形成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航运基础设施、装备和服务体系,适应沿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并适度超前,比较优势充分体现,黄金水道优势充分发挥,长江航运更安全、更通畅、更便捷、更经济、更和谐。

谋定而后动。党的十八大以来,长航局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大力服务长江经济带战略,始终坚持“一条主线四个长江”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新方案,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改革,通过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四个长江三步构建”扎实推进,长江航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建设交通强国“长江篇”

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反映在长江航运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长江航运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报告还首次提出“交通强国”,为我国交通的未来描绘了宏伟蓝图。长江航运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经济优势,必将成为建设交通强国的优先选择和先行领域。

新时代,新征程,润泽两岸的长江航运,再次迎来命运接续的关键节点。按照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和交通强国总体部署,长江航运新的“三步走”顶层计划“出炉”——

第一步:从现在到2020年,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基本实现长江航运现代化。到那时,人便其行、物畅其流,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对长江航运的需要;

第二步:从2020年到2035年,全面实现长江航运现代化。到那时,人享其行、物精其流,较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对长江航运的需要;

第三步: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强大的现代化长江航运,全面建成领先全球的长江全流域黄金水道。到那时,人悦其行、物优其流,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对长江航运的需要。

新时代必须要有新战略,长航局制定了新的“一条主线四个长江”发展战略。一条主线是,建设现代化长江航运,打造全流域黄金水道;四个长江是,平安长江、数字长江、阳光长江、和谐长江。具体来说,平安长江就是长江航运要安全、畅通、有序、高效;数字长江就是长江航运要智能、互联、开放、共享;阳光长江就是长江航运要廉洁、文明、法治、公平;和谐长江就是长江航运要生态、绿色、美丽、共生。“一条主线四个长江”发展战略,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长江航运的具体贯彻和生动实践。平安是前提,数字是支撑,阳光是保证,和谐是目标,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长江航运,要全力推进‘八大工程’,即基础设施升级工程、运输服务优化工程、行业创新引领工程、绿色生态优先工程、平安长江强化工程、现代治理提升工程、人才队伍支撑工程、党的建设保障工程。”唐冠军说。

站在新的起点上,一大批交通运输、生态环保、产业发展以及重大合作项目将陆续启动实施;涉及长江航运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体制改革等方面重大举措将向纵深推进,长江航运将掀起新一轮大改革、大建设、大发展的高潮……

来源:中国水运报

作者:甘琛 李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