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改革開放4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中華大地發生了感天動地的偉大變革。

這場偉大的歷史變革改變了中國,也影響着長江。

從1978年到2018年,在這漫漫征途中,長江航運人始終緊扣服務沿江經濟、服務流域發展的主旋律,以“闖”的勇氣“試”的擔當,實現長江航運創新發展新突破,讓黃金水道釋放出黃金效益。目前長江干線已承擔沿江地區85%的煤炭、鐵礦石以及中上游地區90%的外貿貨運量,貨運量連續多年保持“世界冠軍”地位,並呈快速增長趨勢,水系17個港口躋身“億噸大港”行列……

改革開放是一次永不停歇的遠征。隨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長江航運迎來了鑽石機遇期,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長江經濟帶建設發展,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改革方略紛紛落地,取得了顯著成效。

新時代東風浩蕩,中國夢曙光在前。本報特推出“壯闊大江潮”系列主題報道,帶您重溫改革開放往事,聆聽長江航運發展足音,求解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方法路徑。

潮湧長江,奔騰數千裏;風雲激盪,於今四十年。40年前的歲末,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開啓了一場波瀾壯闊的偉大改革,中華大地,風起雲湧,春華秋實。從那時起,改革開放的春風拂遍神州大地,長江航運的嶄新一頁就此掀開,無數長江航運人前仆後繼,用雙手書寫了改革發展的壯麗史詩。

40年風雲激盪,40年破浪前行。40年來,長江港口貨物吞吐量由1978年的0.4億噸增加到2017年24.4億噸,增長了60倍;集裝箱由1984年3.7萬TEU增加到2017年1650萬TEU,增長了445倍;億噸大港從0增加到14個;三峽船閘貨運量增長到1.38億噸……40年過去,長江航運取得了輝煌成就,長江成爲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長江經濟帶建設如火如荼。

是什麼成就了長江航運?長江航務管理局(以下簡稱長航局)局長唐冠軍說:“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的長江航運。”

改革之路永無止境

對於長江航運來說,改革開放是最大的紅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改革開放的大幕,長江航運也開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首先是長江航運體制實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改革開放前,長江航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其弊端是政企不分、條塊分割、體制僵化、缺少競爭。改革開放後,長江航運進行了體制改革。1984年1月1日,原交通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和長江輪船總公司分別成立,長江航運政企分開邁出了第一步。這是長江航運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此後,長江航運的體制經歷了幾次重大改革,在相應的歷史階段都極大釋放了生產力、激發了市場活力,基本適應了長江航運生產力與沿江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改革”再次成爲熱詞,在長航局系統大潮奔湧。近年來,長航局按照交通運輸部黨組關於深化長江航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部署要求,穩步推進各項工作,統一政令、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執法、統一管理“五個統一”和“一體化管理、一條龍服務”的管理模式正式構建。

按照部統一部署,自2016年7月1日起,在長江干線重慶界石盤至江蘇瀏河口段正式實施水上綜合執法改革試點。長江海事機構統一執法的目標已經實現;“海事執法、公安保障、技術支持”的聯動執法模式已經形成;“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動靜結合、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初步建立;“權責一致、程序規範、標準統一”的工作機制基本建成;便民利民的社會成效日益顯現。

在長江航道局,實現了政事企分開。長江航道局將行政管理職能移交長航局機關,將現場執法職責移交長江海事局;長江航道工程局有限責任公司(籌)掛牌成立。改革後的長江航道局,強化了公益服務職能,優化了管理層級,提升了管理效能。

長江江蘇段作爲“鑽石航區”,以僅佔全長江干線1/7的通航里程,承擔了全流域近70%的運量。江蘇海事局敢於自我革命,探索“大動態”“大靜態”雙輪驅動模式改革全面推進。

巨大紅利惠及長江

改革開放釋放出巨大的紅利。四十年間,長江河道治理、長江干支流航道整治、長江港口建設、長江船舶運輸方式等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國家開展了長江防護林建設、長江干支流水利樞紐建設和長江中下游河道治理工程;1998年,國家決定長江上游天然林禁伐。上述工程的實施,減輕了長江上游水土流失,減少了泥沙入江,調整了長江流量年內分配,實現了長江流量“洪減枯補”,保障了長江中下游河道穩定,改善了長江航運條件。

——加強了長江干支流的航道整治,分三期治理了長江口航道,治理了長江宜昌至瀏河口航道,重點治理了10條支流航道。世界上,通航河流河口段水深≥12.5米、通航淨空高度達50米、長度達431千米的,只有長江。

——長江干線主要港口的管理體制經歷了中央直管—中央地方共管—地方直管等三個階段。此舉激發了地方政府發展港口的積極性,也激發了企業建設港口的積極性。40年來,長江水系港口和長江干線港口的貨物吞吐量均超越了密西西比河水系和幹線,長江已成爲世界上港口貨物吞吐量最大的通航大河。

——長江船舶大型化、標準化、專業化發展迅速。2017年,通過三峽船閘的貨船平均噸位達到4337噸,5000噸以上船舶艘次佔全年過閘船舶艘次的40%。

長江航運在改革開放中發展的同時,助推着長江經濟帶成爲令人矚目的“開放帶”。如今,長江經濟帶分佈有5個自由貿易區,3大航運中心,22個主要港口,26個水運開放口岸,同時還有一大批陸路和航空開放口岸,是我國外向型經濟規模較大、發展較快的區域。

長江航運從改革開放中獲益的同時,積極主動服務沿江經濟飛速發展。如今,長江經濟帶是橫貫我國腹心地帶,涉及20%以上的國土面積,集聚了全國國內生產總值40%以上,很多產業佔全國的半壁江山,同時,也是我國人口和城鎮的密集帶,形成了長江三角洲、長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羣以及若干區域性中心城市。

“長江經濟帶11省市擁有內河貨運船舶近12萬艘,長江航運從業人員超過200萬人,間接帶動就業超過1000萬人,每年對沿江經濟社會發展的直接貢獻達1200億元以上,間接貢獻達2萬億元以上。”唐冠軍向記者“曬”出了長江黃金水道“成績單”。

搶抓“鑽石機遇期”

長江航運的發展,從來都不是孤立的,得益於一系列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

2011年1月21日,國務院頒佈《關於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正式將加快長江航運發展上升爲國家戰略。2014年,黨和國家領導人科學謀劃經濟發展新棋局,又頒佈了《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長江航運進一步上升爲國家核心戰略。從國家戰略到國家核心戰略,標誌着長江航運迎來了“黃金機遇期”。

長江航運每一次機遇期的到來,都與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心分不開。長江航運發展的每一個關鍵時刻,總能看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身影。

2011年3月24日,我國內河高等級航道“十二五”建設啓動儀式在湖北、廣西和江蘇三地同時舉行。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出席湖北長江中游航道建設工程主會場啓動儀式,標誌着“十二五”期我國內河高等級航道大規模建設拉開序幕。

2014年4月27日至29日,李克強總理視察長江,親自推進黃金水道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給長江航運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2018年4月24日至2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長江沿岸湖北、湖南兩省,登大壩、乘江船、進企業、訪村落……實地考察調研長江生態環境修復工作,並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爲長江航運發展指明方向。

長江經濟帶西連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東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大後方和紐帶。“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和“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的實施,在國家層面明確了長江黃金水道的“主通道”地位。這一地位,決定了長江黃金水道必須要成爲先行官的歷史使命和先鋒隊的責任擔當。

在千載難逢的機遇面前,長江航運人衆志成城、奮勇向前。2009年,站在實施國家戰略、服務沿江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長航局確立了“一條主線四個長江”的發展戰略、“到2020年實現長江航運現代化”的總體目標和“四個長江三步構建”的發展思路(一條主線,即建設長江黃金水道,發展現代長江航運;四個長江,即建設平安長江、數字長江、陽光長江、和諧長江)。

按照這一發展戰略,長航局計劃用十二年左右的時間,分三個步驟全力打造“四個長江”:第一步,到2010年,奠定長江航運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第二步,到2015年,總體適應流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四個長江”建設成效初顯;第三步,到2020年,圓滿實現長江航運現代化的總體目標,形成擁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航運基礎設施、裝備和服務體系,適應沿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並適度超前,比較優勢充分體現,黃金水道優勢充分發揮,長江航運更安全、更通暢、更便捷、更經濟、更和諧。

謀定而後動。黨的十八大以來,長航局深入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部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大力服務長江經濟帶戰略,始終堅持“一條主線四個長江”發展戰略,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推出了一系列新舉措新方案,推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改革,通過全系統廣大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四個長江三步構建”紮實推進,長江航運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建設交通強國“長江篇”

十九大報告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主要矛盾反映在長江航運就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長江航運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十九大報告還首次提出“交通強國”,爲我國交通的未來描繪了宏偉藍圖。長江航運具有獨特的資源優勢、生態優勢、經濟優勢,必將成爲建設交通強國的優先選擇和先行領域。

新時代,新徵程,潤澤兩岸的長江航運,再次迎來命運接續的關鍵節點。按照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和交通強國總體部署,長江航運新的“三步走”頂層計劃“出爐”——

第一步:從現在到2020年,圓滿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基本實現長江航運現代化。到那時,人便其行、物暢其流,基本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對長江航運的需要;

第二步:從2020年到2035年,全面實現長江航運現代化。到那時,人享其行、物精其流,較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對長江航運的需要;

第三步:從2035年到21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強大的現代化長江航運,全面建成領先全球的長江全流域黃金水道。到那時,人悅其行、物優其流,充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對長江航運的需要。

新時代必須要有新戰略,長航局制定了新的“一條主線四個長江”發展戰略。一條主線是,建設現代化長江航運,打造全流域黃金水道;四個長江是,平安長江、數字長江、陽光長江、和諧長江。具體來說,平安長江就是長江航運要安全、暢通、有序、高效;數字長江就是長江航運要智能、互聯、開放、共享;陽光長江就是長江航運要廉潔、文明、法治、公平;和諧長江就是長江航運要生態、綠色、美麗、共生。“一條主線四個長江”發展戰略,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在長江航運的具體貫徹和生動實踐。平安是前提,數字是支撐,陽光是保證,和諧是目標,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建設強大的現代化長江航運,要全力推進‘八大工程’,即基礎設施升級工程、運輸服務優化工程、行業創新引領工程、綠色生態優先工程、平安長江強化工程、現代治理提升工程、人才隊伍支撐工程、黨的建設保障工程。”唐冠軍說。

站在新的起點上,一大批交通運輸、生態環保、產業發展以及重大合作項目將陸續啓動實施;涉及長江航運安全生產、轉型升級、體制改革等方面重大舉措將向縱深推進,長江航運將掀起新一輪大改革、大建設、大發展的高潮……

來源:中國水運報

作者:甘琛 李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