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小蕊)近日,西寧市教育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作業管理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其中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留課外書面作業,三、四年級學生每日課外書面作業量不超過30分鐘,五、六年級學生每日課外書面作業量不超過45分鐘,七、八年級學生每日課外書面作業量不超過1.5小時,九年級學生每日課外書面作業量不超過2小時。消息一出,引起了家長們的熱議,有的家長認爲減輕了孩子的作業負擔更有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也有的家長擔心,課後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僅靠口頭複習,孩子能否紮實地掌握所學的課本知識?對此,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課後無作業,家長輕鬆孩子開心

市民袁秀芳自打兒子上小學,就報了午託班中的作業輔導。如今,孩子升入三年級,她正擔心作業會不會變得更多,這時候教育局的《意見》就出臺了。她認爲《意見》中規定的很合理。“一、二年級孩子還小,佈置作業太多,小孩有壓力,不利於學習興趣培養。”不少家長和袁秀芳有着一樣的想法,市民王先生也認爲一、二年級接受的知識不是太多,孩子在學校裏面完全可以掌握住,課餘時間應該讓孩子放鬆心情,慢慢地消化一天所學,這樣效果更好。還有家長認爲,這個規定挺好的,不光是減輕了孩子的負擔,而且也讓家長從輔導孩子作業中解放出來,孩子有更多的自由時間,可以選擇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有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不過如何利用好這些自由時間也成了一個新課題。

課後無作業,家長焦慮給孩子“加餐”

市民宋先生家的孩子今年剛剛升入一年級,他說:“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們主要以孩子玩爲主,基本上沒有學習過任何課程,到了一年級,跟同齡的孩子比,明顯有差距。學校現在不留書面作業,我擔心孩子後面學習越來越跟不上。”在學校,一、二年級的老師不佈置書面作業,於是有一部分家長只能回家好好幫孩子做思想工作,自己佈置課外作業。調查中記者發現,不少家長爲了讓孩子學得更加紮實,往往會給孩子買一些練習題,或者親自督促孩子默寫。還有的家長帶着孩子去一些校外培訓機構學習。

老師:低年級更重要的是養成好習慣

採訪中,西寧市十里鋪小學的施老師說,現在學校已經不再給一、二年級的學生布置書面作業,而是用一些聽、說、讀的作業來代替,比如和家長一起共同閱讀、朗誦,既能拓寬孩子的知識面又能夠增進親子關係,另外低年級主要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以及專注力,這對後期的學習至關重要。不佈置書面作業,最讓家長擔心的是會不會影響學生的成績。對此,西寧市某小學校長認爲:“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作業,這就要求教師抓住課堂時間,帶學生完成有效的課堂練習,並當堂反饋,以便學生及時掌握,家庭作業會根據實際授課情況以朗讀、背誦、實踐等爲主,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基礎上,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鞏固課堂知識,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興趣,因此家長不必擔心會影響學習成績。”

那麼沒有書面作業,孩子放學後幹什麼呢?“一、二年級的家長應該很好地利用這一時期增進親子關係,可以帶着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和鍛鍊,親近自然、認識世界也是很重要的學習內容。另外,一、二年級的老師通常會佈置一些聽、說、讀的作業,這些作業有助於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爲後面中、高年級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家長們不但要重視而且要確保作業完成質量。”施老師對記者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