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天,700萬福州人都欠這11個人一句謝謝!

不經意間,天漸冰寒

小雪漫步,萬物寂寥

今日是我國二十四節氣裏的小雪

從這天開始

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冬

很湊巧,今天恰逢西方的感恩節

小魚君不禁想到

福州歷史長河之悠久

文化之深厚

多少名人與民俗在這

一年又一年,一輪又一輪的四季更迭中

發光發熱

而如今世人所能遇見的所有美好

皆是因爲有了他們與“它們”的堅守

讓榕城的色彩在這二十四節氣裏

不晦暗,耀光芒!

01

感謝你們爲榕城帶來

千年驕傲

01

王審知,是五代十國時期閩國的開國君王,909年至925年在位。統治福建期間省刑惜費,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儘量避免戰爭,並與中原王朝保持朝貢關係。另一方面,他注重教育,吸納中原逃離戰亂的人才,又積極發展海外貿易,使福州的經濟和文化得到很大發展。

謝謝你,讓福州的文化擁有歷史的厚重,讓福州人民的生活得以安定。

02

林則徐(1785年—1850年),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第一人”。1839年6月,林則徐領導了震動世界、彪炳史冊的“虎門銷煙”,掀開了近現代炎黃子孫反抗外國殖民侵略波瀾壯闊的第一頁,樹立了國際禁毒史上的第一塊豐碑。

謝謝你,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開闊胸懷,讓福州在中國近代舞臺上熠熠生光。

03

沈葆楨(1820年—1879年)清代洋務運動重要人物之一,首任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創辦的福建船政,是當時遠東最大的造船基地,也是近代中國第一所海軍學校和專業技術高等學府,奠定了近代中國海軍和工業、科技、高等教育的基礎。沈葆楨提出“船政之根本,在於學堂”,他培養出的船政學堂精英,撐起了近代中國革新、自強的脊樑。

謝謝你,用學識與眼光,撐起福州革新的高度,挺直中國自強的脊樑。

04

黃乃裳(1849年—1924年),著名的愛國僑領。1896年,黃乃裳參與“公車上書”,並創辦了福建近代第一張報紙《福報》。1899年,黃乃裳毅然出南洋,尋找墾殖之地,胼手砥足地在馬來西亞沙撈越詩巫創辦了“新福州”墾場,成爲一代僑領。

謝謝你,身在國外,心繫福州,您與其他福州僑胞的拼搏奮鬥,爲打造全新的福州打下堅實的基礎。

05

林紓(1852年—1924年),被公認爲近代中國翻譯界開山祖師。他與王壽昌合譯的《巴黎茶花女遺事》,是中國第一部翻譯小說。林紓一生譯作180多部,極大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

謝謝你,用筆桿子向西方人展現福州不一樣的東方韻味,用心將西方的故事傳述東方。

06

嚴復(1854年—1921年),近代中國系統地介紹、傳播西方政治學說和思想文化制度的第一人。1895年~1898年,嚴復翻譯英國哲學家赫胥黎的《天演論》,從“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理論闡發其救亡圖存的觀點。

謝謝你,用睿智的文字警醒福州人奮發圖強,讓國人認知自我,知恥後勇!

07

林覺民(1887年—1911年),《與妻書》作者,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之一。清宣統三年(1911年)春,林覺民參加孫中山、黃興組織的廣州起義,隨黃興攻入總督衙門,受傷被俘,後從容就義。

謝謝你,用犧牲小我之義舉,完全天下人之幸福。您的志情壯舉,定將讓福州人永遠銘記於心!

08

冰心(1900年—1999年),被譽爲與世紀同齡的文學大師。1923年,冰心發表了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寄小讀者》。其後,在她8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寫下了《小桔燈》、《繁星》、《春水》、《空巢》等影響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讀者的文學名篇。

謝謝你,用筆下生花之才情,激勵一代又一代福州人用愛去生活,用愛去擁抱世界。

09

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中國首位女性建築學家,也是現代著名詩人、作家,被胡適譽爲“一代才女”。林徽因參與新中國國徽設計,參加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發掘、搶救了國寶景泰藍製作工藝,爲民族和國家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謝謝你,化身人間四月天,感念福州數百年。

10

鄧拓(1912年—1966年),新中國新聞事業的奠基人之一。1937年,鄧拓創辦了敵後抗日根據地最早的黨報——《抗敵報》。1944年,鄧拓主持編輯出版《毛澤東選集》,這是中國革命史上第一部毛澤東同志的文集。新中國成立後,鄧拓擔任《人民日報》總編、社長等職務,爲新中國新聞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謝謝你,用專業的職業素養和認真的鑽研態度,激勵福州媒體人創作出有心有格調的新聞作品。

11

陳景潤(1933年—1996年),著名數學家。陳景潤把全部的生命投入解析數論尤其是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1966年,他證明了“1+2”,這項成果被稱爲“陳氏定理”,至今仍居世界領先地位。1978年,新華社記者徐遲寫下了著名的長篇通訊《哥德巴赫猜想》,報道了陳景潤的事蹟。在十年“文革”動亂剛剛結束的那個“科學的春天”裏,陳景潤成爲激勵廣大有爲青年向科學進軍的一面旗幟,影響了整整一代人。

謝謝你,勇敢挑戰前輩的高峯,以“青出於藍”的姿態向世界展示出福州人對知識的孜孜不倦。

02

謝謝你們讓冶城民俗

世代流傳

圖源:微博@福州胡州人

單鈸飛奏七絃音,一人執掌五行當。當人們沉溺於燈火酒綠的都市生活時,福州評話藝人與老人們,依舊固執地守護着這古老的行當,幾十年如一日,只爲保留老福州民間藝術的一絲血脈。

聊一些有趣的福州民俗,講幾段福州民間故事,吟唱幾曲福州民謠,既愜意又和諧。曲藝、表演、詩詞寫作之類的也是在這裏誕生,茶攤可以說是一個孕育福州民間文化的地方。

圖源:福建畫報

早期福州人喝茶和泡湯是不可分割的,在泡湯的時候,揮手招來一個服務員,讓服務員用自己帶來的茉莉花茶泡上一大壺。雖然,“湯池店”已經越來越少,但在那裏,還是可以看見最地道、最市井的福州百姓的生活畫面。

閩劇是福州方言最爲權威的代表,它不僅是現存唯一用福州方佔演唱、道白的戲曲劇種,而且也是福州方言得以傳承的最重要載體。今天,民營閩劇劇團的數量遠在其他劇種之上。當然,這與閩劇大師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感謝所有爲福州傳統民俗與文化的傳承而努力的你們,讓今天的福州人,看到這方土地上不一樣的斑斕與活力!

03

謝謝“你們”帶來的

和煦愜意

伴着陽光同行,坊巷落語心中。感謝福州大大小小、遍佈全城的坊巷,用每一份精雕細琢的華麗,璀璨榕城整片星空!

迴響在福州人記憶中的那些叫賣聲,逐漸被鬧市的音響喇叭所替代。感謝曾經及現在,還響徹在福州城裏的吆喝聲,謝謝你們願意爲我們保存這段童年的光景,保留福州城市生命的跳動!

翻閱歷史相冊,記憶浮上心田。感謝這些福州老照片,帶領我們穿越過去,回看往昔,領略福州舊時光的繁榮昌盛,謹記前輩寄予的深深期盼。

知恩於心,感恩於行

對於這座城市

對於這座城市的人與景與物

我們需要感謝的對象實在太多太多

很多人跟小魚君一樣

在這裏拼搏

在這裏追逐夢想

遇到不順的事情不免吐槽

有時還會誤傷這座城市

或許我們曾經有過委屈寂寥

但從今天起,願每個人

都能與溫暖相遇,伴感恩同行

在這座城市

陪着萬物共同生長!

感謝所有的美好

感謝福州

讓你我不期而遇!

注意啦!!

↓↓↓

•End•

編輯排版 | 安凱

責任編輯 | 蜂鳥

部分圖文素材來源於 | 百度百科、百度圖片

該文謹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本條內容歸福州小魚網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謝謝你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