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懷柔科學城管委會透露,懷柔科學城空間規劃體系初步確立。圖爲懷柔科學城規劃效果圖。千龍網發

千龍網北京11月21日訊(記者 李金鑫 通訊員 張佳瑋)21日,千龍網記者從懷柔科學城管委會獲悉,懷柔科學城空間規劃體系初步確立。懷柔科學城規劃、懷柔科學城科學規劃已經編制完成,正在進一步深化完善,報請市政府討論審議。懷柔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國際徵集工作已經完成,形成了總體城市設計方案重要成果。關於懷柔科學城的各項專項規劃和專題研究正在進行。

懷柔科學城管委會副主任伍建民介紹,在下一步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中,懷柔科學城將按照“指標引領、多規合一、戰略留白”的原則,對各類空間要素進行綜合佈局和統籌安排,將前期專項規劃和研究的成果落實在懷柔科學城未來發展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中。“最終圍繞規劃藍圖,着力發展物質科學、空間科學、地球系統科學、生命科學和智能科學五大科學領域,佈局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交叉研究平臺,集聚一批國內外頂尖科學家和研究團隊,開展一批高水平科技創新活動,產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前沿科學研究和先進技術研發成果,建設綠色生態智慧人文的科學家園,構建符合科學發展功能的空間格局。”

伍建民介紹,今年4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9個交叉研究平臺和11個科教基礎設施項目確定在懷柔科學城落地建設。“重點項目投資金額高、建設規模大、時間任務緊,開工前審批等準備工作十分繁重。”9月份,懷柔科學城啓動了2018年科學設施平臺建設“百日攻堅”專項行動。懷柔科學城管委會牽頭協調,同北京市政府有關部門、中科院有關司局和科研院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懷柔區政府和有關部門、密雲區政府和有關部門加強統籌協調、總體推進、督促落實,建立了“項目建設主體吹哨、各級審批部門報到”的工作機制,全力推進重點項目開工建設。

懷柔科學城管委會會同中科院北京綜合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有關部門,安排專門力量,成立了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項目(含院市共建配套項目)、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子午工程二期項目(含院市共建項目)、地球數值系統模擬裝置、“十三五”科教基礎設施項目、第二批交叉研究平臺項目等6個項目報建工作專班。對每個專班明確牽頭人、具體負責人、協調推進聯繫人。其中,協調推進聯絡員由科學城管委會幹部擔任,負責上下協調,左右溝通,全面瞭解項目情況和存在問題,每週不定期召開工作專班聯絡員會議,做到有問題第一時間掌握和處理。各專班根據實際,均制定了倒排工期表。

此外,懷柔區、密雲區的審批服務部門提前介入,將“串聯”改爲“並聯”,主動對接市政府有關部門、國家部委,最大限度壓縮審批時間。例如,北京市規土委懷柔分局和密雲分局,將建設工程規劃用地測量條件、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項目規劃條件授權供地和規劃設計方案審查意見函,全部由20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內辦結。懷柔區住建委協調市住建委,下放審批權限,招標文件備案後將原需20天后才能開標的時限,壓縮爲10天后開標。

截至11月中旬,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已經於今年9月28日開工建設。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子午工程二期和交叉研究平臺、科教基礎設施項目正在按照市政府“一會三函”的工作流程,加緊推進開工前各項審批流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