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廣東省開始啓動高考綜合改革,取消傳統的文理科分班,採用“3+3”學生自主搭配科目的形式,即在語文、數學、英語3門學科的基礎上,學生根據自身興趣、特長、未來的擇業方向再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中任意選出3門作爲選考科目。

如何根據興趣特長選課?如何規劃未來的人生?學校、家長又該如何引導?……在“3+3”課程組合背景下,將要面臨20多種課程組合的高中生該如何做出自己的選擇?11日,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帶着“高考實驗室”去到了鶴華中學,設置“模擬面試互動遊戲”“教育巔峯對話室”“‘規劃你的創業人生’主題演講”三個環節,爲學生、家長探索新高考改革挑戰下的升學規劃與生涯指導。

生涯規劃:

自主地掌控人生、實現自我

根據中國職業規劃師協會的定義,生涯規劃就是對職業生涯乃至人生進行持續的系統的計劃的過程。一個完整的生涯規劃由職業定位、目標設定和通道設計三個要素構成。

“我們說生涯規劃,其實是一個人有計劃、自主地掌控人生和自我實現的一個過程。” 華南師範大學職業生涯規劃導師、全球職業規劃師陳璐通俗地解釋道。

在“模擬面試”的互動遊戲中,陳璐爲每位學生代表安排了一個“職業角色”,再由其他學生現場爲他們進行職業包裝,以提高“面試”通過率。在這個遊戲環節中,每位學生都有機會體驗職業想象。

然而,要做好生涯規劃並沒有遊戲那麼簡單。在陳璐看來,高中生的生涯規劃主要圍繞一個未來職業發展的夢想去思考: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發展路徑?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課程專業?每一個階段的小目標是什麼?……

具體到鶴華中學,其以“體藝見長”的學生在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時,陳璐建議要在提升專業技能的基礎上,加強自我管理能力,保持文化課學習與專業課學習的平衡發展。然後,制定每一個環節的目標,包括未來要考的學校層次、職業想象、職業發展路徑等。

創業:

生涯發展的一種選擇

“創業是生涯發展的一種選擇。”在談到鶴華中學的畢業生創業率較高的時候,陳璐如此說道。在她看來,在專業技能上擁有優勢的鶴華中學學生在規劃自己人生道路時,創業不失爲一條獨特的路徑。

高中生談創業是否太早?廣州市有車以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徐晨華認爲,好的創業者要從小培養,“如果你要創業,那麼你起碼需要用7年來準備,包括高三1年,大學4年和畢業後2年。只有經過這7年的沉澱,你纔可能對社會人情、產品運營、目標客戶等有較爲清晰的認知。”

身爲高中生,應該如何爲創業做準備呢?陳璐認爲,首先要有資源整合的意識,如在高中的社團裏主動擔任一些角色,承擔一部分責任;其次,還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有意識去鍛鍊抗壓能力;然後,還需擁有一技之長,包括專業技能及與團隊合作相處的技能;最後,每一位高中生都要關心時事政治,瞭解行業最新動態以及創業“風口”。

“要想成爲一名優秀的創業者,‘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必不可少,這就意味着獨立的思辨精神。”徐晨華說,“至於創業的方向,要抓住‘風口’,即有紅利增長空間的行業,如現在的AI、大數據、生物科技等等。”

學校:

規劃建設學生生涯發展基地

隨着高考改革政策的逐步推進,普通高中從2018級學生開始有序推進選課走班,生涯規劃概念也從大學前移到高中階段,省內不少學校開始了生涯指導課程的探索。

在“高考實驗室”接近活動尾聲時,鶴華中學與中國移動鶴山分公司、鶴山國機南聯摩托車工業有限公司、鶴山市市場監測局、鶴山市環保局、鶴山市廣播電視有限公司共5家企事業單位簽約籌建學生生涯發展基地。未來,學生生涯發展基地將會成爲鶴華中學的學生走向職業探索的第一步。

“學校開展生涯教育,旨在幫助學生找尋人生髮展的合適路徑,引導學生在社會急劇變革大背景之下追求個人的精彩人生。”鶴華中學校長鄧祺偉表示,生涯規劃課程的開展,是爲了讓學生找到明確的人生目標,更好地規劃自己的人生。

鶴華中學副校長溫雷英認爲,學校應該主動去適應高考改革的新方向,包括建設學生生涯發展基地、探索建立全員導師制,引導學生髮展興趣、發掘特長、提升能力,並提供平臺讓學生有機會到各個企事業單位中去,開展浸入式職業體驗。

陳璐將高中生的生涯規劃分爲兩個階段:高一、高二爲學生進行自我探索的過程,高三爲學生進行專業選擇、志願填寫的時刻,“低年級有機會進行自我探索、職業探索,可以更好地爲高三的專業選擇、職業做鋪墊。爲此,高中階段的學校與導師爲學生建立科學而完善的生涯規劃課程體系是有必要的。”

【採寫】黃燁倩

【作者】 黃燁倩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江門市~五邑大課堂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