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南瀏陽煙花廠爆炸事故謊報、瞞報事件令人警醒,也爲心存僥倖、試圖造假的人敲響警鐘——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把人命當成可以任意擺弄的數字,湖南瀏陽煙花廠爆炸事故謊報、瞞報事件引起輿論譁然。

原標題:瀏陽煙花廠爆炸瞞報事件:要深挖帶血的“數字遊戲”之根!

把人命當成可以任意擺弄的數字,湖南瀏陽煙花廠爆炸事故謊報、瞞報事件引起輿論譁然。

發生在12月4日清晨的爆炸事故,本就是一起典型的“人禍”——廠家超許可範圍、超定員、超藥量、改變廠房用途違法組織生產,當地管理部門監管責任落實不到位,未能及時發現制止事發企業違法違規生產,從而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而比事故更加惡劣的是,事發後企業相關人員轉移藏匿遇難者遺體,並夥同當地公職人員謊報、瞞報遇難者人數。4日中午當地通報僅1死1傷,引來輿論質疑,當日晚間又改稱7死13傷,直到23日應急管理部通報,真相才大白天下,事故共造成13人死亡,13人受傷,其中3人爲重傷。

爲什麼要謊報瞞報?

根據相關法規,10至30人死亡屬於“重大事故”,10人以下死亡屬“較大事故”,將13人死亡謊報爲7人死亡,就意味着處理層級可由省下降到市,意味着“板子”可能會落得更輕一點,“帽子”可能會戴得更穩一點。

謊報、瞞報事故的醜陋之處正在於此:把“財路”和“官運”看得比人民的生命安全更重!

安全不是靠欺瞞就能“營造”出來的,捂蓋子只會把問題越捂越大。俗話說,亡羊補牢爲時未晚,發生了生產安全事故,本應以此爲戒警鐘長鳴,卻偏偏有人把個人利益和人民安全放在天平兩端去衡量。欺瞞之下,有針對性的補救和整改措施難以及時到位,從這個角度看,這無異於放任悲劇再次發生,是對人民羣衆利益的極大漠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命關天,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爲代價。這必須作爲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維護好人民羣衆的利益纔有社會的穩定、國家的長治久安。發展特色產業,振興地方經濟,歸根到底是爲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而忽視生產安全、謊報生產事故,顯然與一切爲了人民的初衷背道而馳。

對於企業來說,發生事故後,坦誠面對,認真整改,承擔起應負的責任,尚有東山再起的餘地;對於負有監管責任的公職人員來說,實事求是,痛定思痛,方有彌補損失造福一方的可能。爲一己私利,心存僥倖,最終只能面臨更加嚴厲的懲戒。

誰也不要高估自己維持假象的能力,更不要低估謊言被揭穿後的懲罰力度。

從12月5日當地“覈定7人死亡、13人受傷”到湖南省政府提級調查、湖南省紀委監委和公安廳成立專案組,再到23日應急管理部通報“當地隱瞞死亡人數,性質惡劣”,時間也不過僅僅過去了兩週半。

目前,在瀏陽煙花廠爆炸事故和其後的謊報瞞報事件中,已經有10人被刑拘,4名公職人員被留置,瀏陽3名副市長被先期免職。對於欺上瞞下、弄虛作假,法律的態度一貫而堅決,那就是——零容忍。

在刑法上,負有報告職責的人員不報或者謊報事故情況,貽誤事故搶救,涉嫌不報、謊報安全事故罪,國家工作人員對工作嚴重不負責任,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涉嫌翫忽職守罪。無論如何,法律的邏輯總是清晰直白:誰漠視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誰就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隨着案件偵辦的不斷推進,揭開了造假的皮,同時也要深挖“數字遊戲”的根。

謊報死亡人數,玩帶血的“數字遊戲”,無疑是形式主義的極端表現。用數字說話,本來是幫助人們看清大千世界最令人信服的方式,更是破除形式主義的一柄利器,可卻有一些人卻歪嘴和尚唸經,不務實業,總想着在數字上耍花招、動手腳,“用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把實事求是四個大字拋在腦後。

透過數字看到的是責任是落實,更是真實的民心民意;透過數字看到的是政績是作風,更是當前的形勢和問題。以數字判斷實情的方法論沒有錯,錯的只有在數據上造假的人。

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中國正處於發展的緊要關頭,改革進入深水區,社會矛盾交織、風險隱患增加,中國前進的每一步都基於真實可信的數據來判斷自身所處的位置。誰大搞形式主義在數字上造假,混淆人們對國情社情民情的認識,誰就是歷史的罪人、人民的罪人。

湖南瀏陽煙花廠爆炸事故謊報、瞞報事件令人警醒,也爲心存僥倖、試圖造假的人敲響警鐘——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