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做不了双盲实验,有人据此就说中医不行,你怎么看?

双盲试验,是指在试验过程中,测验者与被测验者都不知道被测者所属的组别(实验组或对照组),分析者在分析资料时,通常也不知道正在分析的资料属于哪一组。该词通常用于医学领域。双盲试验是西医新药上市前的一种必要的科学试验。有人说中医医生开的药方做不了双盲实验,据此就说中医不行,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我认为对于那些已经上市的中成药就应该进行双盲试验,中成药属于可复制性的上批量生产,在用药的时候也不需要中医师望闻问切等程序,只需要看看上面的用药说明就可以了。但是,对于传统的中草药而言,双盲试验就显得很无知了。

比如,黄连可治腹泻。双盲实验为什么通不过?一百个腹泻病人,有三十个人是湿热腹泻,黄连好使。另五十个人是脾虚寒腹泻,黄连就无效,得用“附子理中丸”。另二十个人是上吐下泻,那就得用“霍香正气水”。同一种表征相同的病,在中医眼里其病因是不一样的,这个得看医生的诊断能力,双盲试验想通过药来找原因是不可能的。

著名的中医学博士刘力红,在《思考中医》中说过,中医与西医的区别,实验操作是所谓的科学界最大的争论,也是很惑人的一种说法。其实,古代的中医是有实验证明的,只是这个实证来自于医生个人的“内视”,通过“内视”,人体的器官经络都是可以看得到的,用药后,药性的走向归经都是一目了然的。

在中医里经络是存在的,而西医的科学仪器却没法检验。中草药的药性与归经,都是古人通过“内视”,看到了用药后在人体上的实证记录,那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说的。《伤寒论》中提到一本《胎胪药录》,这个胎是指胎息,就是胎儿在母腹中的呼吸状态。人在胎息的状态下,对药物的感受是实实在在的。

药物服下去之后,它的气味如何,先走哪一经,后走哪一经,在这些部位会发生什么,在胎息“内视”下都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所以说,古人讲药物的气味、归经,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都是通过内证实验得来的。《胎胪药录》就是这种实验的真实记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