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做不了雙盲實驗,有人據此就說中醫不行,你怎麼看?

雙盲試驗,是指在試驗過程中,測驗者與被測驗者都不知道被測者所屬的組別(實驗組或對照組),分析者在分析資料時,通常也不知道正在分析的資料屬於哪一組。該詞通常用於醫學領域。雙盲試驗是西醫新藥上市前的一種必要的科學試驗。有人說中醫醫生開的藥方做不了雙盲實驗,據此就說中醫不行,你怎麼看待這種說法

我認爲對於那些已經上市的中成藥就應該進行雙盲試驗,中成藥屬於可複製性的上批量生產,在用藥的時候也不需要中醫師望聞問切等程序,只需要看看上面的用藥說明就可以了。但是,對於傳統的中草藥而言,雙盲試驗就顯得很無知了。

比如,黃連可治腹瀉。雙盲實驗爲什麼通不過?一百個腹瀉病人,有三十個人是溼熱腹瀉,黃連好使。另五十個人是脾虛寒腹瀉,黃連就無效,得用“附子理中丸”。另二十個人是上吐下瀉,那就得用“霍香正氣水”。同一種表徵相同的病,在中醫眼裏其病因是不一樣的,這個得看醫生的診斷能力,雙盲試驗想通過藥來找原因是不可能的。

著名的中醫學博士劉力紅,在《思考中醫》中說過,中醫與西醫的區別,實驗操作是所謂的科學界最大的爭論,也是很惑人的一種說法。其實,古代的中醫是有實驗證明的,只是這個實證來自於醫生個人的“內視”,通過“內視”,人體的器官經絡都是可以看得到的,用藥後,藥性的走向歸經都是一目瞭然的。

在中醫裏經絡是存在的,而西醫的科學儀器卻沒法檢驗。中草藥的藥性與歸經,都是古人通過“內視”,看到了用藥後在人體上的實證記錄,那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說的。《傷寒論》中提到一本《胎臚藥錄》,這個胎是指胎息,就是胎兒在母腹中的呼吸狀態。人在胎息的狀態下,對藥物的感受是實實在在的。

藥物服下去之後,它的氣味如何,先走哪一經,後走哪一經,在這些部位會發生什麼,在胎息“內視”下都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所以說,古人講藥物的氣味、歸經,都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都是通過內證實驗得來的。《胎臚藥錄》就是這種實驗的真實記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