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改革开放40年

40名党报记者40天接力报道⑧

“黄海明珠”从这里升起

YMG记者 徐睿 通讯员 王洪崴

从莱山区黄海社区向东步行约5分钟,走过548米的栈桥,就来到一个镜面大圆球面前。每当夜幕降临,这颗大圆球便霓虹围绕,大放异彩,宛如大海中升腾的明珠。这,就是莱山区乃至烟台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黄海明珠。

黄海明珠已闪耀了24年。这个高30米、直径21.8米,共分6层的大圆球,由黄海社区的前身——樗岚村时任党支部书记王相泽率村民自筹资金、自己施工修建,于1994年竣工,与莱山区同龄。在很多人眼中,“黄海明珠”已然是莱山区的代名词。

改革开放前的樗岚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集体资产不到百万元。当年的景象,黄海社区居民姜兰香仍历历在目。“就这儿,以前都是小瓦房,这就是我以前的家。全靠我们的老书记王相泽,带着大家伙儿一起艰苦创业,才有了今天的好生活。”在黄海社区居委会党群活动中心,姜兰香在社区沙盘模型前,发现了自家的旧居所在。

如今,小瓦房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高档住宅。老人美滋滋地说:“住得好,福利也好,我们这些樗岚村的老住户逢年过节都能分福利,米呀、面呀,平时根本不用买,社区还发放各种补贴,感谢改革开放,感谢党和政府。”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也是最好的见证者。从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发展为国际化的城市花园,黄海社区的变迁正是20多年来一代代莱山人砥砺奋进的缩影。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节拍,在黄海明珠的见证下,莱山区从无到有,从荒凉到繁华,荒滩上崛起了一座现代新城。自此,凤凰山下,黄海岸边,一个更璀璨的“黄海明珠”冉冉升起。

1994年7月成立的莱山区,当时在很多人的眼中,就是一个“大农村”,要啥没啥。今年55岁的市民曹积良回忆说,“建区之初,全区也只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观海路,其它地方都是土路,遍地的庄稼地和荒滩。今天市政府的位置,当年还是一片芦苇荡。”那时,曹积良外出不敢走太远,因为交通条件太差,一旦走远了,回家就麻烦了。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建区之初的莱山,道路坑坑洼洼,让刚从村民“变”市民的莱山人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为改变这一现状,1995年到2003年期间,莱山区先后新建并重修了迎春大街、澳柯玛大街、长宁路、长安路、府后路、芙蓉路、观海路、滨海中路、滨海南路、滨海东路和山海路。如今,这些路都成为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干道,迎春大街更是成为繁华的商业“第一街”。

“这两年,区里重点打通‘断头路’、‘丁字路’,效果很明显。”莱山区住建局项目管理科科长王毅,在全区“三改一通”示意图上比划着,“比如说凤凰大街,多年来就是一条‘断头路’,如今西起迎春大街,东到观海路,我们把它打通了。”2018年,莱山区更是实施了29条城区道路建设,正加快构建“六纵六横”主干路网框架,着力打通城市交通微循环,市民出行比以前方便多了。

(大齐 摄)

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城市格局随之一变。建区之初,莱山区只有凤凰小区一个城市社区,近年来,吹响了对旧城旧村进行全面改造的“集结号”,一排排平房被一批批楼房取代,具有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区形象的莱山呼之欲出。

姜永康是莱山区住建局旧改办副主任,也是一位地道的莱山人。“我现在还记得,那会儿村民们住的全是建在盐碱滩上的小平房。尤其是孙家滩、刘家滩,地势南高北低,就怕下大雨,一下就把家给淹了。”随着棚改旧改工作全面展开,孙家滩、刘家滩、于家滩“三滩”居民终于圆了“安居梦”。今年,莱山区共计划改造24个村居,目前已有23个村居启动改造。

从村民到市民,从盐碱滩到新城区,交通路网打通了,居住环境提升了。但莱山并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几年来,加快打造展示烟台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形象、引领烟台高质量发展、共享和谐幸福美丽的核心区,全力建设烟台市的“典范之区”,全区经济始终保持优质、高效、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稳居全市首位,连续两年获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一等奖,先进装备制造、医养健康、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分别达到或迈向“百亿级”,形成了集群式、链条式发展格局,挺起了莱山发展的脊梁;上市里、保利MALL、新天地都市广场、宝龙、华润,一个又一个大型城市综合体拔地而起,不仅增加了休闲购物场所,也给市民带来一种更具活力的新生活……

迎着喷薄而出的朝阳,每天清晨,姜兰香都会招呼她的老伙伴们,一道去黄海明珠锻炼身体。在这里,还有很多她认识或不认识的居民,有老人也有年轻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张开有力的臂膀拥抱明天,迈开矫健的步伐奔向未来。

来源:烟台日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