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近代歷史的人都知道,晚清時期,北京城曾經兩度遭遇浩劫:一次是咸豐時期(1860年),英法聯軍攻進北京,咸豐皇帝倉皇逃往承德避暑山莊避難,北京城幾乎被洗劫一空,享有“萬園之園”美譽的圓明園被一場大火毀於一旦;另一次是光緒時期(1890年),八國聯軍攻進北京,慈禧太后西逃至西安避難,北京城再度遭到洗劫。由此,很多人都會提出一個疑問,北京城兩次都被攻佔,國人的生命財產和數不清的皇家寶藏、園林都遭受到了空前的浩劫,爲何北京紫禁城(後來又稱故宮,明清時代的皇宮)每次都能倖免於難,直到現在大部分都能完好無損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其中鮮爲人知的故事。

紫禁城一角

先說第一次,公元1860年,正值太平天國運動如火如荼,英、法等列強已不滿足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1842年)所取得的成果,以更換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中國和列強簽訂的《南京條約》等)爲名悍然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當英法聯軍進攻至天津時,英方曾派代表巴夏禮等39人和清政府談判。由於聯軍兵鋒直指北京,所以清政府被迫同意了英法等國提出的所有不平等條約,但有一件事尚且存在爭議——巴夏禮等人面見皇帝時的禮節問題。清政府認爲巴夏禮等人面見皇帝時必須跪拜,可惜遭到了拒絕——他們聲稱自己不是中國臣民,無需跪拜。就在雙方各不相讓之際,清政府索性將巴夏禮等人扣留作爲人質,談判宣告破裂。

英法聯軍進北京

英法聯軍得到消息後,迅速向北京方向進軍,不久攻佔了北京圓明園等地,並將其中的奇珍異寶搶掠一空,後來還索性將其焚燬,以示對清政府的“懲罰”。另一方面,英法聯軍又以將要焚燬紫禁城爲威脅,迫使清政府派出恭親王奕訢等人議和,後來清政府又被迫無條件接受了列強提出的一切條件,簽訂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這一次紫禁城能倖免於難,一來得益於英、法兩國的目的只是爲了在中國獲得更多權益,並不想挑起更大規模的戰爭,二來清政府答應了他們提出的所有條件,讓雙方矛盾得到了緩和。

第一次鴉片戰爭簽約現場

第二次是八國聯軍攻佔北京,當時的背景是戊戌變法(1898年)剛剛失敗,讓本來支持變法的列強們大失所望。另外,北京附近地區又爆發了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他們以“扶清滅洋”爲由,大肆搜捕洋人,攻擊列強們在京所建大使館。於是,英、美、法、德、俄、日、意、奧八國軍隊大概五萬人以保護洋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爲由從天津登陸,一路殺向北京,期間雖然遭到清軍和義和團的頑強抵抗,但他們的戰鬥力終究好比是“以卵擊石”——根本沒辦法擋住列強們的堅船利炮。不久,八國聯軍就攻佔了北京,慈禧太后倉皇逃亡西安。

列強們的堅船利炮

這一次,其實紫禁城和頤和園均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劫難,裏頭珍藏多年的奇珍異寶紛紛被洗劫一空,好在八國聯軍並沒有把事情“做絕”,畢竟將清朝政府的象徵——紫禁城全部焚燬以後,必然會導致清政府和中國人民更加激烈的抵抗,而且當時八國聯軍各自的政府(實際上是十一個國家)各有所圖,意見並不一致。直至清政府派李鴻章爲全權代表談判時,各國政府才答應停止武力行動——可能他們認爲在軍事上沒有得到的東西或許可以從談判桌上獲取吧。經過李鴻章等人曠日持久的談判,最後以和十一國簽訂了臭名昭著的賣國條約《辛丑條約》而告終,北京紫禁城又一次得以倖免於難。

故宮博物院

辛亥革命以後,清帝退位,後來雖然(1924年)末代皇帝溥儀又被逐出紫禁城,但1925年民國政府迅速成立了“故宮博物院”從而讓昔日的明清皇宮——紫禁城得以保留,這也成了紫禁城後來又被稱爲“故宮”的由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