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哈迷來說,這當然是一次令人激動的與魔法世界的再次相會。而這次,一隻來自中國的神獸讓大家對本片更增添了一份期待。

這隻名爲騶吾的神奇動物,出自《山海經》,文中形容它“大若虎,五采畢具,尾長於身,乘之日行千里。”看到自家神獸走出國門,大家歡天喜地之餘,又忍不住要高冷一笑。

是啊,說到神奇動物,一本《山海經》真的能完虐小雀斑那支神奇的小皮箱;而上下五千年神話傳說中各種珍奇異獸,更是一千零一夜都說不完。

於是,趁着電影興致,我們來了個“非正式”中國神獸榜,侃一侃我們自己的神奇動物。

01.最富哲思的神奇動物:鯤

說到“鯤”,大概每個中國人能脫口而出“北冥有魚,其名爲鯤”。

這隻出自《莊子·逍遙遊》的著名大魚,可謂中國浪漫主義文學上中的經典 icon——當你想象着它奮力越出水面,化而爲鵬,展開如垂天之雲的羽翼,你不得不佩服莊子那超然的想象力,竟繪出那樣震撼而浪漫恣意的畫面。

不過,或許莊子筆下的鯤太著名,以至於我們都忘記了,在《國語·魯語上》中有句“澤不伐夭,魚禁鯤鮞”,韋昭注:“鯤,魚子也。”

嗯,古人語境中,鯤也指很小很小的魚。以如此小魚兒,命名神奇的巨獸,莊子的哲思也是有趣。

02.最被誤解的神奇動物:九尾狐

說到九尾狐,十有八九人們腦海中會浮現另一個名字——妲己。這讓很多人在提到九尾狐時,常覺得它是不祥之兆。

九尾狐最早記載,應屬《山海經》,那時它就是個很中性的形象:有九條尾巴,聲音像嬰,會喫人,但人們也喫它,喫了還可以不被妖邪之氣蠱惑。

在一些文獻中,九尾狐不但不作惡,還是祥瑞和德政的象徵,比如《孝經》有載“德至鳥獸,則狐九尾”,更有傳說大禹的妻子塗山氏就是九尾狐的化身。

嘖嘖嘖,簡直是吉祥得很啊。

而且,即使是讓九尾狐黑化的“妲己”,其實也有些冤枉。因爲,當年是女媧指使她去迷惑紂王的……

03.西方人最易理解的神奇動物:相柳

相柳,九首人面,蛇身面青,翻一下就是:長着九張人臉的蛇。

之所以認爲西方人會對相柳很有“親切感”,因爲在他們的文化系統裏,也有類似的生物——九頭蛇。

相柳是天神共工的臣下,它之所以長九個頭,是爲了同時在九座山上喫東西,不斷吐出毒液形成有毒氣的沼澤,還與共工一起製造水患,後被大禹所殺,它的血液流淌之處五穀不生。

無論從外形還是作惡的屬性,可以說與希臘神話中被海格力斯殺死的那條九頭蛇非常相似。

另外,喫土一族可以再考證下,有種傳說指相柳特別喜歡喫土。

04.中國動畫最美神獸:九色鹿

即使先進的動畫製作技術已經能創造出不少惟妙惟肖、美輪美奐的效果,但相信這隻體態高雅的九色鹿,仍能在最美動畫神獸中佔得重要一席。(不接受反駁)

這部1981年出品的動畫片,是根據敦煌壁畫《鹿王本生》改編的,因此在繪畫手法上也極大借鑑了敦煌壁畫的風格,無論色彩還是線條,都靈動流暢,讓人即使多年過去,不太記得故事劇情,仍舊記得它的姿態。

嚴格意義上講,這隻美麗的瑞鹿,不是中國神獸,因爲它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前生,祖籍印度。

05.最不能“以名取人”的神獸:混沌

說到珍奇異獸,總是有很多或特別、或生澀怪誕、或不明覺厲的名字,比如一開頭提到的騶吾,還有當扈、蔥聾、長右、那父等等。

所以,當第一次聽說有種神話動物叫“混沌”,腦海裏閃過的第一句話是:“這,不就是個形容詞兒嗎?”

不過,真的不能小瞧它!這可是被《左傳》評爲“四大凶獸”之一的,與你們都認識的饕餮齊名。

很多人知道它(包括小編),估計是從《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前期一直是書生形象,後來現出原形後是一隻沒有面目,張着大嘴,破壞力驚人的肥胖怪獸。

《西遊記大聖歸來》中的混沌(上)及《千與千尋》中的無臉男(下)

當時真的以爲是借鑑無臉男,後來才知道,在《山海經》《左轉》《神異經》和《莊子》中,都有關於混沌的描述。

經歷上下五千年沉澱,從神話故事,到民間傳說,中國文化中各色神獸珍禽,真的是數不勝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