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东吴郡主》

剧作家范莎侠历时多年、数易其稿的新编历史剧《东吴郡主》终于完成创作,在《剧本》月刊上和读者见面。潮剧《东吴郡主》取材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作者以终极关怀审视孙尚香,从孙尚香一生不息的追求中,揭示她的生命价值观,讴歌大节大义的巾帼英雄,是一曲超越个人婚姻情感和生命的理想英雄主义悲歌。

在中国传统戏曲的舞台上,演绎孙尚香的剧目有之,有的是“英雄自得美人归”的传唱,有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调侃,有的为孙尚香投江殉夫掬上同情之泪……潮剧《东吴郡主》关注的是孙尚香女性性别的社会从属性与其崇高理想追求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一差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必然产生的悲剧命运,赞颂“立世当为苍生念”这一民族文化的人文精神。

潮剧《东吴郡主》剧照

潮剧《东吴郡主》通过孙尚香既从属又自主、被争取又被牺牲、积极参与又不得不舍弃的一生,展示了在男权的封建社会里,女性处于家、国政治利益,不同价值取向的夹缝中,有为进取和无能为力的挣扎,以鲜明、富有立体感的人物形象揭示主题。

东吴郡主孙尚香独特的家庭环境、社会地位,为她与男人站在同等高度看天下提供了平台,造就了她独特的禀赋。但是在男权的封建社会中,女人只从属于社会政治的需要,而难问社会政治,孙尚香虽贵为郡主也不例外。各割据势力为了各自的政治需要忙于扩张,攻城略地,孙尚香虽然有着崇高的理想追求,却没有社会政治的参与、决策权,游离于社会政治之外。不得已,她把自己无法实现的政治抱负、理想追求寄托于婚姻的缔结,在闺中发出了“非天下英雄不嫁”的誓言,期望能够得配英雄豪杰,夫妻同振汉室江山,匡时济世。

潮剧︽东吴郡主︾

剧照

作为女性——为人女儿、妹妹、妻子,孙尚香无疑都是优秀的,然而她社会身份的从属性,却把孙尚香五马分尸: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孙尚香不得不别母叛兄;母亲病危,探母尽孝,孙尚香稍不留神,便为亲情所“包裹”的政治利益所牵动,从此“望帝魂归蜀道难”;“吴蜀仇隙酿战端”,孙尚香不忍“烽烟卷处生民哀”“阻战秉大义”,放下女人的矜持,抛却个人的恩怨,闯营谏夫;当她发现她所仰慕、追随的“英雄”也是一个不顾人民死活的枭雄,分争天下的战争目的只是为了称王称霸的时候,她“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唯愿东吴“陆逊保境安民,谱写春秋”!在家国、政治利益的对立中,孙尚香因其为人女儿、妹妹、妻子等不同的社会身份,分别归属于不同的割据势力而处处面临选择,难以两全,取与舍都饱含着血和泪,备受折磨。

如果孙尚香是七尺男儿,理想抱负的实现不必借助于婚配,她何来此苦?如果她安于富贵,不以“立世当为苍生念”为生命的价值取向,她又何来此难?王昭君和番,可以有“为何偏叫弱女子身系天下安危”的诘问,孙尚香“魂断梦残”却无处可抛泪千行。心底怀苍生,为所不能为,是孙尚香命运悲剧的开始,又是她悲剧命运的终结。性别,是孙尚香悲剧命运的底色,而政治抱负,人生价值的追求,更是将孙尚香推向幻灭。

潮剧《东吴郡主》剧照

孙尚香所处的时代背景,是群雄割据,三国鼎立的东汉末年。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把结束战争、恢复社会生活秩序的祈望,寄托于英雄豪杰身。各路割据势力互相觊觎、彼此争斗,以称霸天下为目的,打的都是“正义”的旗帜,只有孙尚香以“立世当为苍生念”、“中兴汉室,扶危平乱”为终极的追求。尽管孙尚香历尽磨砺,付出了她一生的所有,也难以实现这一理想追求,但是,她短暂的人生因为有了这一崇高的理想,以生命实践了“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人生价值的不息追求,而焕发着英雄品格的豪光,巾帼不让须眉!孙尚香传承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节烈品格,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朽的人文精神终为后人所敬仰!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女性雕塑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她们大都关心时局,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不惜以身殉国,舍生取义。徐庶的母亲如是,马邈的妻子李氏如此,貂蝉更为鲜明……这些女性没有《红楼梦》女性群雕的胭脂粉味,更不同于《水浒传》施耐庵笔下淫贱的庸妇,她们大都刚毅豪烈不让须眉。与其他女性形象相比较,孙尚香这一人物形象的描写后半生较为苍白。虽然原著对孙尚香人物的性格禀赋和人生轨迹的勾勒基本清楚,但是由于对孙尚香滞留东吴长达 10年的生活,特别是孙尚香如何面对西蜀刘备伐东吴,以及孙尚香投江自尽的行为动因等重要情节缺少必要的交待,致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些模糊。传统剧目对孙尚香的演绎不免失却时代特色,人物形象往往更多地承担着作者对某种社会观念、价值取向的认同、惋惜乃至批判,缺失了三国时代优秀女性特有的精神共性,也缺失了孙尚香自身最基本的精神气质。

潮剧

︽东吴郡主︾

剧照

潮剧《东吴郡主》准确地把握住孙尚香自身具有的精神气质和时代特色,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沿着原著所勾勒的孙尚香人生轨迹,对人物的情感、命运、心路历程的跋涉作新的演绎、阐释。从事件的推进、人物关系的演变中,把孙尚香之所以为“这一个”的个性提取出来,融化为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展示孙尚香的价值观念、生存意义,以及显示观念和意义的生活;展示孙尚香的个性,以及由个性所决定的生命轨迹。在错综复杂的争霸斗争中不断开掘孙尚香性格中根基牢固的人文精神,在再创作中发掘出人物自身具有的“三国”特色,展示了孙尚香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追求,折射出闪耀于人物身上、贯穿于人物一生的壮烈的时代之光。潮剧《东吴郡主》既忠于原著又高于原著,把个性鲜明、生动、细腻的孙尚香展现于读者,以其更为深刻的内涵,完成了创作价值的提升,使作品更为厚重。

《东吴郡主》孙尚香挟着历史的风云走来,孙尚香人生价值追求所张扬的民族文化精神品格,是历史的,更应该是当代的,这也是作品的现实意义所在。

名 段

欣 赏

十年相思苦断肠 张怡凰林初发 来自中华戏曲 00:00 11:04

唱词内容:

(老了,老了!夫君!夫人!)

十年悲与怨,顿作泪千行。

十年人事两苍苍;

十年相思苦断肠。

白了须发——

两鬓挂霜;

盼……盼花了双眼——

揉碎了心房。

相逢犹觉初相识,

悲从中来,

叹人事沧桑。

尚香被骗回江左,

望断蜀山,

望断蜀山苦恨长。

岁岁思君君无讯,

莫不是夫你——

已忘了旧时孙尚香?

爱卿情义常思忆,

刘备怎能忘妻房?

奈何是卿向东吴我入蜀,

国事隔阻两茫茫!

两茫茫,历沧桑,

重逢在硝烟里,

刘郎啊,为尚香——

你可愿改弦更张息战端?

难改弦,难更张,

桃园三结义,生死共存亡。

扫灭东吴接卿返,

从此长相伴,忘却旧时光。

(忘却旧时光?不!

夫君能忘,尚香不能忘啊!)

我本是江东生来江东长,

身虽为蜀妇,根扎在家乡。

怎忍见战火燃故土,

同胞逃兵荒;

怎忍见宗庙被毁,

亲人刀下亡?

望刘郎多体谅——

体谅我这两地心,两地情,

两地牵挂的九转回肠。

夫人重情我重义,

桃园之盟不敢忘。

莫让仇恨迷双眼,

战事一开两败俱伤。

西蜀雄师七十万,

何惧小小一孙权!

哀兵也可求一逞,

骄兵未必能久长。

两军相遇勇者胜,

分什么哀骄与短长?

两军交战生民惨,

乞为苍生息战端。

弟仇未报朝暮惨,

息战两字莫再言!

眼前夫君难相认,

仇恨迷心性张狂!

妇人之见妇人心;

天下大义你丢一旁!

誓灭东吴把仇报;

一意孤行无下场!

本文原载于《中国戏剧》2006年01期,原标题为《立世当为苍生念——潮剧评析》,图片均摘自网络。在此,由衷感谢作者及图片的拍摄者与共享者!

End

轮值|虎豆哥3号-狒狒;主编|悦悦

投稿及合作 | [email protected]

出品 | 「中华戏曲」  

中华戏曲|这里有戏

咦?点亮这颗小心心试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