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杜月笙本来想按照青帮家法处置,但沈醉不同意,王兆坤是军统的人,军统与太子派也结有梁子,很多军统内部人员都怀疑戴笠的死是太子派搞的鬼,两方彼此看不顺眼,任由杜月笙处置王兆坤,那不就说明军统怂了。杜月笙与吴绍澍的矛盾,牵涉面甚广,反而成了王兆坤发难的由头,而且做为杜月笙门徒,青帮弟子,在双方争权夺利的敏感时期打击对手,别人不会认为是他王兆坤所为,第一反应肯定是认为杜月笙主使。

江湖岁月,刀光剑影,看似忠肝义胆,实则尔虞我诈!

前面我们讲到杜月笙最器重门徒吴绍澍背叛师门,与太子一派勾肩搭背出处为难杜月笙,杜月笙热脸贴冷屁股气愤至极,顾嘉棠、陆京士等人甚至发誓要将吴绍澍剁成肉泥喂狗!

老对手半道遭截杀,杜月笙主使?嚣张门徒假冒江湖仗义杜被当棋子

杜月笙

当然都被杜月笙拦了下来,尤其是戴笠在1946年3月17日坠机身亡之后,杜月笙更是训诫门徒,一定要低调行事,不要与太子派发生正面冲突。

杜月笙这么说绝不是无的放矢,以前有戴笠的无条件加持,杜月笙就是一个典型的的“红顶”流氓大鳄,即使有人眼红,江湖人动不了他,有心的政界大佬得看戴笠脸色。

但戴笠死后则不一样,任何政治龙卷风,杜月笙只有自己面对,关键没有一个里应外合的人,很多事情已经身不由己了。

加之杜月笙在戴笠生前联手扳倒了吴绍澍,虽然打击了太子派势力,但也得罪了太子派,太子一派势力正处在快速上升期,大有势不可挡之势,杜月笙不想触霉头,给自己惹麻烦。

何况宣铁吾当上警署署长之后,针对杜月笙做了很多事情,把杜月笙搞得也是灰头土脸,双方可谓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一定程度上来说杜月笙已然担起了抵抗太子派势力大旗的重任。

虽然杜月笙情非得已!

{!-- PGC_COLUMN --}

然而杜月笙的确不想做出头的椽子,更秉持事不做绝两面光的原则,主动避让太子一派锋芒,让太子派把气出顺了出匀了。

杜月笙这么想的,但是青帮徒众几十万,不是所有人都能准确领会杜月笙的意思,更难免一些人揣着明白装糊涂,在杜月笙的羽翼下故意做一些激怒太子派的事情,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在杜月笙的门徒中有一个叫王兆坤的人,此人同时是军统缉私队队长,负责“接收”大任。

前面说了抗战甫胜,吴绍澍也是红得发紫,担任八个重要职能部门的一把手,而且也有接收敌伪和日寇财产的权力,虽然同为杜月笙门徒,两方却并没有多少共同的利益。

更何况吴绍澍已经投到了太子派的怀抱,极力撇清自己曾经的青帮身份,与杜门中人相遇,基本上都是剑拔弩张,以表明誓不共伍的态度!

两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有交集的地方,而且分属不同的阵营,又各自打着小算盘,也就有了棋逢对手产生矛盾的时机。

当年戴笠办掉吴绍澍是因为掌握了吴绍澍在接收伪产时贪污腐败的迹象,戴笠之所以找到关键证据,就是拜王兆坤所赐。王兆坤要搞倒吴绍澍,倒不是因为他欺师灭祖的行径,而是出于打掉竞争对手的考虑。

杜月笙与吴绍澍的矛盾,牵涉面甚广,反而成了王兆坤发难的由头,而且做为杜月笙门徒,青帮弟子,在双方争权夺利的敏感时期打击对手,别人不会认为是他王兆坤所为,第一反应肯定是认为杜月笙主使。

王兆坤做的理所当然,在戴笠死后完全就把杜月笙的训诫当成耳旁风了,做为侦缉队队长,利用军统身份,布置一次行动绰绰有余。

王兆坤就在吴绍澍回家的当口,让军统的兄弟对着他的小轿车一通乱射。王兆坤本来是想着打死也就打死了,打不死也打个半死,没想到吴绍澍安然无恙。

原来吴绍澍坐的是防弹小轿车,说起来也十分戏谑,这辆车还是杜月笙送的,抗日战争时期吴绍澍做孤胆英雄,返回上海前线做恢复组织抵抗敌伪日寇的工作,安危十分没有保障。

当时杜月笙与吴绍澍二人还没有反目成仇,吴绍澍受到重用,杜月笙还指望这个徒弟日后有出息,好光耀师门呢!怕吴绍澍一个不小心死了,就专门倒腾了一辆防弹小轿车送给吴绍澍。

不曾想没等到日寇的子弹,倒在王兆坤偷袭的时候起了大作用。

老对手半道遭截杀,杜月笙主使?嚣张门徒假冒江湖仗义杜被当棋子

杜月笙

吴绍澍遇刺,对于太子派势力来说就是公然的挑衅,太子派可不是软柿子,上期就说了宣铁吾掌握了军队和警署大权,是名副其实的实力派,首先怀疑的就是杜月笙。

杜月笙也好奇是谁这么不长眼,敢在这时候撞枪口,当时参加刺杀活动的不止王兆坤一人,很快就有人漏了风声,杜月笙掌握了情况,太子派掌握了情况,当然杜月笙是王兆坤的娘家,婆家军统在上海滩主持大局的沈醉也掌握了情况。

王兆坤的身份让几方势力颇为尴尬,就王兆坤本人来说,在这些大佬面前不是什么重要角色,公报私仇死不足惜,但还是那句话他挑事的时机实在太敏感,差一点就达到四两拨千斤的蝴蝶效应,几方敌对势力因为他搏杀。

杜月笙自然气不打一出来,虽然王兆坤名义上是替他出头,但分明是要把他架在火上烤。

而且王兆坤的局,杜月笙都是棋子,向来是杜月笙把别人当棋子,现如今自己不起眼的一个徒弟,反过来把自己当棋子,以下犯上都不止,这叫实力坑师傅!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猫有猫道,狗有狗道,王兆坤算计杜月笙到家,杜月笙自然不可能容忍!

杜月笙本来想按照青帮家法处置,但沈醉不同意,王兆坤是军统的人,军统与太子派也结有梁子,很多军统内部人员都怀疑戴笠的死是太子派搞的鬼,两方彼此看不顺眼,任由杜月笙处置王兆坤,那不就说明军统怂了。

杜月笙家法执行不下去,便将王兆坤逐出了师门,迅速抽身坐山观虎斗之意明显。

比之于明目张胆背叛师门的吴绍澍来说,王兆坤的行为更让人不耻,更有欺师灭祖之嫌。

吴绍澍背叛师门却不失光明磊落,可以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可以说人各有志,王兆坤则是打着为师报仇的幌子,行“欺师灭族”之实。

究其原因,莫不是为了一个“利”字,自古以来都不缺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更别说宵小之辈,最善于利用别人的矛盾,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害人利己,从来都是小人最终极的追求!

王兆坤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几万青帮徒众大部分人的志趣所在,可以说揭开了乱世江湖帮会组织中那点假仗义的锅盖子。

有利可图,张口闭口都是师兄弟,所谓的江湖救急,所谓的同生共好,不过是追名逐利的遮羞布罢了,一旦掀开,苍蝇恶臭铺面而来,哪里还顾得上斯文与脸面!

正如杜月笙当年加入青帮一样,无非是有人告诉他想要在江湖立足,必须得靠码头,当时如杜月笙一般的小角色,人人莫不以青帮徒众自称。

杜月笙也就自然然加入了青帮这个最大江湖组织,试图靠个大码头,当然不是出于对组织的发展贡献而去参加青帮组织,只不过为了生存为了自身利益,获得哪怕一丁点生存空间。

一个连生存都成问题的人,你却希望他去做贡献,这未免太强人所难了。

帮会的江湖里可以说是最讲究利益的地方,怎么理解呢?

如果你拳头硬势力大,即使比你小许多的人都可以管你叫爷,不违心吗?当然违心,但如果一声爷可以换来一个馒头一个铜板一个锦绣前程,甚至一条命,叫个“爷爷”似乎也不丢人吧!

上海滩流氓三大亨初时为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排序,后来成了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黄金荣做为出道最早的人,做为杜月笙的大哥,难道不觉得别扭,心里会不服气吗?

但不得不承认杜月笙能给他带来利益,而且只有承认杜月笙的江湖大哥地位,才能保住自己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莫说颠倒下二人的江湖地位顺序,就是让黄金荣叫“爷”,那也是叫的下去的。

老对手半道遭截杀,杜月笙主使?嚣张门徒假冒江湖仗义杜被当棋子

杜月笙

乱世江湖的那点假仗义,维系的根本就看能带来多大的利益,无利不起早,没有利益做铺垫,整个青帮也就不复存在了,什么同生共死桃园三结义,不过都是冠冕堂皇的说辞罢了!

拆杜月笙太好凶,抓万墨林真狠!迎气势汹汹强劲对手,杜一招太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