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聖誕節,再過幾天就是元旦,都是輕鬆快樂的節日,所以今天的內容也比較歡快,讓我變身一次業餘美食博主,嘚瑟一下最近剛學會的新技能。

衆所周知,榮媽是個終極手殘,除了炒個熱菜,基本沒有什麼手藝,所以我能做成功的東西,基本上意味着是個人都能做成功。雪花酥和牛軋糖就是這樣一個存在啦~

教程很簡單,技術含量基本都在配料的克數上,配比給你們,很多人不用看手法都可以做出來,入門門檻很低,請大家放心。

開始之前,先講一下需要提前準備的東西。

首先,得有一個插電的不粘鍋,我用的是家用小火鍋,其實只要是不粘鍋,而且能調火候的就成,因爲做雪花酥和牛軋糖要全程小火,所以電的比較好掌握火候。

烘盤與刮刀,淘寶上隨便搜下,很便宜,刮刀要那種軟的,這樣不會刮壞不粘鍋的塗層。電子秤,很需要,因爲做這個跟烘焙是一樣的,各種配料的克數配比需要比較精確,不然口感會不好。

材料有奶粉、棉花糖、黃油、小葫蘆餅乾。這個葫蘆餅乾很好喫的,很便宜,一大箱才三十多塊。

棉花糖找那種0添加的就成,網上一搜烘焙的店,都有售。

奶粉的話,我用的是澳洲進口的OzCow,號稱7公斤鮮奶噴成的1公斤奶粉,沒有其他添加,3-100歲都可以喝,大榮跟依姐喝牛奶喝煩了我就用這個奶粉調劑,喝咖啡啥的也可以用來當伴侶,我自己覺得奶味挺濃郁的。

各種堅果隨你喜歡,我用的是花生、巴旦木、腰果、手剝南瓜子、開心果等。加點蔓越莓幹,好看是其一,口感有些酸酸的,更好喫。有些人喜歡甜口,可以考慮加葡萄乾,我看網上還有加草莓乾的,總之,喜歡喫上就往裏放啥就行。

另外,額外還要買些好看的包裝紙,雪花酥最好用封口袋,這裏面忘了拍封口器了,大家買封口袋一定記得買個封口器。牛軋糖,要備上糯米紙,糖紙也是看着喜歡的花色買就成了。

這一期主打的是聖誕,所以我選的糖紙基本都是聖誕元素。

我個人覺得,做雪花酥和牛軋糖最麻煩的一步,其實就是前期準備——買物料,要送人的話,還要挑選包裝袋或者包裝盒,這些其實是最麻煩的,實際做起來很簡單的。

雪花酥教程

雪花酥已經網紅了好多年了,很多人對於聖誕的印象都是白雪皚皚,聖誕快遞老哥兒拉着雪橇來送貨~但西安真的沒有雪,所以只能做雪花酥應個景兒。

第一步,稱重。李大榮早想玩我的電子秤,一直沒什麼機會,這次就讓他來自己稱重。但小哥實在不靠譜,電子秤上的讀數有小數點,所以他非常懵,完全不知道自己稱了多少。

說下材料的配比:黃油40g、棉花糖150g、奶粉50g(後續篩粉需要額外準備約15g奶粉)、蔓越莓60g、各種堅果60g,餅乾180g。

以上是原味的配料,如果想要做抹茶味的,就在奶粉裏額外加4g抹茶,最後篩粉環節需要15g奶粉加3g抹茶粉混合。其他味道,比如可可味,也一樣哈~

所有東西都事先稱好後,開始小火化黃油,一定要是小火!小火!小火!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要把黃油炒糊了。

黃油首選安佳,沒啥原因,反正教我的師傅說,安佳的好喫。但其實我也就只知道安佳而已……

黃油完全化開後,第二步把棉花放到鍋裏炒,依然是小火。

因爲是小火,鍋不太燙,所以我允許李大榮嘗試炒棉花糖。

在大榮炒棉花糖的同時,妹妹在玩哥哥的組裝小汽車。

炒棉花糖可能是所有步驟中用時最長的了,但要耐心,看着棉花糖一點一點融化,火候就比較合適。如果炒了半天,它都不融化,那麼意味着火有點小,可以適當開大一點點。

棉花糖慢慢融化,如箭頭所示,最終變成像奶油一樣的細膩就可以了。

你可能會問,爲啥李大榮不炒了?炒棉花糖的漫長過程中,會發生很多事情的,我家妹妹可不是省油的燈。

此時此刻的大榮,正在幫妹妹擰那個組裝小汽車,妹妹因爲自己搞不定一直鬧脾氣,於是我把李大榮派去救火……而我家喫貨妹妹,便開始沒事兒人一樣的狂喫棉花糖……

要不說我家哥哥修車真是一把好手,沒兩下就弄好了,我在那顫顫巍巍研究半天他兩三下就搞定了,果然是術業有專攻,論玩誰也比不過他。

此後,兄妹倆就開啓了蹭喫蹭喝的生涯~有這倆在的地方,也只有喫的時候能消停一會兒會兒……還經常因爲分贓不均打架。

溫馨提示啊,不熟練的小夥伴們千萬不要看孩子跟看鍋一起搞,搞不定的哈。

歪了個樓,接着說正經的。

棉花糖炒到綿軟之後,放入事先量好的50g奶粉,用刮刀不停地攪拌按壓,使奶粉跟棉花糖徹底的融爲一體。

這個時候的火,可以稍微稍微大一點點,但還是一直小火哈~我這個鍋全程都在1周圍轉,沒有上過2檔。

熱一點的話,奶粉跟棉花糖的混合物就會比較軟一點,一定要攪拌到完全沒有奶粉的顆粒狀纔行。這個時候用鏟子拉一下,你會發現那個“面坨”(索性叫面坨,好理解一些)可以拉好長。

必須要有這樣的韌性和黏性,才能做雪花酥。

接下來,把“面坨”攤平。

倒上乾果、蔓越莓和小葫蘆餅乾,注意乾果和餅乾不要太碎哈~

用“面坨”把乾果和餅乾包裹起來。雖然稱它是“面坨”,但其實它也就比“麪糊”能有粘性一些,是很軟的,所以餅乾啥的會掉出來很正常。

這一步就是最關鍵的,拉絲。把包裹好餡料的面坨拿起來,開始拔絲。

橫着拉開,再把兩頭黏上,然後再拉,掉出去的梅子乾果小餅乾需要不斷的塞進去。然後循環往復地拉開絲,然後粘到一起,再拉絲、再粘到一起,這樣反覆拉絲,直到整個面坨的溫度涼下來。

烘盤上灑上一些奶粉,然後把面坨按壓在烘盤上。

家裏有擀麪杖的可以用擀麪杖擀平,沒有擀麪杖的用手壓平也可以。

在雪花酥上面撒上奶粉,然後放在窗臺之類比較涼的地方,放涼它。我沒有面粉篩,所以是直接用手呼啦的,有面粉篩的話就會更好更均勻一些。

買烘盤的時候,會配套有做雪花酥的塑料墊子,按壓之後就會有一個一個的印子,切的時候就很好切。但我自己覺得這個格子塊有點大,很多時候我都是放飛着切,不按上面的大小。

這個是放涼後和切好後的樣子。

最後一步,裝袋子。

兩小隻的小手終於有了用武之地,他倆很喜歡給雪花酥裝袋子。這有助於訓練他們的手指精細動作,他們也樂得幫我幹活,就好像自己是加工車間的工人一樣,超開心~

最後是我的封口程序,藍綠色的那個就是我的封口機,號稱是抖音網紅款,不僅可以封雪花酥,日常喫不完的薯片啥的都可以封。個人覺得用起來一般吧,沒有常規那種一壓就封好的封口器好使。但它貴在顏值高,還可以吸在冰箱上,也可以當壓便籤的冰箱貼用。

如果想做奧利奧雪花酥,就把小葫蘆餅乾換成奧利奧就成。

超市裏的奧利奧餅乾,把糖霜用勺子挖掉,180g或者再少一點也可以,餅乾不需要事先弄的太碎,在拉絲環節中它就會變碎。圖爲大榮在幫我挖糖霜。挖掉糖霜主要是不想讓它那麼甜,另外就是糖霜也有重量。

做好後灑上白色的奶粉就可以啦,顏值也是超高的,跟白色的雪花酥一黑一白超搭的。

牛軋糖

先說配料,注意配比跟雪花酥不一樣哈~

黃油37.5g、棉花糖225g、奶粉157.5g、乾果220g~250g。乾果還是喜歡喫啥放啥,但花生是必不可少的哈,梅子、黑芝麻、葡萄乾啥的,都可以放,反正重量就是那麼多。

可以根據需求減半或者加倍,但配比不要變哈~

牛軋糖用的物料基本跟雪花酥差不多,就是沒有小葫蘆餅乾了,奶粉變多。友情提示,花生要炒熟去皮的哈,最好不要是蒜味的,原味最好。

牛軋糖一開始的操作跟雪花酥一樣,小火化黃油,放棉花糖,攪成細膩的奶油狀。

如圖所示,還是要拉出絲來的狀態纔可以哈~

接下來放奶粉,做牛軋糖的奶粉是主料,用量比較多,可以嘗試分次放。然後用和麪的手法把奶粉揉進棉花糖裏。

這個時候火候要注意,大了小了主要是要看你的手耐受力,太燙了手受不了,但不夠熱的話,“面坨”就不太軟。還是要揉到感覺不到奶粉顆粒,棉花糖和奶粉完全相融到一起。

然後把面坨攤開,將乾果梅子啥的都放進去。

下面一步是體力活,接茬揉。把面坨和乾果啥的揉勻稱了。這個就是比較體力活的部分,乾果比較硬,揉到一起挺費勁的,每次我揉完都一身汗。

一身汗過後,就可以放進烘焙盤裏,壓平晾涼。雪花酥格子的另一面是牛軋糖格子,墊在板子底下,把它倒出來的時候,另一面就有工整的格子印,切的時候會比較方便,大小更一致一些。

切記,一定要放涼再切,切完之後每塊之間最好不要挨在一起,以免兩個粘住了,形狀會難看。

接下來就是車間工人包裝的時間啦~比起包雪花酥,他們似乎更喜歡包牛軋糖,因爲糯米紙好好喫啊~

其實,包糖紙還是蠻有技術含量的活呢~首先要先包一層糯米紙,糯米紙還不能撕破,動手要輕柔。

然後糖紙需要緊緊地裹在糖的外面,不能太鬆。接下來是最關鍵的一步,食指要插到圓筒裏扭一下,這樣包出來的牛軋糖纔會比較好看。但這個步驟,小朋友們很難掌握好。

大榮還能勉強地hold住包糖紙這一步,雖然不怎麼好看,但起碼能包上。

妹妹的話,就只能包下糯米紙了,糖紙的工序就只能我來完成。

大功告成!看一下我們的傑作吧~是不是很漂亮捏?

弱弱地說一句,也很好喫哦~

最後,鳴謝一下本次料理的示範操作員——大榮他二奶奶,也就是我的二嬸子。因爲我要拍照,還要兼顧兩個孩子不打架,所以全程操作都是二嬸兒幫我完成的~

文章看完,是不是的確像我說的那樣,二傻子看一遍都會做呢?自己做的手工雪花酥、牛軋糖貴在選料精,每個環節都可控,不會添加亂七八糟的東西,甚至整個過程連糖豆沒有放,喫起來更健康,最關鍵是還蠻有生活情趣的,過聖誕不知道送同事些啥的話,不妨用這種手作小零食來聯絡感情。

做好了歡迎大家來曬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