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萬高鐵牽動着整個河南人的心,因爲鄭萬高鐵建成後,沿線多個城市都將進入高鐵城市俱樂部,不僅有了快速交通工具,還能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前段時間,鄭萬高鐵鄭州南站最終設計方案出爐,根據公開報道稱,其將會在2019年9月30日建成通車。

現在,我們將鄭萬高鐵河南段的8個站進行對比,看看哪個站房最經典。

鄭州南站

鄭州南站車場總規模30座站臺(面)32條到發線(含正線),其中鄭萬場8座站臺(面)10條到發線,鄭阜場9座站臺(面)9條到發線,城際場13座站臺(面)13條到發線。

在規模上,鄭州南站站房客運用房面積爲15萬平方米,與鄭州東站規模相當。

鄭州南站設計建築標準爲‘綠色三星’,這意味着鄭州南站在節能環保方面,也走在全國前列。

在外觀設計上,鄭州南站通過中國傳統建築與“蓮鶴方壺”地域文化的形式提取。

正立面借鑑蓮鶴方壺和青銅尊構型,創造出與新鄭機場“龍躍中原”交相輝映的“鶴舞九州”的建築新形象,充分展現了高鐵時代的民族復興,彰顯了當代中國文化的高度自信。

長葛北站

長葛北站不具有始發功能,所以其規模較小,站臺規模2臺4線,站房總建築面積爲7998平方米,站房高度18.1米。

車站最高聚集人數爲800人,遠期高峯小時發送量爲898人。

在外觀設計上,長葛北站以“千年古城”爲創作立意,造型擷取春秋戰國時期高臺建築形態,配以鮮明的屋頂形象,建築整體古樸沉穩、簡潔舒展。

禹州東站

禹州東站算是河南段第四大站,雖然不具有始發功能,但規模確實不小。站臺規模2臺6線,站房總建築面積爲14998平方米,站房高度22.9米。

車站最高聚集人數爲2500人,遠期高峯小時發送量爲2209人。

在外觀設計上,禹州站以“華夏禹都中原鈞城”爲主題,站房造型現代簡潔,在整體形體關係處理上,將“禹都”形象通過提取傳統建築語言加以符號化、抽象化,建築形體輪廊取自夏朝宮室復原圖,勾勒出禹州夏都意蘊。

郟縣站

郟縣站在鄭萬高鐵河南段境內,總體而言算是規模最小的站,不具有始發功能,站臺規模2臺4線,站房總建築面積爲5997平方米,站房高度19.2米。

車站最高聚集人數爲800人,遠期高峯小時發送量爲759人。

在外觀設計上,郟縣站以“漢風古韻、中州鼎立”爲主體,而建築立面上將異體的“夾”字的形象抽象化與建築形象相結合,塑造出特色鮮明、現代簡明、莊重大氣的現代交通建築。

平頂山高鐵站

平頂山高鐵站是具有始發功能的大站,全線建成後,其可以直接發去鄭州、重慶以及北京等城市,還可以藉助鄭州米字型高鐵網絡通往全國其他高鐵城市。

在規模上,其僅次於鄭州南站和南陽站,但與南陽南站都是3臺7線。

平頂山西站房總建築面積爲15998.1平方米,站房建築高度23.125米。車站最高聚集人數爲3000人,遠期高峯小時發送量爲3403人。

在外觀設計上,平頂山西站以“應國古都、千年鷹城”爲主題,在整體形體關係處理上,將“玉鷹”形象通過建築語言加以符號化、抽象化;在細節處理上,通過百葉刻畫展開的羽翼,雄鷹展翅騰飛的形象躍然紙上。

方城站

方城站站臺規模2臺4線,站房總建築面積爲5998平方米,站房建築高度19米。

車站最高聚集人數爲1000人,遠期高峯小時發送量爲1105人。

在外觀設計上,方城站以“春秋楚地、四方之城”爲主題,站房立面細部上採用簡潔現代的建構手法,結合地方文化元素,通過虛實相間的片牆與中部通透的幕牆。

南陽南站

南陽南站的規模僅次於鄭州南站,也是始發站點之一,站臺規模3站臺7線,建築面積50680平方米,建築高度24.4米。

站房中心設置淨寬12米,旅客進站天橋1座作爲旅客進站通道,最高聚集人數爲3500人。

在外觀設計上,南陽南站以龍文化展現,龍文化蘊涵着中國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仁愛愛人的訴求,陰陽交合的發展觀;兼容幷包的多元文化觀。

鄧州東站

鄧州東站站臺規模2臺4線,站房總建築面積爲11988平方米,站房建築高度25.650米。

車站最高聚集人數爲1500人,遠期高峯小時發送量爲1230人。

在外觀設計上,鄧州東站以“禾實豐登古糧倉,南水北調今渠首”爲設計理念,從鄧州古建築中汲取靈感,以傳統高臺飛檐的形象爲設計元素,莊嚴雄偉的大屋頂勾勒出天下糧倉的輪廓,象徵着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景。

站房中央矗立兩座雄渾厚重的墩座,粗獷有力的豎向線條猶如流動的水簾匯入渠中,使站房以嶄新的渠首形象向世人講述着一江清水出鄧州的故事,弘揚鄧州人民無私奉獻的渠首精神。

對於以上這些站房,你們認爲哪個最美,歡迎留言評價!

題外話:

話說南陽終於迎來了高鐵站

結束了無高鐵站的時代

並且一下有三個站

方城站

南陽站

鄧州站

以後往返鄭州與南陽兩地的網友

真是方便太多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