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要粗野的对待别人

  案例分享:瑶瑶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外面总是会大声的说话,有一天爸爸接她放学,走到路上等红灯的时候,旁边有一个人小女孩也在等红灯,小女孩看了她一眼,瑶瑶说看什么看,没见过,再看收拾你!

  正确引导:告诉孩子这是粗野的行为,是不对的,别人看你是表示友好,而你可以微笑回应,让孩子知道,平易近人更受欢迎。

  二、别人的东西,未经本人同意,不可以拿

  案例分享:有天文文妈妈带她去超市,文文趁着妈妈不注意,拿了几块糖装在自己口袋里,等从超市出来之后,文文偷偷拿出来糖赶紧放进了嘴巴里,但是还是被妈妈发现了。

  正确引导:告诉孩子我们没有付钱所以我们不能要,马上带孩子回去归还,并道歉。给孩子说,如果你喜欢,可以给妈妈说,妈妈给你买,但是不能自己偷偷的拿。

  三、先到先得,后者必须等待

  案例分享:苗苗在幼儿园总是会插队,不管什么都要排第一,老师和家长都很苦恼。

  正确引导: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立下规矩,先来后到的规矩,比如到了吃饭时间,妈妈先到餐桌前就先吃,爸爸先到就爸爸先吃,如果宝宝迟迟不来吃饭,那就让孩子尝尝没有饭吃的滋味。就这样慢慢的养成先来后到的习惯。

  四、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别人道歉

  案例分享:爸爸妈妈疼爱萱萱,总认为孩子年龄小,不管对的错的,什么都依着她,

  正确引导:六岁孩子已经可以区分对与错,爸爸妈妈要从小教育做错事情要道歉,才是懂礼貌的好孩子,在孩子放错的时侯,除了教育之外,要求孩子对自己道歉,当然,如果爸爸妈妈做错了事情,也是要道歉的,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从而让孩子诚实面对,并且有勇气主动承认错误。

  六岁前的孩子,是教育孩子的黄金阶段,在这期间,爸爸妈妈少一分溺爱,给他们立下严格的规矩,并跟着孩子一起遵守,以身作则,让孩子成为一个知错能改,文明礼貌的好孩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