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是患者的白衣天使,但作爲軍隊醫院的護士,誰來做我們的白衣天使呢?

自從我護士生涯的開始,我就和軍隊醫院緊緊的聯繫在一起,一直聽別人說在軍隊醫院工作的護士較之在地方醫院工作的護士的各種優點,我從實習的時候就憑着自己的努力進了一家當地的三甲醫院,起初能進到這家名聲響徹省內外的軍隊醫院,我是覺得無比的自豪的,當護理部給我們灌輸醫院的宗旨以及醫院有哪些輝煌的戰績,一暮暮抗洪搶險,一張張抗震救災的畫面在我眼前劃過的時候,我的內心是無比的震驚的,自己作爲一個護士,能來到這個醫院,是來對了!

圖片來源網絡

我像每一個剛剛進入社會的小護士一樣,懷揣着一顆對工作熱誠的心,在實習期間表現優異,最後在醫院招聘時,經過層層的篩選,我被醫院錄用,同時我也被當地數一數二的省人民醫院錄用了,但是我毅然決然的放棄了薪資待遇較爲豐厚的省人民,而選擇了軍隊醫院,我想只要錢過得去就行,但我沒想到這纔是我噩夢的開始……

工作和實習是完全不一樣的,崗前培訓時,醫院開始給我們講規章制度,說軍隊醫院紀律嚴明,你進了軍隊醫院就要對自己自律自嚴,老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等等。後來一個一個科的護士長(護士長都是軍人)開始給我們講理論課,我每天都會人人真真的聽,但後來我發現所謂的理論課都是一些軍人在一再的強調他們在軍隊醫院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我當時也不知道該用什麼詞來形容他們行爲,現在想來,應該說是軍人的優越感,對,就是優越感,我現在都還記得有一個護理部的軍人跟我們說過的話,“你們進了軍隊醫院就要好好聽話,我的責任就是好好管你們,我每天沒什麼事,有的是時間管你們,我每個月照樣可以領七八千的工資”。種種事件,讓我感受到也許軍隊醫院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樣,其實真正的不一樣是在我正式開始工作以後……

自己參加了工作,就真正是衣食住行都要開始自己操心了,醫院採取的是雙向管理政策,醫院護理部會招新護士,會跟新護士籤勞務合同,但新護士必須要得到科護士長的認同才能成爲正式的護士,開始領獎金和晚夜班費,不然就只有一直領底薪一千1300,剛開始我以爲自己可以把錢分配的很好,至少不會再找爸媽要錢,可是後來我發現我錯了。醫院是不提供住宿的,一般都是在外面租房子住,我找遍了醫院附近的房子,房價貴的只有我們仰視的份兒,後來我就和一個同在醫院工作的新護士住在了一個不足八平米的單間裏面,裏面除了一張牀什麼都沒有,我們的衣服都堆着,環境陰暗潮溼,終日見不到太陽,白天和黑夜是沒有區別的,有時候我會說它像一個地下室,室友會說它更像一個暗牢,上廁所是要到外面去上,房間裏面沒有信號,手機一直都是無服務,房租每個月也是要700元的,但這已經是我們找到的最便宜的房子了。喫飯醫院是有補貼的,每個月300元,但一個月喫下來錢是遠遠不夠的,醫院食堂一碗青菜就是五六塊,而且分量少,一碗所謂的葷菜半點肉沫星子都沒見着也是八塊往上走,天天上班忙得就跟小旋風似得,餓的前胸貼後背,一碗菜對於我們來說真是就夠塞牙縫的,喫飯又是一筆開銷。但是錢從哪來?

儘管我省喫儉用,儘量把自己微薄的工資規劃着用,但仍就是入不敷出。我相信每個女生內心都住在一個小公主,但自從畢業開始工作後,我就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一雙鞋,甚至連一張面膜都沒有買過,可我畢了業還是找爸媽要了錢。

我有時候會突然想起曾經在工廠做兼職的一段日子,沒有棉絮但至少提供了一張牀,我們就用紙板鋪在牀上睡,飯菜不好喫但至少管飽,一天一百,做了十三天,當1300元發到我們手上的時候,至少我們心都是熱的。但現在我成爲了別人眼中的白衣天使,工作三十天也才1300不說,心卻是拔涼拔涼的。我記得曾經有個病人需要臥牀休息,他要解小便,當時家屬都在牀邊,可病人就是要護士給他端便盆,他說你們這些護士就只會想着法榨乾我們病人的錢,天天就打打針,換換藥,啥事不幹,還不來給我端便盆,我們能和他針鋒相對嗎,不能,因爲他是病人。很多別人都會問,你們這麼大一個醫院,天天牀位緊張都要預定,效益肯定很好,你們工資很高吧,我某某親戚在哪小醫院工作,現在車和房都有了,你們在這麼大的醫院,估計房都有好幾套了吧,我們能做的只有沉默,沉默,再沉默,就因爲我們不是軍人,我們天天任勞任怨,做着最基礎的工作;沒有年終獎,我們的工資一年到頭加起來也就僅僅夠別人的年終獎而已;我們不能在排班上面有要求,護士長怎麼排,就必須怎麼休;不許調班,儘管你是有急事;我們請假,扣工資;休婚假,扣工資;休年假,扣工資,儘管你不是在過年的時候休年假。想着法兒的扣,雙倍的扣。那怎麼沒見別人在雙休享受日光的時候,我們必須上班;別人在法定假日踏青爬山愜意生活的時候,我們必須上班;別人在寒冷冬天呼呼大睡的時候,我們必須工作;別人除夕春節闔家團圓的時候,我們必須工作,沒有人想過給我們加工資,也沒有人想過我們有多少年沒有回過家。

這家軍隊醫院基本沒有年齡超過三十歲的護士,都是一些二十出頭的小護士,我也曾經像他們一樣懷揣着一顆赤子之心爲護理事業,爲這家醫院奮鬥,可是現實讓我認清了我的天真。有時候我在想,我當初從事護理事業的一顆炙熱的心是怎麼漸漸冷卻的,朋友說當你一直重複做一件事的時候就會漸漸沒有新鮮感,而且你也會遇到各色各樣的病人,或刁專或無理,隨着你工作的時間越長,你對護理有更加深入的認知,最初的熱誠就會逐漸冷卻是很自然的一個過程。但我認爲不然,從最初選擇這個職業開始,我就很清楚自己今後有可能會碰到怎樣的病人,有可能沒有假期等,但是我始料未及的是進了一家軍隊醫院,我們不是軍人,就連人格也比你們低一個層次嗎,我們知道在戰爭年代,革命老前輩爲國家拋過頭顱灑過熱血,我們現在的安定生活全靠他們,當代軍人,平時艱苦訓練,時刻準備着爲國家戰鬥,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全靠你們,但我並不認爲這就應該作爲在軍隊醫院工作的軍人的優越感的來源,我們雖然不是軍人,但我們相互依存,我們自由平等。曾經在軍隊醫院工作過的那些護士你們都去哪了呢,你們是不是也像我一樣經歷了這樣一段迷茫的日子後,心已累,毅然決然的遞上了辭職信呢?

想想我這些年一路走來,家裏條件不好,可我選擇了護理行業,大學四年交學費,實習還要向醫院交實習費,出來工作護士待遇普遍不好,我該何去何從,都有點懷疑當初的選擇對與不對了,脫離軍隊醫院會不會好點呢……

尾評:這是一個護士的真實經歷,誰的青春不苦逼,誰的未來是確定?我能安慰她的是儘早儘快離開這家傻逼醫院,打着軍隊醫院的牌子卻如此的官僚,隔着幾千裏我都能聞到一股腐朽的臭味,欺壓矇蔽着一批又一批剛畢業充滿了熱情、憧憬、責任感的年輕護士,將他們的熱情燃盡,還美其名曰“奉獻”。

不過現如今這個時代,只要肯努力,好的崗位多得是,沒必要在一棵歪脖樹上吊死,我們一起重新努力吧,爲了爭一口氣,爲了家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