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小行星探測器“源光譜釋義資源安全風化層辨認探測器”(OSIRIS-REx)明年將在小行星“貝努”上着陸,並採集岩石和塵土樣本。NASA日前表示,如果一切順利,OSIRIS-REx將在其中一個地點着陸,用氮氣吹掃小行星表面揚起灰塵,並收集珍貴的樣本。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小行星探測器“源光譜釋義資源安全風化層辨認探測器”(OSIRIS-REx)明年將在小行星“貝努”上着陸,並採集岩石和塵土樣本。據英國《自然》雜誌網站近日報道,目前,探測器在小行星上的着陸地點已經選出:分別爲“夜鶯”和“魚鷹”。

自2018年12月以來,OSIRIS-REx一直在圍繞“貝努”(Bennu)運行,研究其表面並尋找最安全的降落位置。近日,項目科學家宣佈了其可能的着陸地點:名爲“夜鶯”(Nightingale)的區域和名爲“魚鷹”(Osprey)的區域。NASA日前表示,如果一切順利,OSIRIS-REx將在其中一個地點着陸,用氮氣吹掃小行星表面揚起灰塵,並收集珍貴的樣本。

該航天器的目標是在2020年8月收集樣本,然後返回地球,並於2023年抵達地球。

從地質學角度來講,在“貝努”上着陸相當危險。OSIRIS-REx需要下落到小行星表面一個開闊的沙質區域,以避免撞到任何大石塊或吸附大於2釐米的岩石塊(這會使其過濾器堵塞)。任務科學家最初認爲,“貝努”表面被沙質區域覆蓋,因此,OSIRIS-REx可以很輕鬆地執行採樣任務,但結果表明,貝努表面佈滿大石塊,且幾乎沒有任何開闊區域。

爲了在更小目標區域(跨度爲16米,而非科學家剛開始希望的50米)着陸,任務工程師一直在增強航天器的自主導航能力。OSIRIS-REx將在下降時定期拍攝小行星表面,然後決定是否繼續執行取樣任務。任務首席科學家丹特·勞雷塔說:“我有信心,我們將獲得一個樣本。”

“夜鶯”位於“貝努”北半球一個70米寬的隕石坑內,其表面相對涼爽且黑暗,看起來像有沙;“魚鷹”則位於更靠近赤道的一個較小的火山口內。

OSIRIS-REx是NASA首個小行星採樣返回任務。“貝努”是一顆深色的原始小行星,攜帶有來自太陽系早期的水和其他重要化學物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