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至12日,各大電商平臺陸續交出成績單,電商狂歡節隨即落下帷幕。但中國鐵路總公司(以下簡稱“鐵總”)的雙11卻未完待續。

  擴大運力,有效供給

  今年雙11,鐵總的電商黃金週是11月10日至20日。爲備戰雙11,鐵總充分利用運力資源,全力服務電商、快遞物流和生產製造企業。其投入了700列高鐵載客動車組、20列高鐵確認列車、350列普速旅客列車行李車、132列預留車廂載客動車組、4列特快貨物班列,擴大運力有效供給。

  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1月11日,主要電商企業全天共產生快遞物流訂單13.52億件,同比增長25.12%。同樣,鐵總也交出了雙11首日成績單。據鐵總數據顯示,11日,鐵路裝運電商貨物1875噸。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雙11,鐵總首次在北京西至長沙南的G83、G506次復興號列車上,設置“京湘專用車廂”,實現北京和湖南兩地間高鐵快運電商貨物以300公里運行時速快速送達。此前高鐵運輸快遞,每列列車中設置一個快遞櫃,一次最多可以運輸500公斤的貨物,這次推出的快遞專用車廂,大大增加了運輸能力,一次最多可以運輸5噸的快遞貨物,運輸能力增加了10倍。

  此外,鐵總還首次推出鐵路冷鏈快遞,在北京至上海1461/1462次列車、北京西至成都T7/8次列車上,利用行李車的車載有源冷櫃和無源冷鏈箱,滿足生鮮、食品、醫藥等高附加值、小批量、多批次的保鮮貨物運輸需求。

  總之,僅從鐵總自身方面來看,爲了這次雙11,其確實充分調動了多種運力資源,擴大服務範圍,並推出多種服務產品,全力助力“剁手族”買買買。

  牽手順豐、京東,合作共贏

  鐵總除了充分挖掘自身運力資源之外,還與其他物流企業合作,以實現共贏。今年雙11電商黃金週期間,鐵路部門還將“站到站”運輸擴展到對電商、快遞企業提供“庫到庫”全程服務。同時,在擴大有效運力供給的基礎上,積極推進與電商、快遞企業常態化合作。

  “高鐵極速達”就是由中鐵快運和順豐聯手打造的快運服務產品,自去年雙11推出以來,經過11次擴網,現已覆蓋全國413條線路、58個城市、69個高鐵車站。電商黃金週期間,專門用於“高鐵極速達”服務的高鐵載客動車組共400列,是2017年的10倍以上。其實,鐵總與順豐有良好的合作基礎。早在動車組開始運營時,順豐就利用高鐵資源進行貨物運輸,除了“高鐵極速達”,還推出了“高鐵順手寄”服務產品。雙方還於8月29日共同組建了中鐵順豐,截至目前,僅僅兩個多月,中鐵順豐已經完成了250萬次快遞任務。中鐵順豐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今“高鐵極速達”每列車裝載率均在90%以上,運營模式較爲成熟,將能有效緩解雙11期間快件壓力。

  此外,中鐵快運還攜手京東物流,專注高端商品、高價值物品的寄送需求,通過即時出倉、高鐵運輸、“京尊達”電動汽車專人配送的一體化服務,以高鐵快運網絡銜接快速同城配送網絡,爲京東網購用戶提供專屬定製化服務。不只面向京東商城的自營商品,也向外部商家和個人消費者開放,配送範圍覆蓋北京、上海、杭州、武漢等地。據京東物流介紹,今年總體鐵路運力資源使用同比增長260%,創歷年新高。1500公里以內,高鐵比航空運力時效更快、成本更低,而且受到天氣等影響出現延誤的概率更低。因此,未來還要繼續加強在高鐵運力方面的佈局。

  對於鐵總與物流企業合作之事,有業內專家表示,這是必然趨勢。因爲以一列8節車廂的高鐵列車爲例,載貨量可以達到180噸,可以與一架波音747媲美。並且在運輸成本與維護成本方面,鐵總也具有一定優勢。

  迴歸貨運市場

  曾經,鐵總在貨運市場方面表現比較遜色,體制機制比較固化,市場化水平比較低,貨運產品單一,貨物品類主要以煤炭等大宗貨物爲主,貨運量也呈走低態勢。據鐵總數據顯示,鐵總2015年的貨運總髮送量爲271387萬噸,比上年同期下降11.6%;2016年的貨運總髮送量爲265206萬噸,比上年同期下降2.3%,雖然降幅放緩,但並沒有實現正增長。

  2017年,鐵總的貨運總髮送量與貨運總週轉量才真正實現了正增長,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0.1%和13.2%。今年前9個月,鐵總貨運量依舊處於增長態勢,貨運總髮送量與貨運總週轉量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8%與6.1%。可見,鐵總正逐步迴歸貨運市場。

  國家政策也助力鐵總進一步迴歸貨運市場。比如,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爲主攻方向,不斷完善綜合運輸網絡,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加快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無疑,國家政策定會爲鐵總帶來一定紅利。

  爲迴歸貨運市場,鐵總自身還做出一些努力。7月,鐵總制定《2018-2020年貨運增量行動方案》,對公轉鐵的品類進行了明確,並對目標進行了量化,提出“到2020年,全國鐵路貨運量將達到47.9億噸,較2017年增長30%”,公轉鐵潛力巨大。

  除此,鐵總還進行了深化改革。其近日批准了各鐵路局集團公司內設機構改革優化方案,進一步推動鐵路企業創新經營管理機制。改革優化後,18個鐵路局集團公司內設機構編制將精簡277個,減幅20.3%;人員編制精簡4501名,減幅10.5%。可以肯定的是,鐵總內部改革後,內設機構編制臃腫、職責交叉、與市場對接不緊密、管理效能不高等問題會逐漸消除,也會釋放內生動力和市場活力,進一步增強其競爭力。並且,業內人士認爲,中鐵順豐是鐵總深化鐵路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鐵路貨運結構優化調整、降低社會物流成本取得的重要成果。

  隨着中國高鐵網絡的越織越密,高鐵不僅可以便利旅客的出行,同時可以提供快運服務。未來,鐵總將充分發揮這一溢出效應,爲人們提供更多更高品質的快運服務。鐵總相關負責人表示,面對一年一度的雙11電商消費盛宴,鐵路部門將繼續深入推進鐵路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高鐵成網運行所提供的強大運力,推出多種高鐵快運服務。

  雙11後續物流服務未完待續,期待重返貨運市場的鐵總繼續交出精彩的成績單。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