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按一下按鈕,共享單車就被機械手自動抓取,在圓柱形地下車庫內旋轉下降,整齊擺放在銀色的存車架上。這不是科幻片畫面,記者20日在成都地鐵牛市口站旁,見到這一酷炫場景。

設計建設者稱,這是成都示範點,也是全國首個地下單車智能存車庫。這一停車模式有望從成都推廣到全國。成都市交委相關負責人透露,該車庫預計最快月底向市民開放。

車庫目前設置了4個按鈕

地面小亭子 地下大車庫

地鐵牛市口站A2出口旁,矗立起一座橙色頂篷的小亭子,顏色、形狀都與地鐵2號線站點十分協調。走近一看,亭子裏裝的LED屏上顯示着4種品牌的單車庫存數量,以及車庫的空餘庫位,原來這就是全國首個地下單車智能存車庫。

車庫由天津遠卓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設計建設,董事長謝海平向記者介紹說,該車庫分爲地面和地下兩部分,兼具美觀性和實用性。地面的小亭子作爲單車的進出口,長約4米、寬1.7米、高2.5米,佔地約6.8平方米。而地下是圓柱形的混凝土結構,直徑8米、深10米,佔地面積50餘平方米。

地下由提升裝置、旋轉裝置和抓手結構組成,銀色的存車架是固定的,分爲8層,每層28個,也就意味着這裏能裝224輛單車。謝海平表示,車庫是地下的,必須躲開地下管線,可因地制宜建設8~12層。在地下建車庫的最大優勢在於大大節約地面空間。“如果這224輛單車全部放在地面,每輛車佔地約爲1.5~2平方米,會消耗三四百平方米的空間”,他計算道,“而這個車庫在地面僅有6.8平方米”。

該車庫可存放224輛自行車

存取操作方便 私人單車也能存

車庫目前設置了4個按鈕,不管存車,還是取車都只用按一下。記者看到這4個按鈕分別對應摩拜、ofo、青桔和哈羅單車,標識清晰,容易辨認。“基本囊括了成都街頭目前主要的單車品牌”,謝海平表示,按鈕的數量可以隨着單車品牌變化進行增減。

記者發現,按鈕上面還有私人單車刷卡區,可用身份證、地鐵卡、銀行卡等存取車。如果前一個使用者沒按照對應按鈕存放共享單車,是否會影響後來者正確取用呢?謝海平說,地下車庫的視覺識別系統正在調試之中,待正式投用後,系統會根據車型、顏色、標識等元素,在車庫內自動糾正。

記者嘗試着存車,把鎖車狀態的共享單車推入導向槽,便由傳送帶自動推到擋板處,到操作區刷卡或按鈕,機械手就把單車拖入庫。被抓取的單車則按就近原則存放。而要取車的話,也是在操作區刷卡或按鈕,由機械手從車庫中抓取指定單車,放入車槽,掃二維碼開鎖後推車離開。存車間隔時間5~12秒,取車間隔時間8~15秒,存取操作方便。謝海平提醒,千萬不要把共享單車當作私人單車存放,否則存放失效,無法出車。

設置高峯緩衝區 減少排隊現象

記者注意到,該車庫考慮了使用安全性,在細節上融入智能化和人性化設計。比如,存取車平臺下設置了重量傳感器,人必須離開平臺才能操作。一旦感應到有人站在上面,無論你按哪個按鈕,機械裝置都無法操作,暫停不動,地下車庫的門都無法打開。

平臺與存取車操作區域之間還進行了安全物理隔離,隔離設施則設計成了置物架,使用者可臨時放置自己的隨身物品,方便操作。亭子裏還貼心地裝了吸頂燈,爲夜晚使用的市民照明。兩個攝像頭用無線連接,分別對存取車行爲和周邊安全進行監控。

在車庫和地鐵站之間,還設置了高峯緩衝區,有20個停車架,可在單車使用高峯時段提前取出單車備用,減少排隊現象。停車庫設置運行數據遠程監控,可在電腦和手機端遠程監控車庫的運行狀態及數據等。據介紹,該車庫已取得40項國家專利,主要在智能控制方面,包括30項發明專利和10項實用新型專利,擁有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

成都示範點或將全國推廣

地下單車智能存車庫靠電機驅動,使用220伏家庭用電,“存取1次,耗電量僅爲5分錢”,謝海平說,車庫節能環保,與共享單車倡導的綠色出行一脈相承。

公共交通+單車出行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可。但一直以來,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影響交通和正常出行,是市民投訴的熱點,也是城市管理的痛點。

“在成都很多街道,我們都能看到擺放得非常整齊的共享單車,同一顏色擺在一起成爲街頭風景,但也佔用了地面空間”,他說,管理需要加入科技手段。“智能存車庫向地下找空間,就算在早晚高峯單車多的時候,地面照樣漂亮”。

爲何選擇在成都建設全國首個示範點?他表示,首先得益於成都的城市管理者和相關部門思維理念超前。其次,成都是旅遊目的地城市,外來人口也多,單車使用率高;同時氣候適宜,一年四季都可以騎,單車使用時間長。而示範點選址地鐵口,能明顯發揮作用。

謝海平稱自己看好市場前景,正在與國內多個城市洽談,要把成都示範點建好維護好,以向全國推廣。“成都本來就是網紅城市,這個車庫也比較吸引眼球,相信能成爲下一個網紅打卡地”。(記者 嚴丹 攝影記者 劉海韻)

來源:成都商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