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國科技第一展的2018年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剛剛落下帷幕,5天時間裏,來自103個國家和地區的56.3萬人次觀衆享受了這場科技盛宴,同往屆一樣,本次高交會上也匯聚了諸多科技“爆款”。國內知名穩定器品牌智雲也在本次高交會上,發佈了其雲鶴系列的全新產品:智云云鶴 3 LAB。

  「重新定義穩定器」

  相對智雲前幾款產品可謂有着非常亮眼的表現,在現場的發佈會上,智雲將其描述爲「重新定義穩定器」的產品。這也是智雲首次推出LAB(研深)這個型號後綴名,其代表了每一代產品中的旗艦版本,LAB後綴的產品同時也集成了智雲在穩定器研發領域最前沿的技術。

  發佈會現場,智雲董事長兼CEO廖易侖告訴雷鋒網,相對於雲鶴兩個系列的產品,雲鶴 3 LAB可以說是完全不一樣的、領先的。簡單來說,雲鶴1系列的產品主要的核心是「穩定」,沒有太多的額外功能,也就是穩定器1.0時代;雲鶴2系列的產品,在「穩定」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功能,當時雷鋒網也曾經報道過雲鶴2的「五項黑科技」,這是穩定器2.0時代;而這次的雲鶴 3 LAB則是在前兩代的基礎上,又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創新,在形態、功能上都有了相應的改進,迎來了穩定器3.0時代。

  在現場,廖易侖給雷鋒網介紹了雲鶴 3 LAB的主要改進項,重點聊了一下雲鶴 3 LAB的形態轉變、圖傳和雙調焦模塊。

  首先,在形態上雲鶴 3 LAB並沒有使用傳統手持穩定器的「直握式」設計,而是採用了「提握式」和「直握式」相結合的多種握持方式的設計。經常使用穩定器的朋友肯定有所體會,傳統的直握式手持雲臺使用起來非常費力,特別是在有傾斜角度的使用條件下,直握式的穩定器由於槓桿原理加成,會讓人多使用數倍於相機本身重量的力來工作,對此廖易侖也表示「今年雲鶴 3 LAB這款產品就是徹底解決2.0時代的穩定器使用偏重的問題」。

  雲鶴 3 LAB

  而相比於傳統手持穩定器來說,雲鶴 3 LAB新的設計形態能夠更加省力、輕便,「提握式是最省力的方式之一,人類千百年來提水桶、籃子都是使用提握式足以證明」。另外,在需要直握式使用方式的時候,智雲也針對「省力」這個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在高交會現場,廖易侖爲雷鋒網演示了一系列相關的配件,通過這些配件,能夠給用戶帶來更輕便的使用方式。

  廖易侖演示雲鶴 3 LAB的配件使用方法

  除了形態上的改變,功能上雲鶴 3 LAB也進行了大幅度的升級,包括和手機融合使用。比如全高清FHD無線圖傳。全新的圖傳系統最高可支持1080P圖像傳輸 ,支持Android和iOS的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廖易侖表示,目前用戶在拍攝視頻時對於監視器的需求也增加了不少,但是市面上的監視器價格還是比較昂貴的,如果用移動設備通過低延時的圖傳來代替單反監視屏,實時監看畫面構圖和各項參數,能夠大大方便用戶在各種場景下的拍攝作業。現場廖易侖爲雷鋒網演示了雲鶴 3 LAB的手機圖傳系統,從手機上顯示的畫面可以看出,延時確實很低,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監視需求。除此之外,廖易侖還重點介紹了全新的ViaTouch拍攝系統,使用該系統,在手機界面就可以直接完成所有拍攝所需的動作,比如實時監看畫面和直方圖,調整相機光圈、快門、iSO、曝光補償等各項參數。觸摸手機畫面,實時控制控制相機變焦和調焦。

  由此,穩定器和移動設備的融合更加緊密,一方面能夠減輕用戶另外購置設備的成本,一方面簡單直接的操作也確實讓上手更加容易了很多。

  提到ViaTouch的「實時控制控制相機變焦和調焦」,就不得不提到這次雲鶴 3 LAB的雙外置調焦器。

  根據官網介紹:

  

  雙外置調焦器支持同時變焦和調焦操作。跟焦手輪也進行了重新設計,加入白板標記,跟焦更快跟精確;變焦按鈕手感優秀,支持同步進行。雙調焦控制系統,既可以在機器上通過撥輪和按鈕控制調焦和變焦,同時也可以在手機屏幕上控制調焦和變焦。

  

  廖易侖表示,這套外置調焦系統看似簡單,其實研發比想象中要難得多:「相機變焦的時候需要帶着鏡頭鏡片組做位移動作,這個過程中阻力很大。我們在研發的時候,曾經試過用雲鶴2的跟焦器來做實驗,發現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根本不能帶動相機變焦,後來我們嘗試加大電流,能帶動了但是很燙」。此外,不僅僅是能不能帶動的問題,電機的體積也要做小,這無疑就增加了難度。智雲經過很長時間的研究,才把這個版本的外置調焦器做出來,對此,廖易侖特別自豪地說:「將電機效率提高不難,但是如何做到在有限的體積內去做電機效率的提高這點非常難,但是我們做到了,而且這是我們的強項」。

  市場、競爭和未來

  隨着視頻時代的發展,穩定器行業也越發火熱,市場競爭也愈演愈烈,大疆這種巨無霸企業也開始對穩定器市場加大了投入。

  對於面臨的競爭,廖易侖表示智雲有自己的優勢。

  「和大疆對比,我們的優勢和劣勢都是很清晰。大疆的品牌知名度非常高,尤其是在非專業人羣,大衆消費市場,他們擁有遠高於我們的品牌知名度。而從另一個層面,相對大疆,我們是一家規模較小,更加靈活,決策迅速的公司,我們專注於穩定器這個市場,有更加忠實的粉絲羣體。

  和大疆這樣的企業在穩定器這個小細分市場進行競爭,我們也有自己的策略。

  在技術上,智雲一直保持領先同行競爭對手一代產品的速度,比如大疆今年CES推出的兩款新品,同類產品我們早在2017年就推向市場了。快速迭代是我們保持競爭優勢的一大法寶,這要求我們對市場需求有準確的瞭解和預判,並且對公司的內部管理,執行力有很高的要求。

  營銷層面,在穩定器這個細分領域,我們擁有不弱於大疆的口碑和知名度,並且佔據了七成的市場份額,智雲的產品功能創新,新媒體推廣,海報設計,商業宣傳片一直是同行競相模仿的對象,保持這種優勢的原因有兩點:一是我們和核心用戶,粉絲的密切溝通。通過這種溝通,我們能夠清晰瞭解市場需求的變化,並及時轉化到功能上,這跟小米當年的營銷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另一個殺手鐧也是速度,這裏的速度則是營銷創新的速度,我們會逼迫自己進行高強度的營銷推廣創新,每次的新品上市,我們都儘量採取不同於以往的推廣手段,保持老客戶的新鮮感,也讓競爭對手永遠只能看到我們的尾燈。」

  廖易侖表示,智雲的優勢就是以新技術的投入爲先,讓產品更具創新性。

  「我本身是做技術的,對於商業行爲不擅長,但是我能夠保證去做真正打動用戶的產品,久而久之,再過兩三年,用戶就知道,智雲是個值得尊敬的品牌」。

  在發佈會現場,智雲貼出了一個數據:據2018年艾瑞諮詢出具的手持雲臺行業調研報告顯示,智雲穩定器佔據穩定器行業58.9%的銷售份額,在強認知玩家羣體品牌選擇中,智雲穩定器佔據80%,遠高於其他品牌。

  對於「強認知玩家」,廖易侖的解釋很簡單:對這行有了解、不是小白的用戶。展開來說,就是一些專業玩家或業餘愛好者,會對該領域的知識做系統的瞭解,然後有了好與不好的認知之後,纔會對產品進行相應的選擇。這部分強認知玩家雖然可能佔總玩家人數不多,但是輻射力驚人,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是個攝影小白,你想買一套設備,是不是也會徵求一些強認知玩家的意見?有了他們的推薦,很容易讓品牌在小白心目中建立起形象。

  這也是智雲一貫的做法,先做好產品贏得專業人士的口碑,再讓口碑產生裂變。

  目前爲止,智雲已經佔據穩定器行業第一,整個市場佔有率高達50%,廖易侖表示未來將會持續不斷地鑽研新技術並落地應用,爭取成爲穩定器行業的引領者和創新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