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隨着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成爲政府工作首的要任務,數字化作爲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一大強勁動力,衆多企業紛紛加速轉型,力圖在這一大勢中佔據先機。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智雲健康以其在數字化慢病管理領域的先行姿態,新質底色漸顯,正是一個值得關注的企業。

一方面,智雲健康近期在資本市場上的成交額顯著增加,活躍度大幅提升。按富途牛牛數據計算,截至5月20日收盤,其近7個交易日平均成交額高達約8898萬港元,在資本市場上的吸引力正不斷增強。另一方面,其最新財報顯示其2023年Q4實現淨利潤超千萬元,單季度扭虧爲盈。種種表現都印證了資本市場對其價值和潛力的關注,以及其在數字化融合方面的商業化成果。

不妨就此來進一步探討,智雲健康做對了些什麼?1、P2M戰略持續升級,價值升維的底層邏輯

各數據呈現積極向好態勢的背後,公司的商業模式無疑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優秀的發展戰略是企業持續實現盈利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起初,智雲健康以“醫院爲先”的策略爲起點,成功構建了AIM(觸達、部署、商業化)模式。依託於自主研發的醫院SaaS系統(智雲醫匯SaaS)和藥店SaaS系統(智雲問診SaaS),以及先進的互聯網醫院平臺,公司能夠爲用戶提供從院內到院外的全方位解決方案,大幅提高醫療生態效率。

目前,智雲健康已經建立起一個覆蓋全國超過2700家醫院和近22萬家藥店(約佔全國藥店總數的三分之一)的廣泛渠道網絡,既彰顯出公司在規模化SaaS網絡建設方面的強大實力,也凸顯其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領先優勢。

在此基礎上,智雲健康進一步優化戰略定位,探索P2M(從患者到工業)的發展模式。通過與優質藥企進行戰略合作,依託院內院外的基礎設施佈局,銷售公司擁有所有權、銷售權或其他獨家權利的自營產品,實現了從患者需求到工業生產的高效對接。

不斷升級優化的P2M戰略,一方面能夠提高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增厚公司的利潤水平。另一方面也展現出其在數字化慢病管理領域的領導力,爲整個醫療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此外,今年4月,智雲健康還上線了首位數字員工,通過科技的高效率與運營智慧的結合,將傳統人員從繁雜事務中解放出來,全面提升O2O運營服務的效率,助力藥店實現增收、降本、提效的目標。

2、重磅自營產品相繼上市,商業價值逐步兌現

在戰略的快速推進下,目前智雲健康P2M管線廣泛涉及中樞神經、腫瘤、代謝、抗過敏及麻醉、呼吸病、罕見病等多領域,擁有共16條具有獨特性和稀缺性的自營藥品,且市場規模均超過百億元。

據悉,管線中公司已有4款自營產品進入市場,正持續帶來營收貢獻。其中包括和唐淨®達格列淨片(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改善血糖控制的一線用藥,且已在減脂減重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司維拉姆幹混懸劑®(高磷血癥一線用藥)、原研藥伊舒佳林®(用於輕度血管性癡呆以及改善帕金森流延症狀),以及補虛通淤顆粒。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重磅產品和唐淨®達格列淨片自今年3月正式全國上市以來,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裏就迅速覆蓋了上海、山東、江蘇、河南等15個省,並與近2000家醫療機構展開合作。

近日,和唐淨®達格列淨片的全國首張線上處方也在智雲互聯網醫院平臺成功開出,不僅標誌着這款高效且經濟的降糖新藥正式進入臨牀應用,也爲廣大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個更具成本效益的治療選項。

從市場規模來看,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達格列淨片的銷售額約爲70億元,預計2024年將接近百億規模。而目前國內市場上主流可銷售達格列淨片的公司也僅有阿斯利康(原研藥安達唐®)、江蘇豪森(孚來達®)以及智雲健康(和唐淨®)。

基於此,智雲健康預計,和唐淨®達格列淨片2024年對公司的收入貢獻有望過億,利潤貢獻過千萬。

另一款碳酸司維拉姆幹混懸(高磷血癥一線用藥)是市場上首個幹混懸品種,據預測,其他符合臨牀使用規格的同類產品要到2025年年底纔有可能獲得批准,這意味着在未來兩年內,碳酸司維拉姆幹混懸劑將保持其市場獨佔性

當前,智雲健康已經獲得了這一藥品長達10年的獨家總經銷權,並且對國談掛網價格擁有主導話語權地位。這一戰略性佈局預計將爲公司帶來顯著的業績增長,成爲推動公司盈利的一大動力。3、市場呈現積極變化,後續增長潛力十足

最後回到投資者視角來看,當前市場層面的回暖,則爲行業內公司的估值提升創造了有利條件。

業內人士觀察到,港股市場近期的行情已經從單純追求業績的品種向更廣泛的領域擴散,這表明投資者對於港股醫藥板塊的投資邏輯正擺脫熊市思維;天風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楊松對2024年醫藥板塊的整體投資前景持樂觀態度,認爲該板塊將迎來新的增長機遇。

從估值角度而言,智雲健康作爲數字化慢病管理賽道的領軍者,其股價目前仍處於歷史低位區間,下跌動能有限。據富途牛牛數據顯示,智雲健康目前市淨率(PB)爲1.00倍,市場對於公司的估值較爲保守,其具備較高的安全邊際;市銷率(PS)爲0.51倍,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筆者認爲,在行業政策的積極推動以及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公司流動性有望得到進一步增強。同時,隨着智雲健康開始邁進單季度盈利階段,在P2M戰略下,公司各場景業務也將相互協同爲其帶來穩定的現金流及利潤,實現業績層面的持續兌現,具備市場重估潛力。

對此,專業券商機構對於智雲健康後續的盈利增長同樣給出了積極預期。

例如,中金髮布研報指出,智雲健康管理層公開表示2023年公司的資源投入着重於醫院板塊,從2024年開始預計P2M業務會逐漸向藥店領域拓展。該行預計,隨着P2M業務規模的擴大,智雲健康的利潤水平有望進一步改善。

華安證券首次覆蓋研報也給予公司“買入”投資評級,預計其2024~2026年收入分別 48.3/61.3/77.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0.8%/27.0%/26.1%;歸母淨利潤分別爲-0.4/0.03/0.66億元;經調整利潤分別爲0.45/1.5/3.4億元。

可以判斷,智雲健康的業績正迸發出強勁的增長動力,相信其股價亦有望逐步反映出其真實的內在價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