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IT時報 賈天榮

編輯|錢立富 孫妍

3月26日,飛書CEO謝欣發佈全員信,宣佈進行組織調整。謝欣表示,團隊規模較大,組織不夠精幹,導致效率降低和力量分散,這不利於業務的長期發展,因此,經過多次討論和慎重抉擇,飛書決定適當精簡團隊規模。

有知情人士稱,飛書目前員工約5000人,此次裁員比例是20%。有被裁員工向《IT時報》透露,自己已於3月27日被約談,預計本週內被裁員工的約談將告一段落。

此次裁員在業內引發震動,激起了關於SaaS產品未來是否有發展前景的大討論。

01 被裁員工 “N+1”賠償加1個月緩衝期

3月27日,《IT時報》來到位於上海徐匯漕河涇的字節跳動大樓。當天是“人人都是飛書大使”線下活動日,現場氣氛活躍。多名字節跳動員工向確認,這裏正是飛書在上海的辦公地點,但他們對於飛書裁員並不知情。

而在互聯網平臺上,飛書裁員所產生的焦慮情緒開始發酵。《IT時報》瞭解到,已有飛書員工被約談,不少獵頭在線招聘收留“心碎”的飛書員工。

一位已被約談的飛書員工向《IT時報》透露,早在今年1月,公司內部便有裁員傳聞流傳,直至全員信發佈,“靴子”終於落地。這位員工在3月27日親歷了約談過程,被告知方案爲“N+1”賠償加1個月緩衝期,緩衝期內可以尋求內部轉崗的機會。

該員工同時表示,預計本週內被裁員工約談流程將告一段落。據介紹,此次裁員多涉及基層員工,他猜測,下半年飛書或許還將進一步裁員。

互聯網平臺上,不少處於待定狀態的飛書員工們圍繞着“如何獲得比N+1更多的賠償”“裁20%還是40%”與“什麼時候談完”討論,瀰漫着不安的情緒。“暫時還沒被約談,恐慌中。”另一位飛書員工表示。

02 成本投入百億,賺錢遙遙無期

事實上,這並非飛書第一次陷入裁員風波。據瞭解,2022年10月到12月初,飛書團隊規模已減少超過1000 人。

儘管如此,飛書仍被視爲字節跳動內部傾注極大耐心的部門。飛書於2016年正式立項研發,初期是爲了解決字節跳動內部的員工協同辦公問題。2020年,飛書正式上線。

彼時,釘釘用戶基數已突破2億大關,企業組織用戶數過千萬,穩居行業龍頭,企業微信則以6000萬活躍用戶和250萬企業用戶緊隨其後。2020年11月,在飛書的首場大會上,時任CEO張楠直言中國To B市場方興未艾,商業化前景需着眼未來五至十年,強調飛書短期內的盈利與否並非首要考量。

如今“五年之期”未到,飛書已深陷困局。相較於釘釘與企業微信,其在用戶活躍度等關鍵指標上難以比肩。第三方機構QuestMobile發佈的2023年9月協同辦公App月活躍用戶規模數據顯示,釘釘MAU爲2.2億排名第一,其次是企業微信1.1億,而飛書只有840萬。

儘管疫情爲協同辦公軟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字節跳動並未充分利用其在C端的巨大流量資源來推動飛書快速崛起。目前來看,飛書在用戶基數和產品功能豐富度上與釘釘、企業微信存在顯著差距。

Saas行業從業者王明(化名)表示,類似飛書的產品須精準契合市場需求,“直白地說,就是有用戶願意爲之付費,而且是持續的規模足夠大的付費用戶,才能覆蓋銷售成本、研發和技術服務成本、服務器和硬件成本,以及其他成本。”有數據顯示,銷售成本、研發和技術服務成本佔SaaS企業成本的50%以上,其中員工成本又佔大頭。

據媒體報道,飛書員工數峯值達6000多人,目前爲5000人左右,相比釘釘與企微約2000人左右的規模已顯臃腫,巔峯時期其成本更是高達百億。

2022年,三大平臺集體終止疫情期間免費政策,飛書開始向企業收費,年費標準設定爲每人420元,同時,釘釘年費起價爲9800元,企業微信則按互動賬號數量計費,每個賬號年費50元。

2023年,飛書調整收費標準,同時積極擁抱AI潮流,於當年4月推出交互式AI助手“My AI”,又於去年11月發佈“AI Ready”戰略,並借力大模型技術推出“飛書智能夥伴”。

雖然作出了諸多調整,但從現實來看,飛書賺錢難題未解,實際上,這也是整個在線辦公行業共同面臨的難題。

在今年春節後的飛書全員會上,謝欣公佈2023年飛書軟件訂閱收入超2億美元,同比翻倍。但相比龐大的成本支出,可謂“杯水車薪”。據媒體報道,字節CEO梁汝波曾在內部表示,對飛書的研發投入不低於抖音和TikTok,但ROI(投資回報率)不是很划算。

03 中國式SaaS走不通?

飛書裁員事件不斷髮酵,在業內引發了關於SaaS前景的探討,“SaaS在中國市場此路不通”的議論甚囂塵上。

王明在接受《IT時報》採訪時表示,不僅是SaaS行業,當前各行各業都在採取裁員等措施以降本增效,相較於開拓新的市場,企業更傾向於通過內部成本管控實現效率提升,這種策略更爲直接且可控。

資本市場的風向也發生了轉變,投資者愈發重視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穩健經營,而非過去那種依賴大手筆燒錢換取市場規模的粗放增長模式。“從2022年開始,SaaS行業逐步迴歸理性,SaaS企業的融資和SaaS上市公司股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一現象。”王明說道。

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1—7月,SaaS行業共發生投融資50筆,金額爲43.52億元。對比之下,2021年、2022年同期爲153筆、120筆,金額分別爲258.2億元、142.37億元,態勢非常明顯。

王明看來,SaaS資本開始變得短視化,與SaaS商業模式的核心——持續訂閱、複利增長特性不符,也和SaaS要求資本要用更加長遠的投資視角看待並且持續投入的特點互相矛盾。“飛書、企微、釘釘、微盟等SaaS企業,比拼的不是賺多少,而是活多久,無論是組織調整,還是業務調整,都是爲了有足夠的現金流,比對手多活一天。”他表示。

在協同辦公類軟件這一賽道上,釘釘背靠阿里雲強大雲服務能力,企業微信則憑藉打通產業鏈上下游、構建企業內外生態網絡的優勢脫穎而出,尤其是在C端,通過與微信生態無縫對接,利用小程序、掃碼等功能降低企業觸達用戶門檻,爲企業經營私域流量提供了便利通道。

飛書的誕生最初爲滿足字節跳動自身需求,以OKR管理哲學爲設計中心,專注提升內部協同效率,用戶體驗優異,口碑良好,但這並不意味着企業決策者會爲此買單。相比之下,如企微能助力員工拓展業務、爲企業創造更多價值,這樣的產品更易獲得管理者的認可。

王明進一步分析,儘管飛書可能更適合中大型企業複雜的業務流程和高度的協同需求,但在經濟壓力下,企業往往選擇通過裁員實現組織精簡、扁平化管理,以更直接的方式提升協同效率。

在業內人士看來,產品定位、盈利模式都是絕大多數SaaS產品的核心。而飛書所面臨的挑戰,正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資本寒冬中找到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