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11月1日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十分重要的講話,給我國民營企業喫下了“定心丸”。就如何貫徹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壯大福建民營經濟,日前,中央媒體記者專訪了中共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

央視《新聞聯播》

【支持民營企業在行動】

福建助力產業轉型

構建親清政商關係

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表示,福建全力支持民營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等轉型升級、發展壯大,並着力構建“親”、“清”的政商關係。

福建民營企業以傳統產業爲主,民營經濟在福建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福建經濟的活力所在、優勢所在。

福建省委書記 于偉國:福建生態環境好,森林覆蓋率將近三分之二,可能大家還不太瞭解的是,福建的民營企業每年創造的生產總值超過全省的三分之二,他們是茂密的森林,支撐我們福建經濟的發展

但是,福建民營經濟在產業結構中,仍處於產業鏈的中低端,研發投入不強、創新能力不足,必須轉型升級。

福建省委書記 于偉國:不轉型就被淘汰,就死了,轉過來就活了,所以這個時候 我們技術改造是一條非常切實可行的路徑,比如說省政府設立了80億元的技術改造基金,支持企業創新。

目前,福建省設立的技術改造基金,帶動全省製造業項目總投資超過660億元,助力民營企業轉型升級。

同時,針對人才短缺的問題,福建省將設立“首席專家崗位補助”,民營企業中的首席專家,除了拿企業薪酬外,還將連續三年拿到政府補助金;對預期能實現重大產業突破的高層次人才團隊,給予最高一億元的綜合支持。

福建省委書記 于偉國:我們根據企業對這些人才肯定、激勵措施,政府再來添加相應的獎勵政策。

于偉國還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近18年,總結出“晉江經驗”,尤其是“親”、“清”政商關係等民營經濟發展的思路和做法,爲此,福建省進一步完善“幹部掛鉤聯繫企業”制度,將支持民營企業納入幹部考覈。

福建省委書記 于偉國:各級幹部要大膽地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要跟民營企業家廣交朋友。當然這是交諍友。就是總書記強調的“親”、“清”二字。經常到企業當中去關心支持企業發展,同時又是乾乾淨淨、清清爽爽的關心。

新華社

打好政策“組合拳” 精準幫扶促發展

訪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

福建民營經濟“三分天下有其二”

記者:作爲民營經濟大省,福建民營經濟有哪些突出特點和亮點?

于偉國:

改革開放40年來,從白手起家到“鄉鎮企業一枝花”,再到相互配套、集羣挺進,福建民營經濟比重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一是比重高。2017年,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2.17萬億元,佔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67.2%;民間投資1.57萬億元,佔全社會投資的60.2%。

二是實力強。2018年,有20家福建民營企業入選全國民營企業500強,有54家民營企業入選全省百強企業。規模以上民營企業數佔全省的96.2%,全省132家上市公司有89家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佔全省工業製造業龍頭企業的92.2%;產值超百億元工業企業29家,佔72.5%。

三是重創新。去年福建省73%的科技成果來源於民營企業,95%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擁有的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分別佔全省的78%和92%,獲得的專利佔全省專利授權量的57%,擁有的著名商標占全省總數的95。

四是後勁足。2017年以來全省民營企業完成“機器換工”約1.7萬臺套,重點行業企業生產效率提高20%,運營成本降低15%。寧德時代新能源、廈門聯芯等一批製造業龍頭企業和現代服務業企業快速崛起,爲未來發展注入了強大新生動力。

五是貢獻大。去年,民營企業提供了福建全省70%以上的稅收,吸納82%的就業,民營經濟對福建發展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

努力讓企業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記者:福建採取哪些有效舉措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于偉國:

近年來,福建始終把扶持民營經濟發展作爲重中之重,結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主動、有效作爲,先後出臺30餘份政策文件,打出了一套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組合拳”

——優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進“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推廣“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多證合一,90%以上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實現網上辦理,努力讓企業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擴投資。堅持公開透明、一視同仁,支持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明確禁止准入的行業和領域。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健全PPP項目庫,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優化審批流程,激活民間投資活力。今年前三季度,民間投資增長19.2%,對全省投資貢獻率達77.8%。

——促創新。加快發展智能製造、服務型智造,設立80億元規模的企業技改基金,開展新一輪技術改造專項行動,推動傳統產業“老樹長新芽”。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登記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分別增長11%、28%。

——降成本。健全“1+N”降本減負政策體系,大力清理規範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清理不合理收費項目,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2018年可降低企業成本700億元

——解難題。全面開闢“政企直通車”,收集並精準幫助民企解決實際困難。加快建立依法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的長效機制,構建知識產權“大服務+大保護”發展模式,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

多措並舉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題

記者:融資難融資貴成爲當前民營經濟面臨的一大難題,福建省如何解決?

于偉國:

福建省高度重視企業融資問題,先後出臺了一系列舉措,形成“1+N”降本減負政策體系。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採取大力措施,破解企業融資難題,爲企業發展助力護航。

——加大紓困力度。福建省級設立總規模150億元的紓困基金,首期規模20億元;設立20億元的紓困專項債,首期10億元,用於幫助有股權質押平倉風險的民營企業。對符合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方向、有前景的民企進行必要的財務救助。

——拓展融資渠道。拓寬民營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大力發展股權融資,加快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鼓勵各類產業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向優質民營企業,推動全省“產融雲”平臺上線運營。

——降低融資成本。加大無還本續貸模式推廣力度,提高無還本續貸筆數及金額佔比,推廣知識產權等新型融資方式。擴大政策性擔保機構縣區覆蓋面,增加各級政府應急週轉金規模,降低民營企業“過橋”融資成本。加快妥善處理民營企業不動產權登記遺留問題,形成企業可抵押資產。

——保護民企合法權益。支持民營企業清欠三角債,糾正拖欠民營企業款項行爲,對已發生的拖欠款項要限期支付到位。對不誠信履約的企業要列入誠信“黑名單”,取消財政性項目資金等支持。

堅決制止對民企一切不必要的檢查、督查和考覈

記者:在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方面,福建有哪些舉措?

于偉國:

一是正確導向。將支持民企克服困難、創新發展等工作情況,納入幹部考覈考察內容,促進黨員幹部敢擔當、善作爲,坦蕩真誠同企業家接觸交往

二是精準服務。有針對性地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讓民營企業有更多獲得感,開展幫扶民營企業專項行動,建立重點幫扶企業名單,實行“一企一策”、點對點精準幫扶。

三是完善機制。在一視同仁的基礎上,針對民營企業特點,進一步完善黨政領導與民營企業家懇談機制、民企困難和問題協調解決機制、幫扶和支持機制等。

四是抓好落實。建立統一的政策發佈平臺,打造“政企直通車”等服務載體,完善政策執行方式,嚴肅問責不作爲、亂作爲。堅決制止對民企一切不必要的檢查、督查和考覈,給企業“寧靜時間”生產經營

人民日報

推動民營經濟在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中

發揮更大支撐作用

(支持民營企業在行動)

——專訪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

問:福建是民營經濟發展大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福建廣大幹部羣衆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于偉國:

福建廣大幹部羣衆特別是民營企業家們對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感受特別深,都感到很及時、很管用、很振奮。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近18年,始終對民營經濟發展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對民營企業家關懷備至、全心幫助。許多企業是在他的親自幫助和指導下,解決了問題,渡過了難關,發展壯大起來的。

他始終強調民營企業要集中精力發展實體經濟,做大做強主業,注重質量、大力創新、培育品牌,實現可持續發展。他還七下晉江,總結提煉了以發展民營企業做強縣域經濟的“晉江經驗”,提出了六個始終堅持和正確處理五大關係的要求,爲民營經濟發展指明瞭方向,有力推動了全省民營經濟的大發展。

2014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又給福建省30位企業家回信,強調各級政府加快轉變職能、大力簡政放權,目的之一就是讓市場更好發力,讓企業創新創造源泉更加充分湧流,鼓勵廣大企業家繼續發揚“敢爲天下先、愛拼纔會贏”的闖勁,不斷做大做強,爲國家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發揮更大作用。這讓企業家們備受鼓舞,推動福建全省民營經濟發展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這次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又讓福建的民營企業家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總書記對民營經濟發展一以貫之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更加深刻認識發展民營經濟的重大意義,進一步明確了方向、增強了信心、堅定了決心、鼓足了幹勁。

問:福建的民營企業正在加快轉型升級,在這方面政府有哪些支持和推動措施?

于偉國:

民營經濟在福建經濟總量中佔大頭。去年,民營經濟增加值佔全省GDP的67.2%,提供了70.5%的稅收,貢獻了73%的科技成果,吸納了82%的就業。而且福建的民營企業,活力強,拼勁足,在今年複雜的經濟形勢下,民營投資仍增長19.2%,對投資增長貢獻率達77.8%。

福建的民營企業具有強勁的發展活力、巨大的發展潛力。但也存在傳統產業多、技術創新能力相對不足、人才比較缺乏、有的現代企業制度不完善等問題,迫切需要轉型升級,增強創新能力。現在正處在轉型的重要關口,尤其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切實加大推動和扶持力度。近年來,我們先後出臺30多份政策文件,包括龍頭企業改造升級、促進中小企業和外經外貿發展等政策措施,鼓勵、支持和引導民營企業加快創新轉型步伐。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力度。

● 一是大力推動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大力發展智能製造、服務型智造,鼓勵“機器換工”,線上與線下加快融合,促進傳統產業“老樹長新芽”。

● 二是支持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力度。

深入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專項行動,打好技改設備投資補助、技改完成投產獎勵、技改基金投資、龍頭企業兩化融合等政策“組合拳”,推動民營企業加快改造升級。

比如,對技改項目完成投產後,按企業新增地方財政貢獻部分的40%予以獎勵。建立80億元企業技改基金。籌建科技成果轉化創投基金,對認定爲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的牽頭單位給予1000萬元資金扶持。對民企主導、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行業或地方等標準的給予經費補助,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標準制修訂項目,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補助標準上浮50%。像寧德時代新能源公司牽頭組建的電化學儲能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爲國家發改委今年批覆的唯一一家。正是依靠強大的技術創新實力,寧德時代新能源已成爲全球動力電池的龍頭,成爲創業板最大市值的企業。

● 三是幫助企業“走出去”。

發揮福建作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的優勢,支持鼓勵民營企業拓展與“一帶一路”參與國家、金磚國家的投資貿易、產能合作等,在實現共同發展中做大做強。民營企業“走出去”步伐更大、領域更廣,成效越來越顯著。

問:福建的民營企業家敢拼會贏,省裏將如何進一步激發其闖勁拼勁?

于偉國:

“敢爲天下先、愛拼纔會贏”是福建民營企業家的特質。我們將繼續爲他們排憂解難、添薪續力、營造環境,讓他們增強競爭實力。

● 一是擴准入。

最大限度放開市場準入條件,各種性質企業一視同仁,打破各種各樣“捲簾門”“玻璃門”“旋轉門”,讓民營企業真准入、快准入、易准入。

● 二是減稅費。

對地方權限內的有關稅費政策,以法定標準的最低水平來落實,確保企業稅費實際負擔實質性下降。現行房產稅按房產原值減除30%後的餘值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按稅額標準下調20%計算繳納。省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零收費”。

● 三是促融資。

將扶持民營企業成效納入對銀行業機構考覈機制,推動金融機構更加積極主動地服務民營企業。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建設全省“產融雲”平臺。省級設立總規模150億元的紓困基金,幫助有股權質押平倉風險的民企渡過難關;應急週轉金規模提高至100億元以上,同時新設立20億元的紓困專項債。省級財政每年預算安排3億元作爲政策性擔保機構獎補資金。

● 四是優環境。

全面深化行政審批和執法制度改革,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年底前開辦企業時間將縮至8個工作日,實行企業投資項目“多評合一”、並聯審批,審批時間將縮短至法定時限40%以內,企業申請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間一律縮減至5個工作日。

問:總書記一直強調要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福建在這方面有哪些措施?

于偉國:

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時,不僅自己帶頭而且要求廣大幹部與企業家建立“君子之交”的關係,成爲事業上的“諍友”。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總書記給我們樹立了光輝榜樣,我們要認真學習好秉承好。

● 一是正確導向。

將支持民企克服困難、創新發展等工作情況,納入幹部考覈考察內容,促進黨員幹部敢擔當、善作爲,坦蕩真誠同企業家接觸交往。

● 二是精準服務。

多從企業角度考慮,有針對性地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讓民營企業有更多獲得感。開展幫扶民營企業專項行動,建立重點幫扶企業名單,實行“一企一策”、點對點精準幫扶。

● 三是完善機制。

在一視同仁的基礎上,針對民營企業特點,進一步完善黨政領導與民營企業家懇談機制、民企困難和問題協調解決機制、幫扶和支持機制等。

● 四是抓好落實。

建立統一的政策發佈平臺,打造“政企直通車”等服務載體,完善政策執行方式,嚴肅問責不作爲、亂作爲。堅決制止對民企一切不必要的檢查、督查和考覈,給企業“寧靜時間”生產經營。

經濟日報

支持民營企業在行動

加大對民企創新轉型支持力度

——訪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

重點推動民營企業轉型升級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福建有什麼反響?

于偉國:

八閩大地上成長着一大批民營企業,在各行業、各領域滋潤、豐富、支撐着福建經濟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在福建民營企業中反響非常強烈。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近18年,始終對民營經濟發展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對民營企業家關懷備至、全心幫助。許多企業都是在他的幫助和指導下,解決了問題,渡過了難關,發展壯大起來的。他還七下晉江,總結提煉了發展民營企業做強縣域經濟的“晉江經驗”,爲民營經濟發展指明瞭方向,有力推動了全省民營經濟的大發展。2014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給我省30位企業家回信,鼓勵廣大企業家繼續發揚“敢爲天下先、愛拼纔會贏”的闖勁,不斷做大做強,爲國家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讓福建的民營企業家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總書記對民營經濟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進一步明確了方向、增強了信心、堅定了決心、鼓足了幹勁。

當前,福建民營企業處在轉型升級的重要關口,最大的困難是創新轉型。爲此,福建省貫徹新發展理念,結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對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的引導和支持。首先,在理念上,讓廣大民營企業進一步認識到只有創新轉型纔有出路。其次,在企業轉型最困難、最需要的時候,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企業創新轉型。比如,深入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專項行動,打好技改設備投資補助、技改完成投產獎勵、技改基金投資、龍頭企業兩化融合等政策“組合拳”。對技改項目完成投產後,按企業新增地方財政貢獻部分的40%予以獎勵。建立80億元企業技改基金。籌建科技成果轉化創投基金,對認定爲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的牽頭單位給予1000萬元資金扶持。對民企參與標準制修訂給予獎勵補助,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標準制修訂項目,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補助標準上浮50%。

繼續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加大力度解決融資難題

記者:融資難融資貴是當前民營經濟面臨的一大難題,福建省將如何解決?

于偉國: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1+N”降本減負政策體系。僅2018年就可降低企業成本700億元。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採取措施破解這一難題。

● 一是加大紓困力度。

省級設立總規模150億元的紓困基金,首期規模20億元;設立20億元的紓困專項債,首期10億元,用於幫助有股權質押平倉風險的民營企業。

● 二是拓展融資渠道。

優先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甚至融不到資的問題,將扶持民營企業成效納入對銀行業機構績效考覈機制。拓寬民營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大力發展股權融資,加快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鼓勵各類產業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向優質民營企業,推動全省“產融雲”平臺上線運營。

● 三是降低融資成本。

加大無還本續貸模式推廣力度,提高無還本續貸筆數及金額佔比,推廣知識產權等新型融資方式。擴大政策性擔保機構縣區覆蓋面,增加各級政府應急週轉金規模,降低民營企業“過橋”融資成本。加快妥善處理民營企業不動產權登記遺留問題,形成企業可抵押資產。

● 四是保護民企合法權益。

支持民營企業清欠三角債,糾正拖欠民營企業款項行爲,要求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帶頭清欠民營企業款項,嚴格按合同履約,對已發生的拖欠款項限期支付到位。支持民營企業通過司法途徑解決拖欠問題。

記者:在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方面,福建有哪些考慮?

于偉國:

截至今年9月,全省營改增試點納稅人直接減稅總計80.6億元,稅負下降18.5%,減稅面達98.6%。我們將從多方面進一步爲企業減負。

● 在企業稅收方面,能“減”則“減”。

全面落實國家出臺的減稅政策,確保民營企業增值稅方面實質性減稅。對地方權限內的有關稅費政策,在國家規定的幅度內降到法定稅率最低水平。擴大中小企業減稅範圍和強度。

● 在社會保險費方面,能“降”則“降”。

平穩調整最低工資水平,確保企業社保繳費實際負擔實質性下降。對於經營較爲困難的中小微企業,設置相應的過渡政策,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

● 在行政事業收費方面,能“清”則“清”。

嚴格執行《全省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凡清單之外項目一律不得收費。對國家規定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按有關標準下限執行,實現省立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零收費”。

● 在企業稅費徵收環節上,能“簡”則“簡”。

不斷優化服務方式,持續優化民營企業稅收營商環境。突出環節簡化,讓企業非常便捷地享受到優惠政策,增強企業獲得感。

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

記者:福建將如何優化民營經濟營商環境?

于偉國:

近年來,我省營商環境建設取得了較大進步,但與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相比,依然存在一定差距。我們將對標國際一流水平,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深化“放管服”改革,爲民營經濟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真正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 首先,加大“放”的力度。

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在教育、科技、衛生、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領域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限制,清理有違公平競爭的政策文件,推進產業政策由差異化、選擇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轉變,打破各種各樣的“捲簾門”“玻璃門”“旋轉門”,讓民營企業真准入、快准入、易准入。

● 其次,強化“管”的能力。

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行政執法隨機抽查聯合檢查,防止執法影響、干擾企業依法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在安監、環保等領域微觀執法過程中避免簡單化,堅持實事求是,執行政策不搞“一刀切”。

● 第三,提升“服”的水平。

着力打造“馬上就辦”的福建品牌。確保到今年底,全省90%以上事項實現“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2018年底前,開辦企業時間縮減至8個工作日,福州、廈門、泉州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實行企業投資項目“多評合一”、並聯審批,事項審批時間縮減至法定時限的40%以內,企業申請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間一律縮減至5個工作日。

央廣新聞

【支持民營企業在行動】

踐行晉江經驗,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福建省民營經濟起步早、發展快、體量大,截至2017年底,福建省規模以上民營企業有1.66萬家,全省高新技術企業中,有95%以上是民營企業。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介紹,民營經濟在全省經濟總量中“三分天下有其二”。

于偉國:

福建的民營企業每年創造的生產總值達到67.2%,在各個行業各個領域滋潤着豐富着支撐着福建經濟的發展。福建在全國率先研究出臺省級配套政策《關於進一步激發民間有效投資活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23條具體舉措,打出了一套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組合拳”。

于偉國:

企業在創新的最困難最需要的時候,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企業創新,比如說省政府設立了81億元的企業技術改造資金。

福建省還明確到2020年各領域營商環境指標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推行“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辦事清單制度,企業投資項目備案網上辦理,“零材料、零環節、零上門”,今年底前全省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8天以內。今年前三季度福建省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3%,領跑東部地區,其中民間投資增長19.2%。

于偉國說,福建將在“晉江經驗”的思想引領下和精神滋養下,繼續推進福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標星+置頂“福視悅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