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应生为翻修老房忙碌着。 柴玉龙 摄

65岁的孙应生将垃圾倒进垃圾箱,回头望着家里,长长地舒了口气。乡政府整合生态文明小康村入户资金25000余元维修的老房,终于完工了。

两年前,卓尼县杓哇乡政府来了两位“不速之客”——孙应生抱着小孙子来“找领导”。

孙应生是卓尼县杓哇乡光尕村光尕湾组村民,儿子有一技之长,在外打工有不错的收入,在村里,他们一家也算是“中等收入”的幸福人家。

2012年4月,孙应生的儿子孙五十一攒了一些钱,和家里商量想翻修一下老房子。买瓷砖、拉水泥,准备工作就绪,孙五十一骑着摩托出了门,去叫事先说好的维修工人。

世事难料,途中出了车祸,年仅36岁的孙五十一离开了人世,晴天霹雳,孙应生家的“天塌了”。

送走了儿子,维修老房的事也告停了,孙应生无力维修,也无心维修,拖着老胃病的身体去工地找活干。

“老汉,你年龄太大了,万一出事,我们担不起责任。”

跑了多个工地,工头们都说同样的话,孙应生赚钱的希望破灭。

残酷的现实把这个老人打垮了,他接回了在杓哇小学读六年级的小孙子,又叫回在县城读高二的大孙子。孙子们哭着要继续读书,掏不起孩子生活费的孙应生只好拉着小孙子去乡政府“闹”。

全乡干部职工先捐款1800余元,耐心做通他的思想工作,孙应生把小孙子送回了学校……

2017年,乡政府通过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把孙应生家列为精准扶贫户,并建立贫困户“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制定精准的帮扶计划。

禁牧补助、护林员补助、低保,通过一系列政策倾向,终于让孙应生树起了生活的信心,他看到了脱贫致富有路可走。

“现在政府的政策真是好,我要好好活下去,把两个孙子都供成大学生。”孙应生说。

温暖的阳光洒进维修一新的玻璃房上,美美地“刺”了一下孙应生的眼睛,他眯着眼睛,嘴角露出了笑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