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0歲的郭長海,是山東日照山海天旅遊度假區兩城街道肖家村人。他堅持13年造“軍艦”的故事在網上走紅。圖爲2018年郭長海在日照海邊演示水陸兩棲軍艦模型,他的朋友爲下水的軍艦護航。(圖片署名: 東方IC)

2018年11月16日,在駐龍山小學大禮堂,郭長海(右),在全校近300名師生的見證下,將46艘“軍艦”模型交到了校長丁曉(左)的手中,禮堂內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圖片署名: 東方IC)

郭長海當着全校師生說:“我就是一個漁民,只上過小學3年級,但是我知道國家的強大離不開軍隊,更不開海軍,所以我喜歡造軍艦。我願意與大家一起造軍艦,祝願我們的國家更加富強!”(圖片署名: 東方IC)

郭長海當過27年的船長,在近30年出海打漁過程中,他明白漁民們能安全地航行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中捕撈,是因爲有強大的國家和海軍作後盾。所以,不當船長後,他就喜歡上了造“軍艦”,以表達一個普通漁民的愛國之情。(圖片署名: 東方IC)

從2005年開始至今的13年間,郭長海先後投入近10萬元,先後純手工製作了近百艘大小不一、不同規格的軍艦模型,其中有7艘“軍艦”可實現水陸兩棲,並可模擬槍炮發射。圖爲郭長海在家裏展示他製作的“搖錢樹”。(圖片署名: 東方IC)

爲了省錢,很多材料都是他從廢品站買回來的破銅爛鐵。他也總是出去打工,再把掙來的錢繼續投入到造船上。十幾年來,在一無資金、二無經驗、三無支持的情況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從來都沒有放棄過。(圖片署名: 東方IC)

爲此,郭長海常被人奚落和嘲笑,很多村民都說他是不務正業。他的耳邊常常聽到“你能造軍艦,那國家幹什麼去?”、“國家強大,與你一個漁民有什麼關係?”……而郭長海常常一笑而過。圖爲郭長海在家裏介紹他利用廢舊磁磚製作的“文化牆”。(圖片署名: 東方IC)

在捐獻“軍艦”之前,當地一個旅遊企業兩次登門,想花10萬元買下他的“軍艦”,郭長海沒有答應。他說,他們買去是想展覽掙錢,有悖於他的初衷。而無償捐贈給學校,是爲國防教育做貢獻,他非常願意。圖爲郭長海在學校裏教孩子們製作軍艦模型。(圖片署名: 東方IC)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