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驻营口领事馆拾遗

作者 王继鹏

1861年营口对外开埠后,成为东北第一个对外开放通商口岸。根据相关不平等条约,欧美各国纷纷来营设立领事馆,最多时曾有11国在设立领事馆或开办领事业务。营口一度成为近代东北地区外国领事馆最多的城市。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58年6月26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天津条约》,规定“牛庄、登州、台湾、潮州、琼州等府城口”开埠通商,牛庄成为开埠之地。1860年,中法《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俄《天津条约》、1863年中德《通商条约》一一签订,清政府允许各国在通商口岸设置领事馆,西方列强纷纷享受同英国同样的权利。

1861年5月23日,营口代替牛庄对外开埠,随后,英国在营口设立领事馆。美国、俄国、日本等相继效法,在营口设领事馆或任命领事主理领事事务。德国、法国、奥匈、挪威、瑞典、丹麦、荷兰等国则设代理领事或名誉领事,主要由英国、美国领事代理本国相关事务。

东北最早的领事馆

英国驻营领事馆

1861年6月11日,英国首任驻营口领事密迪乐在东营子三义庙(今站前区中兴里)开馆,设领事1员、副领事1员、翻译和秘书等各若干名。该领事馆是东北最早的外国领事馆。密迪乐是外交家、汉学家、汉译家、满英翻译家,号称“中国通”。他在任7年,于1868年11月14日病逝在营口领事馆内。后来,英国驻营领事馆在花园街东(今辽河广场南侧)购地建筑新馆。

1901年,曾任英国驻营口领事的亚历山大·霍斯(Alexander Hosie)在伦敦刊行了著作《满洲:它的人民、资源和最近的历史》。书中刊发的一张照片显示,英国驻营领事馆整体是一个大院落,院内有几株树木,四周建有围墙,馆舍为单层建筑,四坡顶,烟囱高大,可看到一栋高大的房子,窗外设有百叶窗,院内竖立10米左右高的旗杆,上挂英国米字旗。这座领事馆后来一直使用,直到1934年4月,领事道拉伊布调转青岛领事馆,馆务停止。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由于英、美等国向日本宣战,英国驻营口领事馆关闭。日伪统治时期,在附近改建市公署,南侧设置广场,英国驻营口领事馆被毁。1950年时,因建筑破损严重经批准拆除。

保持完好的领事馆

俄国驻营领事馆

俄国领事馆旧址位于营口市高级中学院内,现为该校图书馆,是市内唯一保存完好的外国领事馆建筑。1897年7月,俄国在三义庙设立领事馆,安德列·吉姆宸科·奥斯特罗维霍夫(中文名敖康夫)为首任领事。1900年,沙俄侵略者借口剿灭义和团占领营口,抢夺了奉锦山海关兵备道道台衙门的建筑材料,拆毁了营口西炮台200多间营房的青砖,用这些建筑材料修建了俄国领事馆。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该馆悬挂红旗,改为苏俄领事馆。1920年,北洋政府持反苏立场,将苏俄驻营口领事驱逐,并没收其领事馆舍,改作学校。据《营口县志》记载:俄国驻营口领事馆“在日本领事馆之南,民国九年停止俄国领事馆待遇,遂将该馆撤销”。该馆为典型的欧式单层建筑,为哥特式建筑,东正教堂风格。当时的大门朝西开,建有砖砌围墙,主体建筑呈灰色,穹隆顶为淡蓝色,人字架铁瓦顶为淡绿色,穹顶上竖立六七米高的旗杆,上挂有国旗,该建筑至今保持完好。1990年,营口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范围,2003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俄国领事馆旧址是营口唯一保存下来的领事馆建筑,极具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见证侵略的领事馆

日本驻营领事馆

日本于1871年与清政府签订通商章程,清政府开放上海、牛庄等15个通商港口,日本开放横滨等8个通商港口,驻牛庄日本领事馆(实驻营口)于1875年开馆,同年11月设牛庄领事,由天津总领事池田宽治兼任,后由美国领事鼐德和英国领事班迪诺兼任,管辖区域为奉天省内营口厅、锦州府、盖平县、海城县及复州。甲午战争期间一度撤销。

1897年,领事田边熊三郎正式在东永茂院内的三井物产出张所开设领事馆。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关闭,1905年8月再度开馆。1911年太田喜平领事向外务省报告说旧房危险,申请建造新馆,旧房也的确面积小,功能和设施不完善。外务省批准了报告,委托奉天、长春、丹东领事馆新馆的建筑设计者三桥四郎(1867~1915)设计,由营口加藤洋行工事部施工,1912年竣工,建成二层砖木结构的新馆。新馆立面采用红砖墙面加白色花岗岩条石,为横缟式,日本人称辰野式,由于当时很难搞到花岗岩,因此白色饰带用仿假石代替,仅窗套用花岗岩砌筑。门廊平台采用铁网混凝土。新建领事馆为二层,正门一度朝南,后改朝西。该领事馆建在今辽河广场西南角,日本占领东三省后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已无需领事,于1937年6月闭馆。

洋行充当的领事馆

美国驻营领事馆

据《各国驻华公使年表》记载,1862年3月,美国正式设置驻营口领事馆,首任领事鼐德(Francis P. Knight)。他是美国麻省波士顿商人、外交官,1862 年和兄弟阿尔伯特·葡特(Albert Kn)一起来营口经商,是营口最早的美国商人之一,创办营口旗昌洋行。1862 年起历任美国驻营口代理领事、副领事、领事,1864 年起兼任法国、瑞典和挪威驻营口领督,1867 年起兼任荷兰、德国驻营口领事。1876 年兼任日本驻营口领事,归天津副领事管辖。1901年7月1日,改为总领事馆,派领事官梅拉到任开办领事业务。1904年梅拉升任总领事,1908年7月总领事馆改为领事馆。

《满洲:它的人民、资源和最近的历史》一书刊发的照片显示:英国领事馆院内挂起两面旗帜,一面为英国米字旗,另一面为美国星条旗,因此可以断定,早期的美国领事馆应与英国领事馆在同一院内,1914年7月,美国领事馆由大官塘南街(今西市区大官塘里)迁移至丰济门街前造报所旧址(今站前区军民里)。1915年3月,美国驻营口领事馆裁撤,所属事务归入奉天总领事署。

其他国家驻营领事馆

德国在营口设立领事馆开始于1864年12月,终止于1917年3月。第一任领事名叫央始利(William Stewart Young),代表布鲁斯,后由美领事和英领事兼任。

1861年6月,法国领事馆与英国领事馆同时开馆,馆址设在英国驻营口领事馆内,1908年撤废。

奥匈帝国于1870年在营口开设领事业务,驻营口领事均为英领事兼任。

1864年,挪威、瑞典(1905年以前挪威和瑞典为君合国)驻牛庄领事馆在营口开办,馆址设在旗昌洋行内,后移于华俄道胜银行(Russo Chinese Bank今营口市站前区荣魁里),1905年瑞典-挪威联合解体,1926年9月,华俄道胜银行停业时领事馆撤销。

1870年丹麦在营口开办领事业务,由英国领事兼任,1906年后改为俄国领事兼任,丹麦领事馆附设在俄国领事馆内。

1867年荷兰在营口开设领事业务,设在旗昌洋行内,由美国领事兼任。

本文选自《营口春秋》2014年第1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