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道:“八戒道:师父骑的马,那般高大肥盛,只驮着老和尚一个,教他带几件儿,也是弟兄之情。行者道:你说他是马哩!他不是凡马,本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唤名龙马三太子……他退鳞去角,摘了项下珠,才变做这匹马,愿驮师父往西天拜佛。这个都是各人的功果,你莫攀他。”

  “都是各人的功果”,这说明取经团队分工极其明确。

  唐僧,负责被抓与扮演慈悲的佛教大德高僧等的角色;孙悟空负责降妖除魔以及四处求人帮忙等的工作;猪八戒负责挑担子等工作;沙悟净负责登山牵马等工作;玉龙三太子负责驮唐僧的工作。

  这其中,除去唐僧和玉龙三太子之外,其他人的分工在原有的基础上都会附加一些其他工作。

  孙悟空,降妖除魔的同时,还要辅助师父管理取经团队以及四处找吃食等;猪八戒,挑担子的同时,还要辅助孙悟空降妖除魔等;沙悟净,登山牵马的同时,还要负责看行李、保护唐僧、辅助孙悟空降妖除魔等。

  在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三位的所有工作中,有一件事是谁都可以去做的,但那工作99%被孙悟空做了。

  什么事呢?找吃食。

  这件事,猪八戒也做过几次,但与孙悟空所做相比就是微不足道了。

  唐僧经常因孙悟空去找吃食,猪八戒和沙悟净不济事而被抓。

  既然这样,为何不让猪八戒和沙悟净去呢?

  我们通常的理解是孙悟空的筋斗云一去十万八千里,来去如风,自然让他去。

  可是,来去如风与唐僧屡屡被抓而身犯险境比起来,还是保护好唐僧更加重要,并且多饿一会也没什么。

  所以,问题随之而来。

  为何而一定要孙悟空去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1、性格

  孙悟空与猪八戒比起来,不好色,去了凡人家,有女施主也不会像八戒那样动心,并且他不太需要吃饭,让猪八戒去,自己都吃不饱,更别提拿回来给师父了。

  孙悟空与沙悟净比起来,多了一份混不吝,遇上不好说话的施主,孙悟空会吓唬,沙悟净就不会了,他只会再去别的地方找,浪费时间。

  2、本事

  孙悟空本事大,假如他在唐僧身边,观音菩萨设置的考验就很难实施,妖怪三番五次的捉不住唐僧,没办法考验,只能是浪费时间。

  唐僧师徒很清楚去西天不是路途的问题,而是考验的问题,也清楚考验就是妖怪擒唐僧,他们去救,因此让强者去做弱者该做的事情,弱者留下来陪唐僧被擒,让考验来的更快一些。

  3、细心

  很多朋友认为孙悟空粗心大意,其实他心细如发,找吃食看似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实不简单,找吃食的同时要探路,要勘察周边,及时发现危险等。

  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可以迅速的辨别周边的一切,而猪八戒和沙悟净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即便他俩具备,也没有孙悟空那么细心,只会为了找吃食而四处找,不会去发现。

  为何一定是孙悟空去找吃食的原因,便是以上三点。

  孙悟空,取经团队中不能缺少的人,他有太多的唯一,猪八戒和沙悟净都没有。

  早期的唐僧认为少了他可以,但经过几次遇险之后,他渐渐的发现了孙悟空身上那些独特的优点,只有他才能保自己无虞,猪八戒和沙悟净没那个本事。

  本文所用图片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