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道:“八戒道:師父騎的馬,那般高大肥盛,只馱着老和尚一個,教他帶幾件兒,也是弟兄之情。行者道:你說他是馬哩!他不是凡馬,本是西海龍王敖閏之子,喚名龍馬三太子……他退鱗去角,摘了項下珠,才變做這匹馬,願馱師父往西天拜佛。這個都是各人的功果,你莫攀他。”

  “都是各人的功果”,這說明取經團隊分工極其明確。

  唐僧,負責被抓與扮演慈悲的佛教大德高僧等的角色;孫悟空負責降妖除魔以及四處求人幫忙等的工作;豬八戒負責挑擔子等工作;沙悟淨負責登山牽馬等工作;玉龍三太子負責馱唐僧的工作。

  這其中,除去唐僧和玉龍三太子之外,其他人的分工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會附加一些其他工作。

  孫悟空,降妖除魔的同時,還要輔助師父管理取經團隊以及四處找喫食等;豬八戒,挑擔子的同時,還要輔助孫悟空降妖除魔等;沙悟淨,登山牽馬的同時,還要負責看行李、保護唐僧、輔助孫悟空降妖除魔等。

  在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三位的所有工作中,有一件事是誰都可以去做的,但那工作99%被孫悟空做了。

  什麼事呢?找喫食。

  這件事,豬八戒也做過幾次,但與孫悟空所做相比就是微不足道了。

  唐僧經常因孫悟空去找喫食,豬八戒和沙悟淨不濟事而被抓。

  既然這樣,爲何不讓豬八戒和沙悟淨去呢?

  我們通常的理解是孫悟空的筋斗雲一去十萬八千里,來去如風,自然讓他去。

  可是,來去如風與唐僧屢屢被抓而身犯險境比起來,還是保護好唐僧更加重要,並且多餓一會也沒什麼。

  所以,問題隨之而來。

  爲何而一定要孫悟空去呢?主要有三個原因。

  1、性格

  孫悟空與豬八戒比起來,不好色,去了凡人家,有女施主也不會像八戒那樣動心,並且他不太需要喫飯,讓豬八戒去,自己都喫不飽,更別提拿回來給師父了。

  孫悟空與沙悟淨比起來,多了一份混不吝,遇上不好說話的施主,孫悟空會嚇唬,沙悟淨就不會了,他只會再去別的地方找,浪費時間。

  2、本事

  孫悟空本事大,假如他在唐僧身邊,觀音菩薩設置的考驗就很難實施,妖怪三番五次的捉不住唐僧,沒辦法考驗,只能是浪費時間。

  唐僧師徒很清楚去西天不是路途的問題,而是考驗的問題,也清楚考驗就是妖怪擒唐僧,他們去救,因此讓強者去做弱者該做的事情,弱者留下來陪唐僧被擒,讓考驗來的更快一些。

  3、細心

  很多朋友認爲孫悟空粗心大意,其實他心細如髮,找喫食看似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其實不簡單,找喫食的同時要探路,要勘察周邊,及時發現危險等。

  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可以迅速的辨別周邊的一切,而豬八戒和沙悟淨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即便他倆具備,也沒有孫悟空那麼細心,只會爲了找喫食而四處找,不會去發現。

  爲何一定是孫悟空去找喫食的原因,便是以上三點。

  孫悟空,取經團隊中不能缺少的人,他有太多的唯一,豬八戒和沙悟淨都沒有。

  早期的唐僧認爲少了他可以,但經過幾次遇險之後,他漸漸的發現了孫悟空身上那些獨特的優點,只有他才能保自己無虞,豬八戒和沙悟淨沒那個本事。

  本文所用圖片來自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