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中国民族报推出“决胜·‘三区三州’在行动”专题报道——甘孜篇。

  国务院扶贫办日前发布消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等2017年第一批40个贫困县脱贫摘帽。泸定县由此成为甘孜州率先脱贫、率先小康的县。目前,甘孜州脱贫攻坚总体进展态势良好、成效明显。

  甘孜州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专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有藏、汉、彝、羌等43个民族118万人,藏族占总人口81.5%。甘孜州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全州18个县(市)均为深度贫困县。截至2017年底,全州尚有17个县(市)未摘帽,仍有714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229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8.65%。甘孜贫困量大面广程度深,是典型的“贫中之贫、坚中之坚”。

  “面对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没有任何退路,必须打赢打好这场攻坚硬仗。我们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精准施策,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树牢攻坚必胜的信心。”甘孜州委书记刘成鸣说。

  据记者了解,甘孜州的脱贫攻坚工作呈显出5大特征:

  立足最大政治责任,提升历史使命感。甘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化工作部署、制度设计、目标导向、帮扶力量、督查问责等措施,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立足最大民生工程,提升群众幸福感。甘孜全力弥补民生短板,全面提升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聚焦住房安全保障、教育提升、基本医疗保障等民生问题,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立足最大发展机遇,提升群众获得感。甘孜抓住中央、四川省对深度贫困地区的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用足用活上级政策,进一步提升自我“造血”功能。

  立足产业增收致富,提升群众自豪感。坚持优先发展旅游产业,有序发展清洁能源和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特色中藏药业和特色文化产业的“一优先二有序三加快”产业发展思路,开启“旅游+”“农业+”“电商+”“就业+”“生态+”等增收致富模式,全力培育脱贫增收产业。

  立足激发内生动力,提升群众存在感。注重发挥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其愿脱贫、能脱贫、敢脱贫、会脱贫,切实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经过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如今的甘孜发生了巨大变化。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0.39%下降到2017年的8.65%,贫困人口由22.03万人减少到8.23万人,创造了甘孜扶贫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今年,甘孜州将力争实现5个贫困县(市)摘帽。

  

  dvdf

  “

  产业扶贫:从最深处拔掉“穷根”

  ”

  甘孜,这个地处四川西部的藏族自治州,人们提起它时,想到的大多是壮美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然而,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还有超过8万贫困人口。直至今天,这里依然是脱贫攻坚的“贫中之贫”“艰中之艰”。2017年,甘孜州人均GDP不足四川省人均GDP的一半。

  打赢脱贫攻坚战,决不让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掉队,是党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

  “甘孜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坚决打赢打好这场政治战、堡垒战,在全面小康上决不拖全国的后腿。”甘孜州委书记刘成鸣向全州干部群众发出了动员令。

  甘孜脱贫,需要从最深处拔掉“穷根”,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为此,甘孜州立足自身优势,结合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多元增收产业。“农牧业+扶贫”“旅游+扶贫”“生态+扶贫”等模式应运而生,一条绿色发展的高原藏区产业扶贫之路,越走越宽阔。

  ▲理塘县的农民把土地流转给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后,经过培训进入园区工作。

  做强农牧业,让农牧民实现可持续发展

  7月12日,记者到达甘孜州理塘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时,正值晌午。碧空如洗,太阳火辣辣的,大棚内的番茄、青椒等蔬菜滋润地生长着。在这个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长期以来,农民都是靠种植青稞过日子的,没人想到这里还能种出蔬菜。

  “理塘县土地贫瘠、可耕地分散,发展规模化农业难度很大。”理塘县现代农业三产融合统筹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杨志华告诉记者,只有把土地集中起来,搞农业园区,发展农业才有希望。为此,理塘县在甲洼镇流转了6000多亩土地,建立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引进多家农业公司,规模化种植青椒、番茄、西瓜、草莓等作物。

  一年后,理塘生产的蔬菜、水果不仅满足了当地市场需求,还进入了成都等城市的大型超市。

  农民把土地流转给园区,既能获得租金收入,又能经过企业培训后,进入园区工作,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工人。甲洼镇卡娘村的贫困户四郎翁姆一家,以前种青稞,一年一亩土地的纯收入还不到100元。如今,她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园区,每亩土地年租金600元,家里不忙的时候,她到园区务工,每天还有80元工资。

  理塘县的蔬菜进入了成都的超市,而道孚县的藏香猪肉则登上了“世界舞台”。2017年,产自道孚县的藏香猪以天然、有机等特点,入选“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德国商务宴请晚宴菜单。

  道孚县藏香猪养殖基地位于海拔3000多米的麻孜乡。麻孜乡采用“贫困村+贫困户+合作社+公司”的产业模式,整合6个贫困村的资金入股,年底分红,帮助贫困户脱贫。

  这样的例子在甘孜州还有很多。做强农牧业,农牧民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地制宜布局产业,甘孜的探索还在路上。2017年,《甘孜州脱贫奔康百公里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示范带建设方案》实施,根据资源分布和发展基础,甘孜州规划了东部、南部、北部3个产业发展示范带。示范带建设以农、林、牧、旅多产融合为基本思路,因地制宜、集中连片为基本原则,“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园区+农户”为主要运行模式。食用菌、林果、蔬菜、中药藏药、藏系绵羊培育是其重点打造的产业。

  生态扶贫,绿水青山正在成为金山银山

  在甘孜州炉霍县海拔2800米至3500米之间的地方,生长着一种叫俄色的树,当地群众喜欢采摘一些俄色树芽泡水喝。这种独特的资源引起了科研人员的注意,他们仔细分析俄色树的嫩芽和叶片,研制出了“雪域俄色”牌系列茶。为把这一叶一树做成产业,炉霍县把辖区内7个乡镇划为俄色树生长、培育的重点保护区域,成立了炉霍雪域俄色有限责任公司,研制和开发俄色茶。2017年,炉霍县俄色茶产业产值超过了1000万元。

  炉霍雪域俄色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不仅为当地农牧民提供就业岗位,还以保底价格收购农牧民采摘的俄色树嫩芽和叶片。炉霍县仁达乡勒格村的长英大妈农闲时就去采俄色茶卖给公司,一年的收入有3200元。

  炉霍雪域俄色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雷敏告诉记者,俄色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它耐寒、易栽植、抗病虫害能力强,对保护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既能让百姓增收,也能保护生态环境,俄色茶只是甘孜州做好生态扶贫的一个缩影。“地处长江、黄河源头地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青藏高原‘水塔’的核心组成部分”“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对于甘孜来说,每一个富有特别意义的定位,都事关甘孜发展,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长远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与促进经济发展两者都不能少,这是甘孜干部群众的共识。甘孜在发展的道路上,并没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条道汇成一条路、把两道“题”并为一张“卷”,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构建“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的立体生态格局。

  7月,正是高原最美丽的季节。记者看到,松茸等高原特色产品供不应求,良好的生态给甘孜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生态产业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据统计,2017年甘孜州选聘生态公益岗位工作人员9203人,其中,生态护林员6394人、湿地管护员60人、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员10人、草原管护员2739人,兑现劳务工资3997.4万元,一大批贫困家庭因此脱贫。

  靠山吃山不损山,靠林吃林要护林,已成为甘孜人的自觉行动。如今,甘孜州正在大力实施“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生态工程,一幅精心绘制的高原山水画卷正在缓缓铺开,绿水青山正在成为金山银山。

  发展全域旅游,用美丽战胜贫困

  当绿色成为甘孜大地的底色时,打造全域旅游也就顺理成章了。甘孜于2012年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意见和方案,2016年提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甘孜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与旅游扶贫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出用基础建设保障脱贫、用景区建设促进脱贫、用旅游商品带动脱贫等旅游扶贫模式。

  2016年率先脱贫的俄达门巴村就是一个旅游扶贫的典型。俄达门巴村位于康定旅游资源富集的折西片区、贡嘎生态河谷核心区域。过去,这里的牧民分散在偏远的牧场,缺技术、缺门路、增收难。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仅有1900元。

  2015年9月,四川省委统战部干部井钟作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来到呷巴乡俄达门巴村。“我通过逐户调查摸底,发现这里有许多资源闲置,比如,靠近国道318线却没通道经济,贡嘎雪山和雅拉雪山簇拥却没有旅游产业,一批牧民定居点房屋没能很好地利用。”井钟说,“我与村民们商议,村里要摆脱贫困,就必须走发展旅游之路。大家一拍即合。”

  在四川省委统战部和康定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井钟带领当地村民同规划人员一起,走遍了村子的山山水水,制订了俄达门巴村扶贫五年规划。按照规划,俄达门巴村将利用雪山、草地、高原湖泊打造木雅景区。村集体以集体资产入股,与景区按3∶7的比例进行收益分成,并实行保底分红制度,景区优先向村民提供40%的就业岗位。村民将49套定居房租赁给公司,打造成客房。资源变资产、牧区变景区的同时,牧民也变成了股民。2016年8月,木雅景区正式开园,短短两个月,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

  村民日泽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村里的旅游业发展起来后,他的女儿去景区上班,每月有3000元工资,一家5口人每年能从景区收益中分红1.4万元。“以前没有想过,靠这山山水水还能挣钱。参与发展旅游业,我家当年就脱贫了。”日泽骄傲地说。

  和日泽一样,这几年,很多甘孜人尝到了旅游业发展的甜头。

  桑吉丹孜是道孚县八美镇雀尔村村民,受益于四川藏区“9+3”职业教育政策,他到四川宜宾上了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他到广州、深圳等地务工。每年回家,他都看到大批游客来家乡旅游,于是便回到家乡,利用自家传统的藏式民居,开了一家名为“阿妈藏缘”的客栈。没有想到,客栈一开业,生意就很红火。“到了旅游旺季,住客栈都需要提前预定。”桑吉丹孜说。

  今天的甘孜,自然风光引人入胜,民族风情多彩和谐,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在旅游业发展的带动下实现了脱贫致富。2017年,甘孜州接待游客166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6亿元。

  今年6月,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将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成为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这明确了新时代甘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我们将以国际化视野高水平制定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努力把甘孜州建设成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力争到2020年旅游总收入达到200亿元,对全州GDP贡献率上升至40%,旅游税收占全州财政税收的45%。”刘成鸣说。

  

  “ 搬出大山:解决“最难啃的硬骨头”

  从甘孜州巴塘县县城出发,约半个小时车程,就到达了一个名字富有诗意的地方——桃源地坞新村。说它新,是因为村民今年6月才陆续搬迁到这里。新村名字当中的“地坞”,是村民们的老家地巫乡的谐音。

  桃源地坞新村有119户近600位村民,来自地巫乡甲雪村、坝伙村、中真村3个村。他们以前的家是什么样子呢?

  “从县城去村里,一路全是弯道。公路的一边是高山峭壁,一边是滚滚金沙江,138公里的路,开车需要5个小时。”地巫乡党委书记扎西彭措告诉记者,车子走在路上,就像在悬崖边跳舞。

  甲雪村、坝伙村、中真村3个村子处于地质灾害区,几乎每户人家房屋的墙壁都有不同程度的裂缝或损毁,再加上土地贫瘠,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这3个村成为巴塘县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27岁的白马曲扎老家在坝伙村,一家5口人住在3间破烂的土房里。“晚上睡觉都胆战心惊的,怕房子会突然垮塌。”白马曲扎说。

  

  2012年,地巫乡启动了插花式移民工作,搬迁了一部分村民,但由于资金跟不上,大多数人家没有搬迁。2016年8月,巴塘县整合利用易地扶贫搬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和成都双流区援建资金,启动了甲雪村、坝伙村、中真村整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村民们的新家园,就建在离县城只有3公里的地方。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桃源地坞新村诞生了。

  搬迁之后,村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生存。这个问题,当地政府早已有规划。“巴塘是进入西藏的必经之地,发展旅游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未来新村的部分房屋将被打造为融合藏族文化的民宿。”巴塘县扶贫移民局副局长赵浦说。记者在村里看到,新村的建筑遵循了当地藏族民居的风格,房屋背后还留出了一些空地,今后将种植桃树、核桃树、苹果树等。

  白马曲扎搬迁到桃源地坞新村后,在巴塘县城找到了一份做调音师的工作,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前不久,白马曲扎谈恋爱了。“搬到新家后,我感觉一切都在改变。”白马曲扎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白马曲扎在新家门前为花浇水。

  

  因易地扶贫搬迁改变的,还有德格县龚垭乡雨托村的117户523位村民。雨托村村民原先居住在海拔3700多米的高山上,村里不通电、不通公路,甚至连吃水都困难。2017年,雨托村整村搬迁。

  从雨托新村活动室向外望,由万寿菊、金盏菊、玫瑰等20多种花卉组成的雨托花园犹如山间的一道彩带。驻村干部白玛仁真告诉记者,为了让村民搬得出、能致富,县里充分利用雨托村的地理优势和光照条件,围绕市政美化、花卉消费等市场需求,投入210万元,建设了集培育花卉、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雨托花园。2017年,通过花卉种植、乡村旅游、民宿接待等,雨托村实现人均增收2000多元。

  “不仅要让村民住上好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白玛仁真说,为了提高村民素质,村里办起了农民夜校。夜校分青年班、老年班,青年班主要教授劳动技能,而老年班主要教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及一些文明生活习惯。

  

  73岁的色然是老年班的积极分子,他几乎一节课不落。在这个班里,他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国家通用语言和文字。“以前最怕去县城,因为不识字,分不清‘男’‘女’,不敢上厕所。”色然说起话来很幽默。

  色然的家整洁干净。色然坦言,是夜校老师教育他要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住起来舒服,还不容易生病。

  

  色然家客厅正中央的墙上,悬挂着习近平总书记画像。“藏族人是最懂得感恩的。我们有今天的好生活,要感谢习总书记,感谢党中央。”色然说。

  ▲离开雨托村时,村民向记者挥手告别,他们的身后,是崭新的藏式民居。

  【记者手记】

  因地制宜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越深入甘孜,越能理解当地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是多么不容易。众所周知,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但是,这个高原藏区发展产业之艰难,一如人在高原上的呼吸,困难重重: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资源贫瘠、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技术落后、专业人才缺乏……

  可喜的是,甘孜没有被困难吓倒,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找到了突破口: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深化“农牧业+扶贫”“生态+扶贫”“旅游+扶贫”等模式,促进多元增收。

  农牧业、生态、旅游,是甘孜的特色和优势所在。甘孜州把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产业是脱贫之基、致富之源。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实际上,包含“三区三州”在内的贫困地区,大多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潜力,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特色产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资源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原因何在?一方面是因为市场信息不对称,群众生产生活远离市场,难以形成产业、走向市场;另一方面,是因为相关部门引导不力,没能推动形成一村一品核心优势。

  产业扶贫贵在精准。首先要在选择最适宜当地发展的产业上下功夫,保障产业选择符合本地实际,能够持续发展。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适合什么就发展什么,不能简单地克隆照搬。

  其次,要科学组织,走短平快、中长期相结合的多元产业发展路子,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对于民族地区来说,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必须有前瞻性的规划、明确的定位、科学的组织。要在规划引导下,让特色产业扎下根,找准经营模式,生产优质产品。同时,要提高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聚集能力,培育壮大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发挥带动作用。

  确保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目标。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以各地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为基础,有序开发优势特色资源,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贫困群众只有依靠自己的双手发展特色产业,才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从而走上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道路。

  往期精彩回顾:

  专访玉树州委书记:让广大干部群众的物质、精神生活更有品质丨走进“三区三州”报道之玉树篇②

  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吃生态饭,玉树走出一条高原脱贫的新路子 丨走进“三区三州”报道之玉树篇①

  

  来源:中国民族报 文、图/李寅

  监制/孙雅莉统筹/李元制作/李鹏臻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