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湖報 記者 莊重)“之前其他地方徵收時,我看得明明白白。得知我們這裏也開始啓動徵收了,我二話沒說第一時間簽了字,反正早籤晚籤都一個樣,也不需要猜疑別家拿到多少,大家都是一個標準。”11月14日,家住毓龍街道潮聲路地塊的被徵收戶楊亦芬告訴記者,棚改真是件大好事,讓她家從64平方米的破舊小房子,變成了90平方米寬敞明亮的新房子,另外還拿到了數萬元的補助金。

楊亦芬的話說出了全區廣大棚改居民的心聲。今年以來,我區把棚戶區改造作爲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全力推進的同時,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政策規定的標準和程序,做到徵收工作程序到位、徵收資金補償到位,真正讓棚戶區改造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羣衆,促進全區經濟轉型和社會和諧穩定。

衆所周知,棚改工作涉及徵收,政策性強、程序複雜,又與羣衆切身利益緊密相連,一直被公認爲“天下第一難事”。但在我區,這個涉及規模大、牽涉範圍廣的“老大難”問題,卻始終規範有序、和諧平穩地順利推進,這與我區堅持“依法、陽光、公開、公正”的基本原則分不開。

“爲了打消被徵收居民的顧慮,從我們簽訂第一份協議起,就做到公開透明,讓羣衆看得清楚、看得明白,一把尺子丈量到底、一個標準執行到底、一個政策貫徹到底,隨時接受大家的監督,這樣也讓他們放心,先簽的與後籤的絕對一樣!”大洋街道棚改指揮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街道實施的大星村地塊僅用一週時間就簽約超百戶。

在棚改過程中,爲依法保障被徵收戶的合法權益,我區對每個地塊均做到提前公佈徵收補償方案、徵求意見和修改意見,並委託第三方專業評估公司對棚改地塊範圍內房屋等所有地上附着物進行統一評估,將詳細評估結果遞送至每家每戶,讓羣衆充分了解自家安置情況,確保公開公正。具體執行中,堅守住政策界限,嚴守公平原則,絕不“亂開口子”。同時,加強項目運行過程的控制、監督和管理,確保棚改工程讓羣衆滿意。

在實行“陽光徵收”的同時,我區還做到“溫情徵收”,根據棚戶區改造中部分收入不高、經濟條件較差的低保戶、特困戶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房屋徵收幫扶措施,並要求徵收工作人員設身處地爲被徵收戶着想,實行親情化服務,爲被徵收戶提供尋找過渡房源等服務。

得益於政策到位、公平公開、讓利於民和真正將“棚改爲民惠民利發展”的理念滲透到百姓心裏,全區棚改工作實現了羣衆由遲疑到接受、由接受到支持、由支持到主動的轉變。截至目前,全區已啓動棚改簽約項目46個,累計完成9201戶徵收,改造總面積110萬平方米。

編輯:新聞搬運工

鹽阜網發佈的信息,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鹽阜網無關,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覈實相關內容。您若對該稿件由任何懷疑或質疑,請與鹽阜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