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马拉松这一运动悄然在国内兴起,形成了巨大的“马拉松热”,各个城市争先恐后的举办马拉松赛事,而跑马拉松的资格更是一位难求。仅仅昨天一天,全国就有6个城市举办了马拉松赛事。

  据《2017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2017年国内马拉松参赛人数达到了498万人,比2016年的280万增长了77.9%。随着马拉松热潮席卷全国,比赛中受伤甚至猝死的案例不断发生。

  2017年11月26日,上海长宁国际半程马拉松一名男性赛参赛选手在距离终点150米处突然倒地,急救志愿者即刻赶到进行心肺复苏、AED等抢救措施,并就近送院抢救,但仍抢救无效死亡。

  

  这是不到1个月时间,在国内马拉松赛道上不幸倒地猝死的第3位选手:

  2017年11月5日,河南省新乡市举办的另一场马拉松比赛中,一名选手在离终点2公里处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7年11月19日进行的2017重庆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中,一位33岁的男跑者在距离终点线两三公里的19公里处突然倒地,心脏骤停,呼吸停止,最终抢救无效身亡。

  而时间线再往前推一些,相似的情况多次发生:

  2015 年,香港马拉松和合肥马拉松比赛中,一名香港科技大学毕业生和一名 30 岁的小伙子分别倒在了两地马拉松的终点线前;

  2014 年,环金鸡湖的半程马拉松在苏州举行,赛程过半,一名25岁的女选手突然晕倒,虽经全力抢救,仍不幸去世;

  2014 年的珠海马拉松比赛中,一名年仅 30岁、特种兵出身的男子倒在了距离终点 1 公里的跑道上,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 …

  2014-2017年仅三年内,我国国内马拉松赛事中共有16人在比赛中猝死。这些参赛者均是跑步中出现心脏骤停经现场抢救而无效死亡的。

  跑马拉松猝死事件,不止发生在国内,在国外也同样频频发生。今年10月7日,在英国卡迪夫半程马拉松赛场上传来噩耗,两位跑者在经过终点后心脏骤停,当地人员立刻将两位跑者送去医院,但抢救之后无效死亡。

  图: 世界各地马拉松猝死事件频频发生

  伴随着城市马拉松赛在国内井喷式发展,成为一种运动新风尚的同时,猝死,也成为了马拉松这项赛事绕不开的话题。

  但是,原本强身健体的运动,为何会成为生命的杀手?这些倒在赛场上的年轻生命,到底遭遇了什么?

  令人猝死的马拉松

  作为一项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紧密结合的全民健身运动,马拉松意义非凡——既激起了参与者的运动热情,还为业余选手提供了与职业高手同场竞技的机会。众多爱好者为了强身健体、挑战自我、磨炼毅力而踊跃参赛,乐在其中。

  然而,不能忽视的是,马拉松也是一项不折不扣的“极限运动”,这项运动的危险性似乎从诞生的那一日起就已显现。

  作为最早的马拉松长跑者,希腊士兵斐迪辟在希腊战胜波斯后开始了 42.195 千米的奔跑,从马拉松镇赶回雅典城内报捷。遗憾的是,刚喊出一声“我们胜利了”,这位尽职的士兵便倒地身亡。

  缘何猝死?问题一般出在不堪重负的心脏上

  在马拉松猝死案例中,死因大多是心源性猝死,这也是运动性猝死的最主要形式。正是由于这一隐患的存在,很多人平素并无异常,常规的健康体检也没有问题,甚至已经有过马拉松或是长跑经验,却会在某次极限运动中,突然毫无征兆地倒下。

  全民健身是值得提倡的,但马拉松并非适合所有人参与。那么, 猝死是否可以避免呢?

  心源性猝死看基因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也称心脏性猝死)是中国人健康的一大威胁。《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7》显示,我国心源性猝死每年发病人数超过54 万,并且死亡人数逐年上升。这意味着每天约有1500 人因心源性猝死离世,平均每分钟就有1个人因此死亡

  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很多,年龄、遗传、身体状况、环境、情绪等都是影响因素。

  不幸猝死的马拉松选手是在运动和潜在的心脏病两者共同作用下出现了致死性心律失常,最终导致死亡。遗憾的是,无人可以事先准确预知这种可怕的疾病是否潜藏在自己身上,我们只能通过人群统计来找出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许多心源性猝死的研究结果都表明,这些死者存在某些特异的基因突变

  2014 年的一项研究公布了与增加猝死相关风险有关的数个基因 。随后,2017 年的一项研究结果在 13000 多个基因变异中锁定了一个重要基因—CDH2,它的突变和遗传性“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有关,这种心肌病可诱发心源性猝死,是许多看起来很健康的年轻人猝死的原因之一。

  当然,这些基因突变并非必然导致心源性猝死。然而,当突变基因携带者参与马拉松这样的极限运动时,就可能产生不可控的结果。

  马拉松对身体尤其是心脏功能要求极高。对于特定基因突变人群,心脏就有可能在沉重的供血压力下不堪重负,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得多。

  为了尽可能避免悲剧继续发生,基因检测已经逐渐运用于马拉松赛场上。2016 年,在深圳女子马拉松比赛前,华大基因就对选手进行了基因检测,并建议携带相关突变基因的选手避免参加这项运动。

  存在这种基因突变的人群,需要避免的运动可不仅仅只有马拉松,对心脏功能要求较高的其他极限运动也同样得回避。虽然可能因此失去了不少乐趣,但运动的目的毕竟是强身健体。如果身体本就不适合某种特定运动,不妨采取其他方式进行锻炼,大可不必“冒死一搏”。

  警惕过劳死,小心过怒死

  不幸猝死在马拉松赛场上的人,如果不是体力过度透支,也不会仅仅因为基因缺陷而丧命。事实上,大约只有一小部分心源性猝死和基因有关。要预防心源性猝死,其他的诱因同样不可忽视。

  过度的疲劳、兴奋、愤怒等都有可能让心源性猝死找上门来。即使没有检测出相关基因突变,也可能会由于这些问题遭遇心源性猝死。如果已经携带了容易猝死的基因突变,那就更加需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

  近年来,有关年轻人由于高强度的工作、不规律的作息导致猝死的新闻报道频出,更多人将这种现象称为“过劳死”。事实上,部分“过劳死”的人在悲剧发生之前,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头晕或头痛等症状,这其实就是身体在报警。

  所以,我们不要动辄加班熬夜,更不能在身体已经感到不适的时候还勉强支撑。如果感到疲惫,就要尽快休息,千万不要为了追求一时的效率而牺牲自己的健康。对于工作需要久坐的人来说,每间隔一到两个小时起身活动一下,可以有效地促进腿部血液流动,避免肺栓塞等风险。

  此外,对过度的兴奋和愤怒也应保持警惕,因为这类极端的情绪对心脏生理机能的伤害是巨大的。

  1998 年的世界杯 1/8 决赛中, 英格兰与阿根廷两支球队在绿茵场上狭路相逢。最终,英格兰队在点球大战中以一球之差饮恨败北。接下来的两天内,英格兰当地医院接收的急性心梗患者比平时多了 25% !记录显示,这些患者大都经历了剧烈的情绪波动,或过量地吸烟饮酒。于是,有研究者针对这些数据给出建议:

  出于对英国国民健康的保护,应该珍爱生命,远离点球。

  总之,如果大家还不想早早“领便当”,除了做好预防与检测,还要在平时尽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早睡早起,戒急戒怒,不贸然从事身体状况不允许的极限运动,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运动猝死的预防措施

  1. 避免运动负荷过大

  正常情况下,用心率来衡量运动负荷,而220减去年龄是可以承受的最大心率。如果在运动过程当中一直保持甚至超过最大心率,当运动到精疲力竭的时候,血液中一氧化碳的含量会低于安静状态下的水平,而一氧化碳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强血管舒张物,如果浓度下降,血管横断面会变小,最终心肌供血量会下降。

  世界“有氧运动之父”肯尼斯库珀博士曾指出:“如果为了心脏健康的锻炼,每周跑步的距离不应该超过15英里(约25公里);如果过去很少跑步,并且现在已经是40岁以上,则不宜跑马拉松。”

  2. 运动期间注意补水,补充运动饮料

  跑马拉松的过程中,补水、补充运动饮料也很重要。运动员中暑往往是马拉松跑中另外一个常见的危险之一,其发生率远高于心脏骤停,但同时也被认为是心脏骤停发生的诱因,天气炎热和湿度高的环境下尤其如此。

  3. 参赛前务必进行体检

  参加运动训练或比赛前进行严格体格检查,识别运动猝死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运动试验等检查手段。

  4. 这一类人群请远离高强度运动

  在做轻微活动时感到胸部中等程度疼痛和心绞痛的人;近期犯过心脏病、患风湿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的人,不适合参与马拉松等高强度运动。

  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生命密码:你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尹烨著

  中信读者重磅福利!

  

  生命如此美妙,我们却知之甚少。芸芸众生蕴藏哪些造化之妙?基因组学、生命科学为何包含无穷魅力?

  华大基因CEO尹烨在新书《生命密码》中用人人都看得懂的语言,轻松地解答那些古怪而让人忧心的问题,让基因不再是高深莫测的知识,让生命科学真的流行起来。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未来。

  

  1. 价值68元《生命密码》精品图书一本(前1000位下单可得尹烨亲笔签名版)2. 赠送尹烨特别录制的12课时独家音频。(独家!音频具体内容请扫描海报查看) 亦可扫码后成为推广员,扫描海报进入页面后,点击右上角生成自己的专属推广海报,每单还可获得20.4元的奖学金。多买多返,不设上限!

  近期好文推荐

  [书单]11月新书推荐 | 40本中信好书 陪你过冬

  [历史]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挖到的最值钱宝贝

  [话题]纪念斯坦·李的最好方式,就是在他的书上印上你的名字

  [活动]那群搞创作的人办了个大集市,简直酷炸了!

  [人物]95岁的基辛格再次访华,他对中国到底有多重要?

  [荐书]这本书只有一页,却能带你上天下海

  [书单]双11期间,10万读者都囤了这些书...

  [重磅]这书不安利,我们还做什么公众号

  [话题]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这么丧?

  -End-

  编辑:Yoyo 责编:YQ

  2018.11.19

  更多经典书单和深度好文

  欢迎关注中信出版集团」公众号

  近期新书一览,点击书封即可看到有关内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