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

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

这是一个信任的时期,

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

——《双城记》狄更斯

这是一个流行观念肆虐的时代,也是需要时常反思与警惕的时代。

这个时代充斥了太多的声音。一边,左声道唏嘘道“大众即庸俗,小众即高级”,另一边,右声道也喃喃着“流行的不一定腐朽,小众的不一定优秀”。今天高呼“Peace and love”,明天以佛系青年自居。

随着互联网和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普通用户被赋予了内容生产的权力,能够在网络空间中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经过一番表达和交锋之后,各式各样的流行观念一波波涌现。

高尔基在《意大利童话》中说:古老的世俗的枷锁,它的铁锈正锈蚀着人们的心灵,毒害着人们,使人们变得愚昧和落后。那么,在冲出枷锁的现代,那些打破了古老世俗的流行观念,一定是文明和先进的吗?或许,有些流行观念正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也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被误读的“人间不值得”

“李诞原话本来是‘开心点朋友们,人间不值得’。加上前一句,不过一种戏谑的玩笑话,一种开解。但若只有后一句的话,却容易被人误解成放弃。放弃希望,因为人间不值得;放弃爱与梦想,因为人间不值得;放弃让生活变得更好,因为人间不值得。

但不是所有人都把它当成一种开解,开解的效用只适用于一部分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断章取义地截取后半句,可能仅仅是满足于文字带来的一种姿态。透过这种姿态,佯装出一种看透世事,不抱希望而看似独立的个性。”

(采访来源:@nik21)

前段时间李诞的那句“人间不值得”被视为“看淡人生”的金句,网络上讨论很多。很多人看中了这一句,却忽略了原话是“开心点朋友们,人间不值得”。也许也正应了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这句话。

我们需要区分真的洒脱和真的丧。有的人酷酷地抛出一句“人间不值得”,在网络上呜呼哀哉,生活里好吃懒做,打着“丧”的旗号,实则挥霍人生。

原本是一句宽慰的话,如果被拿来当做懈怠人生、放弃希望的挡箭牌,那就真的需要我们警惕了。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其实很消极。正义如果迟到了那还算什么正义?凭什么要受害者要因为正义的迟到受委屈?

正义是不应该迟到的,迟到的正义会失去它本来的意义。

不要用‘正义会迟到,却不会缺席’来搪塞问题,营造一幅皆大欢喜的场景。我们应该正视的是事实,而不是用正义的迟到来搪塞。我们更应该做的不是写总结词,而是反思我们为什么会做错,而不是最后打个哈哈马虎了事,下次依然发生同样的事。”

(采访来源:@goowend)

正义可能不会缺席,但正义迟到本身就是一种非正义的伤害。

当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可不可以真的走下高高在上的道德神坛,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上考虑——迟到的正义,究竟是不是正义?

正如在电影《十二公民》中五号陪审员所说:“万分之一的错误,那对一个当事人来说那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

“中华田园女权”是对女权的污名化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解放”“女性独立”“女权主义”这些观念便登上了舞台,这是一件好事。女权主义在国内流行也代表着国人在以一种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心态去看待问题。可是到了今天,我怎么感觉所谓的“女权主义”有些变味了呢?

最让人感到好笑的是“女权主义”被污名化,变成了只要权利不要义务的“伪女权”,也就是所谓的“中华田园女权”。

我相信“女权主义”追求的是一种平等,是一种尊重,而不是人云亦云地打造另外一种强权社会、另一种不平等、另一种歧视。

(采访来源:@玛丽松)

近年来关于女权的话题越来越多地被人提起,人们开始关注女性权利,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工作的权利、生育自主选择权等,这无疑是一种社会进步。

而当某些伪女权者利用女权主义并将其极端利己化之后就变成了:“男生给女生买东西是天经地义的”“聚会吃饭就应该男生花钱”“女生找对象看脸天经地义,男生找对象看脸就是直男癌”“一定要嫁给把你当女儿宠的男人”。

尽管女权主义内部理论也有纷争,但整体的观念基础是明确当下不平等的本质——社会建立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体系之上,反抗物化、压迫女性与父权。我们需要警惕所谓的“中华田园女权主义”并不等于真正意义上的女权主义,并不是站在真正的支持女性独立、反抗父权压迫的的立场。

“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

这句话带有娱乐性质,但仔细想想努力这个词,在当今社会似乎逐渐变成一个贬义词了。一些天赋禀异,或者天生有一些特长的人似乎更容易受到追捧。

就我们身边来说,一些通过不断努力取得好成绩的人,人们往往并不会太在意,可能会认为如果自己有他这么努力也会取得同样的成就。我们往往会更加崇拜那些平时看起来不那么努力,却取得了优异成绩的人。

就我自己来说,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比如我想努力做某件事,但又不太想让别人知道我很努力我很拼,会故意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仿佛过于努力会显得很愚笨一样。

其实并不应该是这样。

努力应该被尊重。或者说,努力也是一种天赋

(采访来源:@鲸歌)

如我们所知,“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这句话已经在大众眼里变成了一句调侃的话。努力是值得尊重的品质。努力被娱乐化、被调侃的趋势是我们应该警惕的。

同时,这句话可能会错误地引导我们对待结果的态度,很努力意味着不问结果,也可能成为失败冠冕堂皇的开脱说辞,将视线转移到“我很努力”的自我感动来。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提到:“在群体之中,绝对不存在理性的人。群体能够消灭个人的独立意识,独立的思考能力。事实上,早在他们的独立意识丧失之前,他们的思想与感情就已被群体所同化”。

从众心理不是一个新词,流行观念值得我们警惕。

在纷繁的信息潮流中,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一件重要的事。

你对这期的话题讨论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南京大学新记者

文字 | 戴画雨

图片 | 部分来源于网络

美编 | 戴画雨

责编 | 柳宁馨 彭雅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