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區氣象局2018年11月22日15時

發佈未來48小時天氣預報

22日晚上到23日白天,多雲轉晴,6~17℃

23日晚上到24日白天,陰天轉小雨,9~12℃

開欄語

1978年,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爲標誌,我國開啓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40年衆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中國人民用開放與創新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在40年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浪潮中,梁平既是見證者又是受益者更是參與者。銳意進取的梁平兒女把握好每一次機遇與挑戰,進行了一次又一次深化改革的生動實踐,在這段奔湧激盪的改革浪潮中,留下了一朵朵絢麗的浪花。值此隆重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梁平區新聞中心特策劃“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專題報道,開設“變遷” “見證”“爲時代喝彩”“美麗梁平我的家”等欄目,展示我區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雙桂城區與梁山城區承接點上,有一名爲《跨越》的大型雕塑,七匹駿馬呈狂奔之姿你追我趕,散發出激昂向上的精氣神,它既是駿馬的跨越,也蘊含着梁平的跨越,體現着梁平人民奮發圖強和敢闖善爲的精神。

跨越 黃夢雲/攝

改革開放40週年,梁平城市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面貌不斷改善,城市形象不斷提升。40年櫛風沐雨,40年砥礪奮進,40年蛻蛹化蝶,城市發展每一個節點的細微變化,無不迴響着柚鄉兒女逐夢前行的鏗鏘足音。40週年的城市變遷,定格成了一道道美麗風景……

日新月異 高小華/攝

城市“寬”了

功能日趨完善

從最初的木架穿鬥結構小樓房,到後來的磚混結構低層樓房,再到後來人車分離、帶電梯的高檔小區……40年的歲月間,65歲的唐家良搬了好幾次家,每次搬家都給他帶來了新的居住體驗。

曾經的梁山城區一角 區城鄉建委供圖

“40年前房子都是‘公家’的,到了後來,手上有點餘錢想買房,還得四處找關係、託親友,才能從房產公司拿到一紙購房憑條。”唐家良回憶說,“木板青瓦,窄街小巷,矮檐板門,趕場擁擠,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就是曾經梁平縣城的真實寫照。

曾經改建的梁山城區南正街 區城鄉建委供圖

城市建設緩慢,老百姓居住環境差,阻礙着梁平經濟社會的發展,在改革開放的趨勢下,柚鄉兒女共同破解發展難題,來自重慶主城區、四川、廣東以及福建的開發商相繼湧入梁平,在梁平城市建設的舞臺上演繹精彩。

曾經的梁山城區中央商務區建前景象 區城鄉建委供圖

經過發展,梁山城區廣場、綠地、園林以及給排水、垃圾處理等城市基礎設施一應俱全,灰暗的“老縣城”已定格在舊照片裏,“三縱五橫”的主幹道撐起了梁山城區的城市骨架,一個格調高雅、功能齊備的現代化城市初具雛形。

梁山城區風貌

在梁山城區發展的同時,依託雙桂湖片區,佔地規模10.68平方公里,建成後將吸引超過20萬人投資興業、居住生活的雙桂城區建設也拉開了帷幕。

璀璨新城 曾衛民/攝

中央商務區引領時尚生活,26萬平方米回居房讓民安居樂業,區人民醫院整體遷建營運,全民健身中心建成投用,帝豪國際城、立城·香山公館、興茂·盛世華都等一大批高端房地產項目建設、入駐……如今,雙桂城區一期已建成,一個承載梁平人口轉移和外來人口安居樂業及休閒度假的城市開始嶄露崢嶸。

建設中的雙桂城區 高小華/攝

幢幢高樓鱗次櫛比,立體路網內通外聯。住房條件不斷改善,道路交通環境也在與時俱進。

“剛到梁平上班時,城區主要街道僅有8條,次要街道僅有7條,主要街道總長度也就3000來米,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徒步繞樑平走一圈。”已75歲高齡的童家良在交通系統工作了一輩子,他說,做夢都沒有想到如今城市道路如此四通八達,方便快捷。

便捷的梁山城區交通

如今,人民南路、機場路、梁山路、知德大道、碧湖路……一條條寬敞平坦的主次幹道,如一張張閃亮的“城市名片”,匯聚成一幅幅絢麗多姿的城市建設畫卷。

寬敞的雙桂大道 盧進/攝

據區城鄉建委一份統計資料顯示:改革開放初期,城市人口2萬人,城市建成區面積僅爲3平方公里。如今,城市人口近20萬人,是原來的10倍;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了20平方公里,是原來的6倍多。

欣欣向榮(資料圖)

數據的對比,真實的體驗,讓柚鄉兒女由衷感嘆“城市‘寬’了,出行方便了,生活配套設施越來越完善了。

城市“美”了

宜居指數不斷提升

到雙桂湖景區遊湖賞景,去全民健身中心跑跑步打打球,帶孩子到博物館感受梁平發展變化,飯後到報國公園、石馬山公園散步……如今,梁平人休閒的去處越來越多。

雙桂湖景區 高小華/攝

“現在多幸福啊,身邊處處是公園,出門處處是美景,早上可以去公園練太極拳,晚上在家門口就能健身。”今年68歲的退休工人謝大貴說,改革開放40年來,他的生活和身邊這座城市一樣,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晚上下了班,街上能照亮的只有月光,冷冷清清,大家都呆在家不出門,到了後來,城裏有了‘街心花園’,那裏也成爲了唯一一處休閒的地方。”

出門見綠,轉身即景。

隨着城市建設的發展,一批重點基礎設施項目應運而生。雙桂湖國家溼地公園一期、雙桂公園、正龍寺公園、中央公園、濱河公園……一大批城市“公園”的建成投用,爲發展中的城市增添了更多鳥語花香,讓整個城市猶如一幅潑墨帶彩的丹青畫卷展現。

石馬山公園,退休老人們在進行業餘文藝活動。

同時,我區啓動實施以治污、通暢、增綠、添設施爲主的老城“雙修”,突出機場路、梁山路“兩線”和名豪、西池、北池“三片”重點區域綜合整治,新改建城市污水管網55公里,改造老舊小區38個,整治背街小巷80條、違法建築26萬平方米。新建一批停車場、公廁、菜市場等公共服務設施,讓市民居住環境得以有效改善。

東門農貿市場,固定攤位整齊劃一。謝清城/攝

城市因創建而完美。據統計,改革開放40年來,全區城市綠地面積729.46公頃;城市綠化覆蓋面積798.62公頃;城市綠地率36.47%……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區以“宜居、宜業、生態、智慧”爲重點,努力打造重慶特色產業基地、特色旅遊目的地、特色文化傳承保護基地,把梁平建成現代田園城市、美麗幸福梁平,城市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城市建設更加註重品質提升、特色塑造,更加註重控制好山脊線、水岸線、綠線和天際線。

大美梁平  蔣勝斌/攝 碧水繞城綠蔭滿城

城市寬了

高樓多了

景色美了

……

一次次大規模的傾力創建

城市變化日新月異

生活在其中的梁平人

也越來越幸福

點擊文末小藍手

爲梁平打call!

文 記者 吳平圖 記者 熊偉

編輯 嚴清思 審覈 張望

值班副總 高小華

大家還在看

這項產業不簡單!重慶廣電直播組探訪其發展祕訣,好評不斷!

至高梁 納平川|梁平最新形象片震撼發佈!

這種別墅已進駐梁平!二十餘萬就能入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