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旅途,悠悠岁月,生命来来往往,变化莫测。而人,注定会在阡陌交错的世事中,要么唯美一场遇见,要么看淡一场波澜。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生命旅程,有的直达彼岸,一帆风顺。有的蜿蜒曲折,艰难前行。

人生旅途,胸怀广阔,有责任担当的人,不犹豫、不徘徊、不浪费时间去见证别人的成功。站在高处,布好大格局,成就人生的辉煌。

十九年前,当代优秀企业家黄淦波唯美了一场遇见,孤注一掷接下东莞观音山。从此,观音山从无到有,从脆弱到坚强。这座曾经名不见经传的荒芜青山,如今已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和佛道文化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生态旅游区,2017年全年入园游客量突破120万。

十九年里,他思维敏达,始终秉持“善心、善愿、善行”的经营发展理念,强化“立足保护、重在自然、贵在和谐、精在特色”的指导思想,持之以恒地走“生态立园、文化建园”的文旅融合之路。

十九年里,他目光如炬,坚定不移地打造本域生态旅游业,推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公园计划在未来10年内,在着重保护生态资源、沉淀历史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景区旅游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舒适、身心愉悦的优质旅游产品及服务,不断探索新的融合方式,运用现代元素将传统文化和历史文明,通过科学合理的融合方式展示给广大游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迈向新台阶。

十九年里,在他的执着引领下,东莞观音山每年都组织举办近百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系列活动,从佛教文化、观音文化、森林文化、姻缘文化、传统文化、公益文化等几个方面展开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他让公园文化有底蕴,他让观音山有灵魂。

十九年里,观音山的经营一度面临资金短缺、景区烂尾的窘境,且有诸多人为造成不利的发展环境与瓶颈局限。痛定思痛,但他对未来前景始终充满信心和热望,对国家生态旅游大业的健康发展丝毫不敢懈怠。

十九年里,他远见卓识,深知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民族生存于未来人类繁衍。作为中国首家民营国家级森林公园,东莞观音山要有担当,要走在同行业的前列,要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广东省生态保护建设中独树一帜,唱响生态旅游事业的主旋律。

十九年里,在生活中他也有心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和长板,生态环境美起来,人民生活好起来,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

十九年里,在征途上他也坚定的表示:“东莞观音山要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上,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精心呵护观音山的自然财富,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绿,一片可持续发展的净土。

十九年里,他倾注感情,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为绿水青山注入文化元素,让自然生态之美和文化底蕴之美交相辉映,深度呈现两者融合带来的美学价值和商业价值。让人们永远向往观音山,心系观音山。

十九年里,他呕心沥血,积极将佛教文化与生态旅游高度融合,致力于将景区打造成历史人文首推之地、旅游休闲首访之地、文旅品牌首席之地。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观音山演绎“以景融情,以文聚心”的高雅姿态来吸引广大游客,在不遗余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竭力迎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加大转型力度,投巨资举办众多喜闻乐见,意义重大的文化、文体活动。

十九年里,他大爱无疆,不仅致力于以爱之名扶贫献爱,传递人间温暖和社会正能量,全面提高国民幸福指数;同时更为广大单身男女搭建了一个环境优美、服务全面、设施健全的良好相亲平台,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积极推动观音山独特的品牌文化建设模式逐步走向成熟,力争用5年打造中国姻缘名山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姻缘文化名片。

十九年里,他高瞻远瞩,依托森林资源,积极探索森林养生、森林体验、森林康养等健康旅游新模式,加快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森林旅游新业态,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品牌影响力。

放眼世界,让观音山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走一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发展之路:在未来3—5年内,将公园建设成为达到国家5A级旅游标准的风景名胜区;20—30年内,成为中国第二大观音道场;30—40年内,成为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