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亮麗的服飾,動感十足的音樂,充滿感染力的舞姿,昂揚振奮的精氣神,臺上各行各業、各年齡段的演員忘情搖擺,臺下的觀衆揮起雙手熱烈響應,臺上臺下匯成一片笑語歡歌的多彩海洋……10月29日至31日,全國廣場舞北京集中展演以3場激情澎湃的“大聯歡”,展示了新時代廣場舞的新風尚與新發展,也爲今年7月以來在各地蓬勃開展的全國廣場舞展演活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全國廣場舞展演活動由中宣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體育總局共同部署,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豐富羣衆性文化活動的重要舉措,也是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羣衆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重要項目。活動在全國範圍層層發動,採取縣、市、省逐級展演的方式開展,並在各地展演的基礎上,推薦一批優秀廣場舞團隊參加北京集中展演。

熱在基層

各地各級展演成果豐碩

全國廣場舞展演活動於7月正式啓動,各省、區、市積極行動,圍繞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主題,根據本地地域特點、民族特色和文化優勢制定相應的活動方案,充分利用公共文化和體育設施提供支持,使活動辦在基層、熱在基層。截至10月底,全國共舉辦展演活動6225場,參演團隊64564支,參演羣衆209.4萬人,吸引超過4206萬人次觀看。實打實的數據,彰顯了各地、各層次展演的豐碩成果。

北京市的展演活動分爲活動啓動季、街鄉普及培訓周、街鄉展演季、區級展演季、市級展演季5個階段。活動期間共舉辦3場市級展演、19場區級展演、百餘場街鄉展示,800餘支團隊參演,參演羣衆5萬餘名,推出優秀原創廣場舞作品32部。

7月至9月,上海各區紛紛舉行街鎮、區級舞蹈團隊展演,1600多支舞團、近4萬人參與其中。10月舉辦的市級展演活動匯聚86支全市優秀廣場舞團隊、共計2000餘人,分別以“韻律江南”“美好都市”“潮湧浦江”爲主題,用舞蹈傳播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助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廣東省共舉辦市級展演57場、參演隊伍755支,縣級展演447場、參演隊伍4611支,市、縣兩級展演惠及羣衆近200萬人。10月在清遠市舉辦的省級集中展演活動吸引22支隊伍、700多名廣場舞隊員參與,參演作品或源於傳統文化、民間習俗,或來自創業故事、火熱生活,展現了嶺南文化的獨特魅力。

山東省共舉辦展演82場,覆蓋全省17市59個縣(市、區),472支廣場舞隊伍、16520人蔘與展演。10月11日在山東省文化館舉辦的全省優秀廣場舞集中展演,以“展示時代風采 築夢幸福中國”爲主題,共有17支優秀團隊參加,展演作品內容積極向上,具有鮮明的山東地方特色。

山西省“舞動三晉”廣場舞展演9月在忻州雲中河公園舉辦,從各市選拔的12支團隊爭奇鬥豔。此次展演活動採取省級示範活動爲主,市縣及基層分級分層推動的方式,自6月15日開始,遍及全省各市鄉村、城鎮、街道、社區,得到廣大文藝愛好者的積極參與和支持,500多支羣衆文藝社團、近3萬人參加了縣級視頻選拔賽。

雲南省的展演活動共吸引1022支團隊,參演羣衆31580人,觀衆總人數達15萬,推出優秀廣場舞作品12部。在10月舉辦的全國廣場舞展演活動雲南省集中展演上,全省各州市44支優秀廣場舞團隊逐一亮相,3萬多名羣衆到場觀看,通過網絡直播觀看演出的觀衆達160餘萬人次。

異彩紛呈

展現改革開放巨大成就

全國廣場舞北京集中展演由文化和旅遊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是全國各地廣場舞展演活動豐碩成果的一次集中呈現,也爲此前在各級展演中脫穎而出的廣場舞愛好者和團隊提供了更大舞臺。3天的時間裏,來自全國各省、區、市的優秀廣場舞團隊,民航、高鐵等行業廣場舞團隊以及北京市文化、體育部門組織的助演團隊共1900多人,在北京工業大學奧林匹克體育館內輪番獻演,以藝術的形式展現家鄉風貌和時代風采,展現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巨大變化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作爲第三場壓軸上演的全國廣場舞優秀作品集錦薈萃尤爲精彩:10月31日晚,一曲《美麗中國舞起來》拉開了演出序幕,《新花鼓贊鳳陽》等反映了改革開放帶來的喜人變化,《最好的舞臺》《花開幸福》《老百姓的好心情》等展現了新時代老百姓的幸福生活,《阿佤人民唱新歌》《畲鄉漁鼓響四方》《青山綠水披霞光》等舞出了對家鄉的自豪和熱愛,《超級舞林》《健康動起來》《相約2022》等體現了廣場舞對弘揚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國理念的積極作用,《津韻點贊新生活》《鞭鼓秧歌壯豪情》《威風鑼鼓奔小康》等生動描述了各地羣衆齊心協力奔小康的喜悅心情,《一起來更精彩》《擼起袖子加油幹》《追夢新徵程》《贊贊新時代》等凸顯了全國各族人民奮發有爲、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精神風貌……在“美好時代”“全民健身”“幸福小康”“築夢中國”4個板塊下呈現的這些節目,多爲近年來新創編的優秀廣場舞,堅持羣衆性又兼具思想性,深受大家歡迎。

據統計,3天的演出共吸引超過7000人觀看。記者看到,每場演出,很多觀衆都會隨着音樂節奏晃動身體、拍手應和,並不時舉起手機記錄下精彩鏡頭。“內蒙古的大草原,福建的‘家鄉漁鼓’,青海的‘美麗安昭’,還有甘肅的‘最炫牛肉麪’,我們坐在看臺上,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各地風光和民族風情。”一位觀衆看完演出後連連讚歎。“我覺得一個代表隊舞蹈中的掃帚元素很有意思,臺下跟隊員們交流才知道,其靈感來源於一個公益廣告,創作者希望以此爲城市清潔工等基層的普通勞動者點贊。”一位連看3天節目的志願者表示,這些廣場舞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讓人感到新鮮和驚喜。

據瞭解,參加此次展演的演員

自各行各業,年齡最小的只有10歲,最大的已超過70歲。吉林代表隊在北京的展演上帶來了行雲流水般的朝鮮族手鼓、長鼓、象帽舞表演,據來自吉林省長春市朝鮮族羣衆藝術館的指導老師羅英、樸穎介紹,該羣藝館的舞蹈團隊平時經常參加省市舉辦的各種活動,還定期接受培訓、進行統一排練,此次參演的這支舞蹈隊中大部分是退休老人,在訓練時指導老師也會根據其特點進行科學調整,讓大家跳得更好、更健康。在海南代表隊和貴州代表隊裏,很多年輕的面孔引人關注。據瞭解,她們都是當地中學的學生,對能來北京與全國的舞蹈愛好者交流切磋深感自豪,並表示她們的廣場舞“會跳出不一樣的感覺”。“廣場舞的類型、形式和參與者都應該是豐富多元的。對於當下一些缺乏鍛鍊的年輕人而言,廣場舞是一種有益的健身方式。”四川代表隊一位大學體育老師說,在她周圍,已經有越來越多學生加入到廣場舞隊伍中,而通過學跳融入非遺元素的廣場舞,青少年也能夠更深入地瞭解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辦出精彩

展演助推公共文化發展

爲辦好此次全國廣場舞展演活動,文化和旅遊部切實承擔起此次展演活動協調組的牽頭職責,建立工作機制,共同落實展演活動各項任務。文化和旅遊部牽頭制定了《全國廣場舞展演活動工作方案》,並由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與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聯合下發,細化展演活動措施。國家體育總局結合全國“全民健身日”“全國廣場舞大賽”等節慶活動和體育賽事,制定各級展演活動實施方案。各地宣傳、文化和旅遊、體育等部門形成合力,結合當地固有羣衆文化活動品牌,着力將縣、市、省各級展演活動辦出精彩。在多方協調配合和積極努力下,加強培訓輔導和普及推廣、創作推出優秀廣場舞作品、加強公共文化體育機構陣地服務等活動的初衷與目標切實得以實現。

首先,在展演活動期間,各地積極調動各系統文化體育資源,指派業務骨幹對展演作品進行輔導,提升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同時組織優秀展演團隊進社區、進村鎮展示和教學,指導羣衆更好地開展廣場舞活動。如北京的展演活動中,在街鄉普及培訓周階段,全市文化系統舞蹈專幹在全市範圍內普及、培訓廣場舞編創方法,進行廣場舞教學,16個區的街道、鄉鎮文體中心業務骨幹和基層文化組織員共同學習廣場舞優秀作品;在區級展演季階段,16個區的19個文化館開展19場廣場舞專場文化惠民展演活動,同時選拔600餘

舞蹈小教員進行培訓,而後深入社區進行廣場舞推廣及宣傳。雲南堅持展演與現場點評相結合,邀請國內有影響力的專家進行點評,並把在省級展演中評選出的12個優秀展演節目由組委會統一製作成推廣示範光盤,在全省普及推廣。點評、培訓、互助幫扶與展演相結合,不但指導羣衆更好地開展廣場舞活動,也有助於培育一批紮根基層的高素質廣場舞工作隊伍。

此外,藉助此次展演活動,各地圍繞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創作推出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時代精神、文化內涵、審美品位和健康意義的優秀廣場舞作品。這些原創作品融藝術、健身、娛樂爲一體,或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或融合優秀民族民間舞蹈資源,或結合新時代音樂創作成果,或展示社會發展成就和人民幸福生活,深受廣大城鄉百姓歡迎。譬如,湖北通過原創作品加分等獎勵措施,引導全省各地創作具有地域特色的廣場舞精品,包括融入黃梅戲和非遺“黃梅挑花”元素的《黃州俏大媽》,體現潛江市小龍蝦特色的《龍蝦情韻》,體現江漢平原特色的《薅黃瓜》《花鼓戲迷》等。在河南,安陽推出了體現紅旗渠戰天鬥地精神的《推山歌》,洛陽推出風格唯美、高雅的牡丹花題材舞蹈,鄭州則以花木蘭爲主題編創了戲曲廣場舞,讓傳統戲曲文化得到很好地展示。寧夏、廣西也分別圍繞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自治區成立60週年主題推出廣場舞作品,突出反映當地文化特色,呈現全區羣衆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此次展演在助力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提升的同時,也爲培育社會文明新風尚做出了貢獻。據悉,各地在開展活動時把廣場舞展演與深化羣衆性精神文明創建相結合,引導廣場舞愛好者履行自律公約、遵守社會公德,推動廣場舞活動規範化、制度化。例如,此次展演期間,上海市崇明區成立了崇明區廣場舞協會,浦東新區周浦鎮通過靜態的噪音分貝採集器與動態的手機噪音分貝採集APP相結合的方式控制噪音,使廣場舞和居民休憩達成平衡。

值得一提的還有,山東全省優秀廣場舞集中展演得到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體育頻道《全能挑戰王》的全程助力;山西利用微信公衆號、網絡直播等開展宣傳,線上投票貫穿活動全程;湖北廣播電視臺製作全省羣衆廣場舞展演活動宣傳片並在黃金時段播放,長江雲廣場舞展演網絡直播熱度不斷攀升,在線觀看人數突破55萬……豐富、多樣的傳播手段,讓更多羣衆能夠共享文化發展成果。

承前啓後

讓廣場舞發展更加蓬勃

2015年9月,文化部、國家體育總局、民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發佈了《關於引導廣場舞活動健康開展的通知》,對廣場舞進行多方規範與引導;2017年,國家體育總局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廣場舞健身活動的通知》,各地也陸續出臺了不少管理辦法。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宣傳文化部門的有效引導和羣衆的積極參與中,全國各地羣衆廣場舞活動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建設完善文體廣場,有效緩解了廣場舞場地不足的問題;引導羣衆廣場舞組織簽訂“文明廣場舞公約”、制定《廣場舞管理辦法》,讓廣場舞展演活動健康有序開展;注重廣場舞骨幹、隊伍建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加強文化志願者隊伍的建設和管理,爲廣場舞提供支持;將傳統文化尤其是民間藝術與廣場舞相結合,創作羣衆喜聞樂見的作品;很多地方的廣場舞大賽與展演從無到有、從有變強,已發展爲公共文化的品牌和抓手。退休後堅持跳廣場舞十幾年的北京居民呂阿姨,親眼見證了廣場舞近年來的變化,她感到廣場舞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形式也更加多樣,“這讓我們跳得更加有滋味了。”

全國廣場舞展演活動既是在廣場舞蓬勃發展的基礎上應運而生的,也成爲羣衆文化活動進一步開展的有力助推,爲廣場舞的未來發展注入更多生機和活力。江蘇廣場舞協會是全國率先成立的省級廣場舞協會,該協會會長賀珍珠認爲,展演活動覆蓋範圍廣、方式方法新,是對全國廣場舞發展的一次再提升、再昇華。據賀珍珠介紹,展演期間,江蘇推動公益培訓走進全省2.1萬個社區,培訓了30萬名社區廣場舞指導員。多地文化部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也紛紛表達了對活動意義和效果的肯定。“在組織落實展演的過程中,可以明顯感到進展非常順利,羣衆反響空前熱烈。此次活動由政府部門主辦,聚焦羣衆的關注點,集中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的建設成就和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這也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到,對羣衆喜聞樂見的文化方式加強扶持引導、做好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意義重大。”河南省文化廳公共文化處處長師東坡的話,說出了大家共同的心聲。

獲取更多資訊及精彩閱讀

請掃描下圖二維碼關注“公共文化空中大課堂”微信公衆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