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陝高速全線通車

四川新聞網巴中11月22日訊(記者 戴璐嶺 攝影報道)今早10點不到,巴陝高速光霧山收費站外圍滿了期待已久的老百姓們,也有準備首跑的司機。經過近長達9年的艱苦奮戰,巴陝高速於2018年11月22日上午10時實現全線正式通車。大行米倉添新道,穿越秦巴變坦途!

巴陝高速公路(G85)起於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東興場樞紐,經南江縣止於川陝兩省交界處的米倉山隧道,全長約117.5公里。全線共有橋樑55座、20個隧道、互通式立交7座,全線橋隧比高達78.2%。項目概算總投資147億元。全線共設有巴中、下兩、南江南、南江北、橋亭、關壩、光霧山7個收費站及南江服務區、光霧山服務區(在建)2個服務區和1個停車區(元潭停車區)。

記者瞭解到,在今日全線通車後,巴陝高速也將開始正式收費,其中一類車全線收費90元。

巴陝高速全線通車

告別翻山越嶺 一小時抵達漢中

在現場等候的司機中,有的是專門來體驗的遊客,也有的是做生意的司機。雷彪是巴中市某公司總經理,當天他的車隊拉着蔬菜準備運往漢中市。“頭天看新聞,曉得今天要通車,連夜我們就把貨品裝車。”雷彪激動地告訴記者,以往翻米倉山,開車就是一整天。如果遇到冰雪天氣不僅時間上會有耽擱,還不安全。“有時候,大雪封山還會中斷交通,這對我們運輸行業來說極其不便。現在好了,巴陝高速的開通,讓道路變得既快速又平坦,巴中到漢中的路程也只要1個小時,一天都可以跑兩趟。算下來,不僅燃油損耗成本節約了一半,效益也有了提高,對企業的發展可謂是好處多多。”

記者瞭解到,巴陝高速全線通車後將大幅縮短通行時間,打通米倉山千年屏障。巴陝高速全線通車後,將徹底改變以往翻越米倉山交通極爲不暢的歷史,特別是每年冬季大雪封山中斷交通的情況將一去不復返。巴中至漢中的路程將由原來的3.5小時縮短爲1個小時,實現4小時可抵達西安。

巴陝高速全線通車

創建“綠色、低碳、環保”高速

巴陝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兼工程處長周雄華告訴記者,巴陝高速施工過程中也面臨了不少難點。全線高橋隧比施工難度大。巴陝高速全線橋隧比達78.2%,其中55座橋樑,20個隧道,橋隧修建里程長達92公里,施工難度大,工期持久。而米倉山特長隧道長達13.8公里,掘進難度大,中部通風豎井深達435米,爲國內公路隧道規模第一大。此外地形地質條件極其複雜。巴陝高速全線穿越高山硬岩石區域,隧道橋樑的修建尤爲集中,地應力集中,巖爆頻發。“建設期間自然災害頻發。建設期間多次遭遇暴雨、山洪襲擊,2015年還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給項目建設造成了巨大困難。”周雄華說到。

不過,巴陝高速依舊創造了不少創新亮點。其中就包括了,打造數字化監控管理體系以及創建“品質工程”中先進工藝工法應用。巴陝高速積極響應創建“品質工程”號召,打造山區高速的精品工程。在隧道施工中,首次應用了隧道短段混合掘砌工法。

值得一提的是,巴陝高速還自主研發了柔性防護網系統、防眩暈板、轉子護欄,基於多重防護的原理,有效保障了高速行車的安全問題。多項自主創新發明已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

與此同時,爲積極響應國家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及“綠色交通”建設的號召,減少運營成本,保障高速的運營安全和行車舒適性,巴陝高速全線隧道襯砌壁裝飾不僅具有美觀和誘導行車的功能,還將具有節能和淨化隧道環境的功能,低碳而又環保。

巴陝高速

巴陝高速

再添北上出川大通道 促進區域發展新格局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巴陝高速的全線通車使四川新增一條北向出川大通道,形成了北上出川“三箭齊發”(廣陝高速、巴陝高速、達陝高速)的通道格局,將進一步增強川陝兩省交流合作,擴大北向開放,有效服務四川“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實施。

巴陝高速通車後,將進一步完善川東北高速路網,降低區域物流成本,深化地區分工協作,爲加快秦巴山區脫貧奔康步伐和實現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提供重要支撐,促進川東北經濟區的發展,助力四川“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

(部分圖片由四川省交通運輸廳提供)

排隊等候的車輛

圍觀的老百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