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7年的建設,位於遼寧大連的大連灣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今天(5月1日)將正式通車。這個項目主線全長12.1公里,包含海底隧道、山嶺隧道各一條,水下立交一座,陸上互通立交四座。

其中,海底隧道部分5.1公里,北起大連梭魚灣地區,南至大連東港商務區,是我國北方地區首條大型跨海沉管隧道。這項工程通車後,對於緩解大連市交通壓力、推動大連灣兩岸一體化建設,打造環渤海、黃海沿海經濟圈,具有重要意義。

城市快速路連接大連南北城區

總檯記者 陶澤文大連灣海底隧道南岸的出入口,這裏是今天海下之旅的起點。在徵得了相關管理部門同意之後,我們在這條海底長龍開通之前,帶大家搶先體驗一下它給城市帶來的加速度。

作爲城市快速路的大連灣海底隧道,擁有雙向六車道,車輛全程限速爲每小時60公里,單日最大車流容積約5萬臺,爲大連南北主城區的人流、物流快速運轉,提供了強力支撐。

剛進入隧道的時候,並沒有像平常我們進入公路隧道那樣,在視覺上會出現亮度的變化,而且隧道內的燈光好像會自動調整亮度。

此刻,在大海中央,頭上就是30米深的海底,5g信號還是滿格。可能這裏跟大家想象中的海洋公園的海底長廊是不太一樣的,我們看不到外界的海中景色,但此刻一定有不少的魚兒在管壁外側暢遊。

這趟海底之旅僅僅花費了5分鐘多一點的時間,與傳統繞行的出行方式相比,省時省力。

大連灣海底隧道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孫磊:大連灣海底隧道整個項目創新點還是有很多的,這裏採用了人工智能海底照明系統,通過LED節能變光燈與智能光監測的相互配合,做到了隧道燈光與自然光的適時調節。

點亮這條“海底長龍”,僅照明燈具就使用了1萬餘臺,鋪設電路總長度達42萬米。

大連灣海底隧道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孫磊我們整個項目的最核心技術之一,就是沉管隧道的最終接頭。

最終接頭是沉管連接的最後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對隧道的密閉至關重要。大連灣海底隧道採用的是國內首創、世界領先的頂推節段法,通俗地講就像“拉抽屜”,實現了沉管與陸地現澆段的貫通,安裝精度控制在三毫米以內。

在北岸出口,能看見一個非常顯眼的建築物,那裏就是海底隧道的管理中心,也就是整個隧道的智慧大腦。

大連灣海底隧道有限公司管理中心調度長 劉建:我們這套平臺使用的是超融合的一體化設計,對隧道日常的運行提供統一管理、集中監控、綜合分析等高效智能化服務。在緊急情況出現之後,根據我們的應急預案進行一鍵啓動。第一時間修改我們的情報板、車輛指示器、語音播報,開啓風機以及噴淋消防系統。同時,我們也第一時間通知消防、交警、公安、120等各個單位,進行現場處置,保證市民出行的便利與安全。

世界領先的建造工藝爲隧道的建成奠定了基礎,智能化管理系統爲隧道的通車運行保駕護航。創新賦能,向海問路,大連灣海底隧道將爲濱城未來注入新動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