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雙11”都過去十多天了,但天朝的小夥伴們依舊持續發來戰報,各種收貨收到手軟。

作爲海外黨,由始至終也只能默默看着,心裏總覺得錯過了幾百個億……

但!沒關係!錯過了“雙11”算什麼,我們還有“黑五”啊!沒錯,就是這週五(11月23日)!

據說,包括Myer、DJ、Kogan、Harvey Norman等在內的澳洲零售商,早早就在爲這周的“黑色星期五”做好準備了!

而各大Outlets的折扣更是誘人!很多大牌折扣已經達到了60%以上!

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

爲什麼同樣的奢侈品,

到了奧特萊斯之後就能打折呢?

今天澳媒《每日郵報》、Quart、CBCnews以及Huffpost,都被一篇新聞刷屏了!

原來奧特萊斯“便宜貨”的背後,竟然隱藏着如此可怕的內幕!

看完我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

內幕一

虛假的“原價”,製造打折假象

以奢侈品打折爲主的奧特萊斯,通常地處郊區,對外號稱是大幅降價清除過季產品的庫存(甚至有一些輕微損害的二手貨),折扣通常在60%以上。

以悉尼著名的奧特萊斯DFO爲例,共有2層,集中了120多家包括Armani、Burberry等世界品牌,和澳大利亞本地名牌UGG等的店鋪。

到這裏購物甚至是一些中國旅行團或者中國公司招待客戶代表團的固定項目。

像國內常詬病“雙11”某些商家的虛假折扣,他們往往先抬高價格,然後再在“雙11”當天打折,其實到手的價格說不定比原價還高。

而Outlets的套路其實也相類似。

Outlets常年以高達60%甚至更高的折扣,出售各大牌的過季產品。對比一下吊牌上的原價,是不是感覺賺翻了。

但事實上,據澳媒暗訪發現,其實這些商品從來就沒有以“原價”出售過。

像是一款 Kate Spade 手袋,Outlet對該款手袋的促銷信息是“零售價$469的3折”,即187刀就能拿下,整整便宜了282刀,簡直不要太賺了。

可事實上,該款手袋從沒以469澳元的價格銷售過,反而一直賣的都是187澳元,也就是說,你也只是以原價買到而已,並沒有享受到任何折扣。

除了 Kate Spade,Michael Kors等品牌也有過這種案例,例如一款包包上標着“廠家建議零售價”(即MSRP)是368澳元,而“我們的價格”則是329澳元,看着也一下便宜了不少。

但實際上依然是從來沒有以368澳元的價格銷售過。爲此,這兩家公司都被消費者以”價格欺詐“告上過法庭。

Gap也遭遇過類似的指控。

外媒稱,這種強行打折的情況屢見不鮮。

Coach的發言人表示:“所有產品,不管是之前曾經在我們其它商店裏以更高的價格上架的,還是參考全額零售價基礎上打折的,爲的是與Coach的其他市場保持一致。”

由此可見這種現象其實還是很普遍的,商家往往利用消費者的”打折心理“,用一個虛假的“建議零售價”和”本店售價“作對比,凸顯出價格的低廉。

大多消費者一看,很容易就頭腦一熱買下了。

內幕二

專爲打折店生產的“低配版”

更驚人的是,我們以爲的過季商品和店裏當初賣的應該是一樣的,但其實並!不!是!

原來,很多品牌甚至會專門生產打折品,供Outlets售賣。

澳媒發現,在悉尼某Outlet裏一家暢銷品牌的櫃檯上,在很不起眼的位置彆着一張小告示,小到基本很難被消費者發現甚至看清。

上面寫着:“直銷店所售商品包括品牌店的過季品,以及專門爲直銷店特別供應的新品。”

而這些所謂的“特別供應的新品”,是指和品牌店內的商品,雖然都來自同一個工廠、運用同樣的材料,但卻是通過不同生產線做出的打折品。

就像J. Crew曾經就有表示,打折店只會銷售專供款,一般來說,可能會使用不同面料,或者調整部分設計的細節。

Coach同樣也有表示過,他們專門爲打折店生產的商品,比起在品牌店裏售賣的,會採用比較簡單的設計。像是可能沒有外口袋,或者採用比較簡單的內襯等等。

有澳媒曾經做過對比,在Outlet裏看中Coach的某件風衣,然後去到悉尼QVB的Coach品牌店裏,找到一件優惠價爲560澳元的類似風衣。

對比後發現,品牌店裏這件外套是用的是較厚材質的棉料,條紋襯裏做工細緻,還有時尚的肩章和擋風的喉部搭扣,而這些在Outlet裏的那件都沒有。

外媒挖出了不少例子,還特意製作了視頻來對比打折品和正價商品的區別。

1、比如Coach的手提包,正價商品用的是比較厚的皮革,而且有外部的口袋:

2、比如Kate Spade的手包,正價商品的皮革質量更好,而打折商品的品牌商標則是直接印上去的:

3、Michael Kors的這個手提包,中國製造的打折店版與越南製造的品牌店版本。

中國製造的內部口袋和拉鍊並不是皮革修整的。

而越南製造的,外面有一個MK紐扣,內部是皮革袋子,經典內襯和完整商標。

4、奧特萊斯的UGG和專櫃的UGG雪地靴。

悉尼某奧特萊斯UGG一個店員表示,因爲UGG雪地靴經典款從來不會打折,但是許多遊客卻想要追求打折經典款。

於是只好專門生產特別相似的靴子,但這款雪地靴鞋底是橡膠化的塑料,有更突出的花紋,麂皮看起來更粗糙。

5、而真正的UGG經典款雪地靴,防水,輕便耐磨,能保存更長時間,鞋底圖案不會太突出。

6、Gap牛仔褲。

打折款口袋由廉價棉花製作。沒有不鏽鋼柳釘。

而澳洲Gap零售店的有不鏽鋼柳釘,縫得很整齊,柔軟的棉口袋,印着公司的水污染政策。

內幕三

數學不好容易被“坑”

因爲有時Outlet裏並不是所有商品都打折,通常主打商品就是沒有折扣的。如果稍不注意,就可能把這類商品放進購物車裏,以爲折扣店所有東西都是比較便宜的。

還有就是,大家去Outlets都是帶着一顆”血拼“的心,很少有人只買一件商品,所以多半都是大肆採購。

而在堆滿收銀臺的特價商品當中,就很可能有一兩件商品“不小心”被多算了價錢,而你可能也不會注意到。

曾經發生過的案例是,一件CK西裝襯衫打6折,當下用手機計算出的價格是42刀,但結帳時卻顯示47刀。雖然還是很便宜,但這樣的問題容易被忽略。

結賬之後,當顧客指出錯誤,店員會不好意思地道歉。其實價格錯誤源自於條碼,收銀員也不知道。因此,若不仔細注意,就白白多付了5刀呢!

澳媒稱,這些打折品價格看起來很便宜,但他們的質量和成本也確實很便宜。

所謂“一分錢一分貨”,把商品放到打折店銷售不過是商家打的如意算盤。

這些世界領先的品牌給奧特萊斯提供過季的商品,每年可以節省至少60%成本。

根據澳媒的報道稱,Michael Kors 22.7%的營業額都來自打折店,排名第二的Coach打折店營業額也佔了 18.4%。

知道了這些內幕之後,下次再去剁手的時候,忍不住都要多留個心眼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