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蒙城揚氏兄弟:老手藝打造“私人訂製”(圖)

選用三九天砍伐的樹木,陰乾後經過劈、削、據等工序,圓形木器不用榫卯釘子,依然能嚴絲合縫。在蒙城縣,楊氏勒木廚具製作技藝曾紅極一時,在沉寂了一段時間後,這門老手藝又煥發了生機。

老手藝傳承三代人

蒙城縣的老北關南依鐘鼓樓大街,北臨渦河老碼頭,自古就是繁華之地。從老北關莊子牌坊往西大約100米處有三間民國初年的老瓦房,這裏就是楊家老木匠鋪子的所在了。老北關楊家木匠鋪子以生產加工勒木廚具爲生計,主要加工一些木桶、木盆、蒸籠等圓形的生活用具,民間又稱爲圓木匠活計。

“楊三軍做饃籠、水筲最拿手,他爺爺以前就在這北關三河街做活。”當地一位居民笑着說,老楊家的店以前在這裏特別熱鬧,上門買東西的人很多,如今,鋪子搬到渦河路那邊去了。

在渦河路竹竿園3巷楊三軍的鋪子裏,牆上掛滿了斧、刨、錛等工具,地上放着半成品的饃籠。楊三軍正低着頭專心地鋸一塊木板。

“都是別人訂製的,不敢多做,怕不好賣。”楊三軍說,別看東西不復雜,但做起來費時費工,“很多工序都要靠手工完成,還得有經驗,我們這手藝已經傳了三輩人了”。

精益求精出精品

據介紹,圓木匠活計分劈、削、鋸、鏟、拼、鑽、篾等工序,製作的各種圓形木器裏透着精巧與神奇,每一件圓形器物裏不用榫卯和釘子,卻能把一塊塊木板嚴絲合縫拼接成一個圓形器物,體現了中華文化中“圓”的智慧。

勒木廚具第一道工序是選料,主要選三九天砍伐的桑、柳、楸、椿、楝等硬木料。“這些樹好勒制、好做、樹性穩。”楊三軍說,做的成品對人體也沒有傷害。

選好料子後,要用大鋸子解料,而後長期放置於陰涼處陰乾才能使用。就拿做蒸籠來說,勒圈是最基礎的工作,把解好的木板放在勒圈爐上烤,藉助熱勁把直木板勒成圓形。把勒好的木圈按不同尺寸鋸開叫作撕圈,撕好的大圈就作爲蒸籠框架用,撕出的小圈就作爲籠牙和箍條備用。

撕好的大圈按照量好的尺寸用木鑽打眼,再打上竹釘穿上枇繩就成爲一個360度圓的籠圈。當五層籠圈做好後,就成一個整的圓柱體,這時候籠圈是緊密契合的,不用工具撬,人力是難以打開的。這時候用刨子進一步把籠圈表面推刮光滑,放入水中浸泡,從而使籠圈在投入使用後不會變形。浸泡一天一夜後就可以上箍條了,上下兩道箍條可以對籠圈起到加固和保護的作用。

裝籠把是整個蒸籠最核心最關鍵的步驟,籠把是一屜蒸籠最着力的部位,裝不好不僅使用壽命短,還會從籠把縫隙處漏氣。楊三軍首先比照籠把頂端在籠圈上畫好半圓,用特製鑽鋸挖成和籠把頂端一樣大的洞,然後比着籠把弧度反反覆覆挖裏口大外口小的圓弧洞口,最後用錘子打木把使其實在,直到另一端能抵住對稱籠圈,再裝另一端的籠把,這樣保證既堅固又不會漏氣。裝好籠把緊接着就下墊子,墊子與籠牙形成一個槽口,剛好用來裝篦子。下墊子看似簡單卻十分容易裝壞,幹了幾十年木匠活的楊三軍的大哥就裝壞了一個。

“這個要是俺父親看到了,我肯定要捱揍的,罰跪一夜。”楊三軍的大哥說,父親的規矩大,幹不好就得捱打。他們兄弟就是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掌握了勒木的精髓。

費時費力收益小

楊家勒木廚具製作技藝,是楊家數代人生產生活實踐中發明、積累和傳承下來的,具有豐富的歷史和人文內涵。它以天然原材料爲主,採用傳統的手工藝,有完整的工藝流程,蘊含着蒙城人鮮明的地域特色和審美意趣,承載着蒙城人生產生活的印記,是蒙城歷史文化延續的見證。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是圓木工藝、圓木器具盛行的時期,到了九十年代,隨着塑料、鐵、不鏽鋼等材質的發展和普及,圓木器具的市場越來越小,楊氏圓木工藝也一度中斷。進入新世紀,隨着人口素質的提高,人們環保意識的覺醒,一些天然的原生態的生產生活用具逐漸受到追捧,逐漸步入老年的楊氏兄弟又重拾老手藝,間斷做一些圓木工藝活計。“做這些東西費時費力,加工一屜蒸籠差不多得一個星期時間,價格也相當昂貴,買家不多。”楊三軍說,圓木老手藝因不足以養家餬口,年輕人多不願意接手這項費時費力又難學的活計,因此楊家圓木工藝傳承起來較爲艱難。

楊三軍打算明年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建立楊氏勒木廚具傳習基地,開闢固定場所開展傳習活動。然後註冊商標打出品牌,開展以老手藝爲核心的產業化經營,“肯定不希望這門手藝在我們手裏失傳了”。

來源:亳州頭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