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Detu MAX:重新定義VR產業的下半場

VR 內容製作者們在經歷了坐在風口吹上天又跌落雲端的故事後,開始沉下心思考慮怎樣能夠更好的通過 VR 技術爲用戶展現與世界溝通的另一道橋樑。當他們意識到好的內容從來不是瓶頸,更高規格的硬件採集設備和更快速的終端分發纔是關鍵的時候,這場戰役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

致力於成爲全球最佳 VR 影像產業和服務提供商的得圖網絡,一直在爲內容生產者們提供優質的產品及行業解決方案,繼Detu F4,Detu F4 Plus 後,近日推出了斬獲 CES 創新大獎、德國工業創新獎的 VR 領域的重磅新品,首款搭載 AI 芯片的 8K 專業級 3D VR 全景相機——Detu MAX。

(斬獲CES創新大獎、德國工業創新獎的 Detu MAX)

在今年的早些時間,得圖網絡在海外知名衆籌網站上線了他們的最新產品 Detu MAX,從那時候就關注到這款主打 3D VR 拍攝的新品,筆者嘗試與官方取得聯繫,並在 9 月的 IBC 展會期間現場體驗了 Detu MAX,並在最近拿到了正式量產的 Detu MAX 工程機。今天就爲 VR 領域內容創作者們做一次簡單的評測,幫助各位更好的瞭解得圖新品,看看這款產品到底是否值得購買。

(海外衆籌頁面)

Detu MAX 最吸引筆者的一點就是它能夠拍攝 360° 3D 8K 內容,8K 是個什麼概念呢,簡單的說,清晰度是目前 VR 眼鏡中主流 4K 片源的 4 倍。

而更令許多人困惑的是,明明在電視上放的 4k 電影很清晰,爲什麼到 VR 眼鏡中 4K 就變得模糊了?VR 行業宣傳的分辨率是不是假分辨率?

這就要提到 360°VR 視頻的呈現原理了,通常 360°VR 視頻是展開的 2:1 視圖,我們通常所說的 4k/8kVR 視頻,都指的是展開視角的分辨率視頻。而對於觀看者來說,無論如何他也不能通過單一的角度將 360° 畫面全部看完,只能看到大約 90° 的視角內容,所以換算下來,在 VR 眼鏡中,4k 視頻實際觀看到的畫面只有 960x960 分辨率(fov=90°),換算下來的分辨率差異,則是 960x960 和 1920x1920 的差距。更通俗一些的來說,近似視頻網站上的 480p(寬 854px)和 1080p(寬 1920px)的差距。

所以當得圖網絡推出支持拍攝 360° 3D 8K 視頻的 Detu MAX 之後,着實令 VR 內容生產者們欣喜若狂。

接到快遞後發現,得圖將數碼領域傳統的一次性紙盒包裝箱,升級爲手提式便攜箱,方便用戶外出攜帶,也減少了用戶後期額外購置設備箱的成本。

(產品包裝箱圖片)

打開箱子,最矚目的自然是 Detu MAX 全景相機,隨機附帶的軟性保護罩也降低了因意外碰撞導致相機鏡頭損壞的風險。其餘配件和線纜裝在不同的紙盒中,放置在相機周圍的凹槽中。

(手提箱打開俯拍圖)

小心翼翼取出 Detu MAX,第一反應是沉,得圖官網標註 1.5kg,大約是 6 個索半斤,可謂真·健身器材了。

摘掉保護罩,8 顆 190° 超廣角魚眼鏡頭均勻排列在相機四周,單側兩顆。鏡頭間的距離則是依據仿生學原理設計,拍攝的 3D 內容通過 VR 眼鏡觀看,更接近真實體驗,減少因左右鏡頭違背視覺成像規律引起的眩暈和不適感。

(Detu MAX 正視圖)

相機的正面除了操作區,頂部和底部的四顆內置麥克風,組成了四聲道全景聲採集系統,相機底部除了常規的直徑 1/4 英寸腳架孔,還有一排擴展接口,分別是充電的 DC 接口、3.5mm 外置收聲裝置接口、Micro USB 數據傳輸接口、實時監看/投屏的 HDMI 接口、用於導播臺或 PC 端操控/直播的 RJ-45 千兆網口、以及用於 4G 直播的無線網卡接口。

(MAX底部圖)

打開電池倉,放入電池和兩張 SD 卡,開機。

(Detu MAX 可更換電池設計)

隨着滴的一聲,屏幕亮起顯示【DETU MAX】,稍等片刻相機啓動完畢進入主界面,主界面上方是 WiFi 狀態、SD 卡空間及剩餘電量,下方則是功能選區,在目前的 beta 版中,相機有拍照、錄像、WiFi 開關、設置及 PC 連接方式切換選項。底部則是附加的提示區,可以看到當前拍攝模式下的分辨率信息。

(MAX顯示屏/操作區圖片)

在使用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小問題,單機操作時原以爲進入拍照/錄像功能後,會彈出二級菜單,可以對拍攝參數進行設定,實際操作時發現點選拍照/錄像後會直接開始拍攝,設置中也沒有找到調節分辨率等功能的選項,希望在後續的固件版本中進行升級,讓用戶在單機操控時即可自由選擇分辨率。

在單機操作下,拍照會倒計時 5 秒,方便了操作者撤離,這點很棒。在拍攝視頻時,則會在按下確定鍵時立刻開始錄製,也希望官方增加倒計時功能,減少用戶在單機拍攝時,每段視頻都需要重新剪輯片頭的工作量。

Detu MAX 也提供了 APP 端的控制軟件,打開 DetuMAX APP,根據引導頁面提示打開手機 WiFi,查找 MAX 開頭的熱點,輸入密碼 12345678 進行連接,連接後回到 APP 頁面,點擊連接相機即可進入到操作界面。

(MAX APP 引導頁+MAX APP 連接界面)

APP 操作界面頂端依然是相機狀態,下方依次是實時預覽畫面、參數設置、拍攝模式選擇及底部的拍攝按鈕,延續了上一代產品 Detu F4 Plus 的 APP 頁面風格。

在拍照模式下,可以對拍攝類型和存儲類型進行基礎設置,在曝光設置中,可以對曝光模式、曝光補償、快門速度、ISO、白平衡以及數字HDR等基本曝光信息進行調節,在圖像設置中可以進一步對畫面亮度、對比度、銳度及飽和度進行精準調節。

(拍照模式下參數設置)

在錄像模式下,可以對拍攝模式、機內拼接、錄像模式、編碼格式、音頻進行調節,在直播模式下,可以對推流地址、分辨率、碼率、音頻進行調整。

(錄像模式和直播模式基礎設置截圖)

回到APP主界面,左上角有個齒輪狀的圖標,是 Detu MAX 搭載的 AI 智能芯片的一個新特性,拼接校準功能。將相機固定好拍攝位置後,回到主界面點擊拼接校準,相機會自動捕捉當前場景畫面並在機內進行實時拼接優化,優化後的機內拼接效果會非常棒,幾乎媲美后期通過拼接軟件渲染的畫面。

在 APP 的設置界面,可以對光源頻率、WiFi 頻段國家碼、顯示語言進行調整,也可以對存儲卡進行格式化、固件版本、APP 版本和相機序列號進行查看。

(Detu MAX APP 設置頁面)

Detu MAX 除了支持的單機和 APP 操控,也推出了 PC 端控制軟件 DetuMAX,通過隨機附帶的網線與 PC 相連或確保相機和 PC 處於同一局域網後,打開 Detu MAX PC 客戶端進行連接,連接後即可對相機進行操控,基本功能和 APP 相同,但相比 APP 無線連接方式,有線可以在複雜的環境下確保不被幹擾,操控更準確、靈活。PC 客戶端也支持對相機固件進行升級,從而擁有更多的可能。

(Detu MAX PC 客戶端截圖)

在拼接方面,配套的 DetuStitch 拼接軟件免去了用戶爲拼接 3D 內容反覆調整拼接模板的煩惱。一鍵拼接生成 3D 內容,搭配 DetuPlay 全景播放器進行觀看,爲用戶提供了一整套的解決方案。

(DetuStitch 拼接軟件截圖)

(DetuPlay 全景播放器截圖)

說了半天,沒有什麼比放乾貨更令人興奮的了,下面是幾段不同的拍攝場景,相信各位看官看完之後心中也有數了。爲了方便觀看,評測時拍攝的視頻和圖片均上傳至 VEER 平臺。爲避免視頻和圖片經過平臺二次壓縮,同時提供網盤地址,方便下載原片進行比較。

另外關於 3D 內容請使用 VR 一體機,下載 VEER APP 或通過網盤下載原始文件導入觀看,以確保獲得最好的體驗效果。

觀看地址

12K & 2D 圖片:《點擊此鏈接》

8K & 2D 圖片:《點擊此鏈接》

8K & 2D 視頻:《點擊此鏈接》

8K & 3D 圖片:《點擊此鏈接》

8K & 3D 視頻:《點擊此鏈接》

原片下載地址:《點擊此鏈接》,提取碼:kkzd

無疑,Detu MAX 爲 VR 內容創作者提供了更優質的採集設備,作爲全景相機核心參數,Detu MAX 支持 360° 12k(機內 AI 智能算法重建實現)的圖片拍攝以及 360° 8k 2D/3D 視頻拍攝,可謂是現階段 VR 領域的旗艦機型了。

相較於上一代全景相機 Detu F4 Plus,Detu MAX 硬件上的升級帶來了更強大的功能,圖像傳感器也從得圖上一代產品 F4 Plus 的索尼 Exmor IMX117 升級爲全新的 Exmor IMX477,除了常規的畫質升級、低照度環境下畫質更優異之外,IMX477 還搭載了索尼最新的數字寬動態技術,讓拍攝畫面的色彩更豐富。

Raw/s-Log 原檔拍攝帶來更大的後期空間範圍、長曝光和慢鏡頭拍攝功能讓 360° 延時攝影和升格拍攝成爲可能,內置 6 軸防抖讓畫面更加平穩、機內實時拼接高達 4k 2D/3D 畫面讓 VR 直播不再繁瑣、3D 拍攝及全景聲帶來的 VR 體驗更真具沉浸感,顛覆以往對 VR 的認知。

獨立的 HDMI 接口支持外置實時監看拍攝效果,更可以通過 PC 將拍攝畫面傳輸到 VR 眼鏡中實時查看 3D 效果,令專業級/廣播級創作者在現場即可對拍攝效果進行精準判斷和調整。

而困擾着 VR 創作者的另一個小問題就是,如何讓用戶在 360° 自由環境中一直觀看創作者想表達的主體畫面。現在,Detu MAX 嘗試幫創作者解決這個問題。Detu MAX 搭載了全球首款 AI 智能芯片的 ISP,通過深度學習,在不久的未來,會支持自動識別並鎖定畫面主體,確保觀看者在 360° 環境中不遺漏重要信息。

筆者展望:VR 是近幾年的熱詞,但很多人對它的體驗還停留在幾年前,播放卡頓、畫面清晰度差、沒有沉浸感等缺點,似乎是大部分人認爲 VR 火不起來的關鍵原因。是的,大部分人的印象還停留在那個著名的世界工廠公模化生產的 VR 眼鏡,用着各式各樣的移動設備,體驗着內容製作者們受制於網絡帶寬,經過多次壓縮才能成功上傳的 VR 片源的時代。在那個被稱爲 VR 元年的 2016,VR 給了大部分人一個差到無法體驗的印象。

但隨着 5G 網絡的落地和作爲採集設備不斷技術迭代,VR 領域,很快會再一次帶來顛覆性的體驗。困擾着從業人員的一個難點,似乎已經看到了解決的曙光,也就是終端分發的問題。5G 爲 VR 產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高帶寬使得畫面清晰度進一步提升;而低延遲的特性,則爲 VR 直播領域帶來巨大的驚喜,實時類的事件傳播更爲便捷,突發新聞、醫療手術遠程會診,甚至承載VR實時互動類遊戲的可能。

而另一個難點,在高規格的圖像採集上,得圖網絡爲內容創作者們獻上了一份大禮,能夠拍攝 360° 3D 8K 視頻的 VR 全景相機,仿生學 3D 結構的支撐,加上清晰度的提升,足以顛覆觀者對 VR 世界的認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