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粤港澳大湾区·东盟国际高校营造大赛将在南沙举办 7大高校学生搭“竹屋”拼创意

金羊网讯 记者张豪 通讯员郭雯珺 刘伟报道:粤港澳大湾区·东盟国际高校营造大赛暨交流论坛将于12月8日在南沙水鸟世界举行。届时将有来自粤港澳大湾区、我国台湾地区和东南亚7所高校的大学生们带着他们的11件竹构造作品参加比赛。作品将分别搭建在水鸟世界的不同区域,学生团队也将通过团队设计、自主搭建、答辩交流等环节,最终通过专业建筑师、设计师的评审,评选出本届营造大赛的获奖作品。近日,记者来到南沙水鸟世界提前探营,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生团队正在紧张地搭建自己的作品,为大赛做准备。

以鸟的翅膀为设计创意

记者走进水鸟世界看到,华中科技大学的同学们正在互相配合着将两个竹制的“拱门”交叉在一起并正在固定,他们的队长王同学一边摆弄着电脑在设计的动态模型上确认交叉“拱门”的固定位置,一边和队友确认测量数据。他将他们的设计图纸展示给记者,并介绍道:“我们的设计是由四对你看到‘拱门’交叉错落而成的一个空间结构,搭好后会形成一个类似半圆形的穹顶。”

记者了解到,本届粤港澳大湾区·东盟国际高校营造大赛要求参赛队伍以“伞”为主题,设计一个以竹子为主结构的建构作品,尺寸要小于4×4米,高度小于4.2米,还要求作品要尽可能探索结构表现与功能结合,构成一道风景线的同时与真实场景结合,发挥建构作品的生命力。基于这样一道“考题”,王同学笑着说:“我们得知今年的比赛在南沙水鸟世界举行,就先了解了一下南沙和水鸟世界。经过讨论,我们很快就有了创意,一只大鸟张开翅膀护着鸟巢里的幼鸟这个形象,既很像一个伞的结构,又能很好地和水鸟世界主题相融合。”

从武汉到南沙,这十几位华中科技大学的同学经历了设计、修改、计算、建模的前期准备,来到水鸟世界后又马不停蹄地洗竹子、切割、打磨、烧弯、固定和搭建,他们要在一周内完成作品。同学们边分工合作边用延时摄影的相机记录下了整个搭建的过程。据悉,这是他们第一个真实搭建成型的竹结构作品,因为设计的出发点很有南沙水鸟世界的特色,也让他们十分期待评审对这件作品的评价。

打造南沙创新创意平台

记者了解到,粤港澳大湾区·东盟国际高校营造大赛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主办,已经拥有21年历史,大赛通过提出一个概念性的构造设计话题,引发参赛者关注身边的事物,启发设计思维,锻炼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是一个贯穿从方案构思、图纸测绘到实物建成的比赛。大赛与南沙水鸟世界联合举办,既是希望通过这种竹建筑设计创意与水鸟世界的自然风光形成联动,也希望通过南沙这个平台,辐射到粤港澳大湾区、东盟的更多高校,吸引国际高校同台展示。

本届参赛的除了华中科技大学外,还有东道主华南理工大学的5支队伍、广州美院、香港城市大学、台湾成功大学、泰国清迈大学和印尼大学等共10支队伍也分别带来了他们的作品。12月8日前,各高校会陆续进驻水鸟世界,在不同区域搭建自己的作品,打造与自然和谐呼应的竹建构设计。

12月8日当天,结构设计、实地搭建等建筑营造的前沿问题也将举行专题论坛,让粤港澳大湾区和东盟高校就建筑营造在南沙展开交流。南沙水鸟世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希望本次大赛在南沙举办后,可以通过南沙辐射到更多粤港澳大湾区、东盟的高校,同时也打造起具有南沙特色的创新创意平台和品牌。

编辑:空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