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粵港澳大灣區·東盟國際高校營造大賽將在南沙舉辦 7大高校學生搭“竹屋”拼創意

金羊網訊 記者張豪 通訊員郭雯珺 劉偉報道:粵港澳大灣區·東盟國際高校營造大賽暨交流論壇將於12月8日在南沙水鳥世界舉行。屆時將有來自粵港澳大灣區、我國臺灣地區和東南亞7所高校的大學生們帶着他們的11件竹構造作品參加比賽。作品將分別搭建在水鳥世界的不同區域,學生團隊也將通過團隊設計、自主搭建、答辯交流等環節,最終通過專業建築師、設計師的評審,評選出本屆營造大賽的獲獎作品。近日,記者來到南沙水鳥世界提前探營,來自華中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的學生團隊正在緊張地搭建自己的作品,爲大賽做準備。

以鳥的翅膀爲設計創意

記者走進水鳥世界看到,華中科技大學的同學們正在互相配合着將兩個竹製的“拱門”交叉在一起並正在固定,他們的隊長王同學一邊擺弄着電腦在設計的動態模型上確認交叉“拱門”的固定位置,一邊和隊友確認測量數據。他將他們的設計圖紙展示給記者,並介紹道:“我們的設計是由四對你看到‘拱門’交叉錯落而成的一個空間結構,搭好後會形成一個類似半圓形的穹頂。”

記者瞭解到,本屆粵港澳大灣區·東盟國際高校營造大賽要求參賽隊伍以“傘”爲主題,設計一個以竹子爲主結構的建構作品,尺寸要小於4×4米,高度小於4.2米,還要求作品要儘可能探索結構表現與功能結合,構成一道風景線的同時與真實場景結合,發揮建構作品的生命力。基於這樣一道“考題”,王同學笑着說:“我們得知今年的比賽在南沙水鳥世界舉行,就先了解了一下南沙和水鳥世界。經過討論,我們很快就有了創意,一隻大鳥張開翅膀護着鳥巢裏的幼鳥這個形象,既很像一個傘的結構,又能很好地和水鳥世界主題相融合。”

從武漢到南沙,這十幾位華中科技大學的同學經歷了設計、修改、計算、建模的前期準備,來到水鳥世界後又馬不停蹄地洗竹子、切割、打磨、燒彎、固定和搭建,他們要在一週內完成作品。同學們邊分工合作邊用延時攝影的相機記錄下了整個搭建的過程。據悉,這是他們第一個真實搭建成型的竹結構作品,因爲設計的出發點很有南沙水鳥世界的特色,也讓他們十分期待評審對這件作品的評價。

打造南沙創新創意平臺

記者瞭解到,粵港澳大灣區·東盟國際高校營造大賽由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主辦,已經擁有21年曆史,大賽通過提出一個概念性的構造設計話題,引發參賽者關注身邊的事物,啓發設計思維,鍛鍊實際操作的動手能力,是一個貫穿從方案構思、圖紙測繪到實物建成的比賽。大賽與南沙水鳥世界聯合舉辦,既是希望通過這種竹建築設計創意與水鳥世界的自然風光形成聯動,也希望通過南沙這個平臺,輻射到粵港澳大灣區、東盟的更多高校,吸引國際高校同臺展示。

本屆參賽的除了華中科技大學外,還有東道主華南理工大學的5支隊伍、廣州美院、香港城市大學、臺灣成功大學、泰國清邁大學和印尼大學等共10支隊伍也分別帶來了他們的作品。12月8日前,各高校會陸續進駐水鳥世界,在不同區域搭建自己的作品,打造與自然和諧呼應的竹建構設計。

12月8日當天,結構設計、實地搭建等建築營造的前沿問題也將舉行專題論壇,讓粵港澳大灣區和東盟高校就建築營造在南沙展開交流。南沙水鳥世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希望本次大賽在南沙舉辦後,可以通過南沙輻射到更多粵港澳大灣區、東盟的高校,同時也打造起具有南沙特色的創新創意平臺和品牌。

編輯:空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